从陆地到海洋,北斗系统为何这么神通广大?

粤讯 中字

十万年前,一场疲惫的狩猎后,在回到部落的途中,一个原始人忍不住揉了揉眼,然后抬头,看到头顶星空璀璨,探索的萌芽就此根植于人类的族群基因中。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了对于星空的探索,“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早在古代,北斗七星就被赋予了司南功能,用以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标定时刻,中国人对北斗有着熟悉而亲切的认知。

image.png

如今,仰望星空,由数十颗人造卫星组成的新的北斗“星座”更加璀璨。

启动北斗系统建设,填补国产空白

尽管目前北斗已与其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平起平坐,但在二十多年前,中国卫星系统还只是“小透明”,需要依赖他国的定位系统,例如 GPS,美国自 1958 年就开始研制卫星定位系统,耗资 300 亿美元最终建成了 GPS ,并向全球开放民用。

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在使用 GPS。作为技术成果的拥有者,美国占据着绝对的控制权,在某些时刻甚至可以上升为“霸权”。例如,“银河号”事件之时,1993 年,美国宣称驶往伊朗阿巴斯港的中国“银河”号货船载有制造化学武器的前体化学品,在印度洋公海海域拦截,要求上船检查。甚至在中方尚未做出回应时,美方就已直接切断货轮的 GPS 信号。一时间,“银河号”在海上失去方向,寸步难行。拒绝被检查,中国要背黑锅;让美国上船检查,显得我们窝囊。

时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沙祖康回顾这段历史时如此说道,这种被“卡脖子”的不适感让国人更加清楚地知道建设卫星系统的重要性,但北斗系统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如今结合当时背景来看,经济条件十分受限,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都是阻碍卫星系统发展的原因。

虽然没有亮眼的研究成果,但八十年代时确立了北斗系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北斗一号:试验验证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北斗二号:区域导航定位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正是这一战略,填补了中国卫星系统的空白,也让今天的中国在卫星定位、授时方面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

直到1994 年,中国终于将建设自有卫星系统提上议程,正式启动“北斗一号”的建设,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这并非我国在卫星系统上的首次尝试;1967 年的“灯塔计划”, 1983 年陈芳允等专家学者提出的双星定位方案都是针对卫星建设提出。

向全球开放民用,北斗系统站上国际舞台

如今的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继美国 GPS、俄罗斯 GLONASS 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同时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供应商之一。

image.png

时间回到1994年,北斗系统正式开始搭建,为他人“导航”,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起步晚、底子薄,独立建成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曾被西方国家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创造性地提出“双星定位”构想、绘下“三步走”发展蓝图,到在卫星导航频段即将逾期的最后时刻完成首次卫星发射、拿到进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入场券”,再到两年多时间18箭30星的高密度发射、完成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人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破解星载原子钟、北斗国产芯片、星间链路等“不可能”,经历16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和世界级难题的攻克、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的突破,闪耀着“混合式”星座、短报文通信等独有的中国智慧火花,北斗人蹚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超越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2000 年,我国发射了 2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2003 年再次发射,“北斗一号”系统建成。

“北斗一号”解决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迈出了卫星建设第一步。而伴随着成功而来的,是西方国家更进一步的技术封锁。

在经历了今年6月23日那一声铿锵有力的点火指令后,搭载着北斗三号导航定位卫星的长征3号乙火箭一飞冲天,直达苍穹。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

除了军用之外,北斗系统也向全球开放民用。大大小小的企业基于北斗系统进行软硬件的开发,几米星联也顺势切入基于北斗的海上位置服务赛道。据凤凰网广东了解,几米星联有北斗应用领域的专业研发团队,在北斗领域深耕多年,聚焦各大行业痛点,基于北斗定位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智能定位终端,广泛赋能智慧海洋、智慧物流、智慧政务、智慧车联等,提供基于位置服务的端到端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北斗有三大功能: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短报文其实就是我们理解的短信。手机的短信是通过基站来发送,而北斗短报文则是通过北斗卫星来转发。和其他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不同,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不仅可以知道自己在哪儿,还能告诉别人‘我在哪儿’,虽然目前短报文只支持几十个字,但这正是北斗系统的优势所在。

几米星联将这些功能落地到软硬件产品上,为用户提供海上安全位置服务。

据悉,海上安全生产管理解决方案主要由近海北斗船位监控终端、渔业船舶监控定位终端、便携式海上应急保障终端和海上安全管理平台组成。

海上位置服务充分发挥了几米星联在北斗定位领域的积累,得益于其将研究多年的技术落地到为海上服务的软硬件之上,各机构组织能清晰的看到渔业动态,渔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很丰富,天气和海浪信息北斗终端都会第一时间发送过来,不管是渔业生产还是防抗台风,都有了安全保障。

由50多颗卫星构成的北斗系统已经进入全球服务的新阶段,北斗系统有着广阔前景,也面临全新挑战。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走向全球的中国北斗大有可为。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