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一款写歌机器人,它的水平能超过周杰伦吗?

我的极刻
关注


人工智能鉴赏乐器的能力

知乎网友“雪岭洞箫声”在评价Mojito的时候,敏感地捕捉到了此曲混搭了多种不同地区风情的乐器,如沙球、康佳鼓、小号、萨克斯和钢琴等等,尤其是前两者可以直接向听众点明:这就是一首拉丁歌,而且此曲大量应用4和7运用结合切分节奏,让小黑的舞蹈老师听了Mojito之后,直接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我们的恰恰舞音乐库有了新内容。”

切分音符+拉丁化的乐器,再加上和弦编大量运用了七和弦和五度圈循环,这种微妙的畅快感让小黑对AI作曲的未来更加捏一把汗。

首先,高智商,能深度学习的AI谱曲者必须对每种乐器的音域、曲风特色有独到的见解,同样的和弦五度圈循环,萨克斯和唢呐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吹出“安河桥”的离别伤感的音域,而后者的高亢却有一种“奈何桥”一般的苍凉悲壮。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个古语来表达音乐,乐器可谓是“器”,乐谱算作“道”,那么AI的混音、和弦以及Rap的实时插入等等,都需要“道”与“器”的高度结合。

周杰伦对中国风(《青花瓷》、《兰亭序》)和拉丁曲风(《迷迭香》、《mojito》)的拿捏和把握,是建立在对两种民族风乐器的音质之深度体验的基础上的,很显然,目前只能玩合成电音的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它还没长出两只能听八方的耳朵。

人工智能的作词能力

但是一首完整的歌,除了曲之外,还必须有词。我国古代宋词本来就是可以拿来在茶馆酒肆、街头巷尾中传唱的,柳永、姜夔、苏东坡就是宋代的周杰伦、林俊杰和王力宏。

提到21世纪周杰伦前面五六张专辑的爆款式曲目,就不得不提他的好搭档方文山,在“中国风”模式上,他和周杰伦的关系就如同郭德纲和于谦这对黄金搭档一样,但周本人独立作词的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半岛铁盒》、《星晴》、《稻香》、《梯田》、《蜗牛》等等,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但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的“中国风”模仿秀的泛滥,有好事的网友总结出了方文山式的作词套路,用“青山”、“白马”、“边关”、“红衣”、“桃花”、“琵琶”等语词拆解和拼接意象,还出现了一个阅读量很高的神贴“如何手把手教你成为方文山”。

很多网友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调侃中国风套路的问题意识,已经触及到了人工智能作词的关键点之一。某些类型的音乐作品,语词的审美意义有很强的指向性,“中国风”套路的总结,是建立在大量的反复试听,提取语词频率的基础上。

比如,给AI输入一串创造“中国风”歌曲的指令,若要给它建立一个专门用于“模式识别”的人工智能系统,不必像经典的符号AI所建议的那样构建出一个内置的方法库和方法调用程序,而可以采纳一个新的技术进路:用数学办法建立起一个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让该作曲模型本身具有自主学习功能。这些人工神经元的底层计算活动本身并不具有符号表征功能,而只有在对整个网络的整体输出做出一定的统计学抽象之后,我们才能够将这个总结果映射到一个语义上。

所以,当问题进展到这里,我们就发现AI作词的能力,可以还原成AI有多大能力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它是否可以写出文学性很强的诗歌?是否可以信达雅地翻译小说和散文?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想读者们是心知肚明的。事实上,20年前就有不少AI科学家喊出“未来翻译家们将会被人工智能搞失业”,几十年下来,情况并非如此,一大原因就是AI的映射语义功能遭遇的瓶颈尚未被克服,遑论与作曲高度配合的音乐作词了。

可以下的几个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现在的AI的音乐创作能力还处在“童年周杰伦”的阶段,国外AI音乐领域的达人们形成的共识就是目前才刚上路(Still in the Very Beginning),还处在低幼化拼接剪切和弦,只能在某一个程式内调取简单乐理函数的阶段;至于作词也是套路化的,无法深层次学习情景理论和配合曲调。

但AI音乐的某些工具性属性已经被逐渐开发出来,而且可以“以量取胜”,这也许是它成长为真正的周杰伦的初始点。在“万物皆可AI”的未来,我们需要敞开胸怀,迎接一个虚拟的音乐偶像的可能到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