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思维下的工业4.0

Ai芯天下
关注

谈及德国工业4.0,自然想到德国制造业的强大。我们纵观人类工业发展历史,唯有制造业的强大,才能成就国家与民族的强盛。德国工业4.0出现后,工人由过去生产过程中的普通操作者,晋升为这一过程的管理者,更多地负责创意规划管控和决策。它的核心理念: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

工业4.0意味着人更加重要,人与机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通过技术和拥有的数据,将人与机器更好地融合起来,这意味着减轻人的工作负担,也让人能与越来越复杂的机器完美融合。

本质:智能化、高效率、降能耗

工业4.0的未来发展前提条件是,深入实施数字化工程,人工智能的介入、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会让设计的智能化、工艺的智能化、试验仿真的智能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保障的智能化成为现实。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工业化相结合的改进升级。

工业4.0能够整合最好的传感器、软件和技术,把一个全球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工厂都汇集到一个网络里,总部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看到每个工厂运行的情况,并通过高度的可视化、自动化来实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目的,也是工业4.0的本质。

起因:德国的危机意识

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2011年,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的概念,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事实上,“工业4.0”概念体现出德国对美国的危机感和极高的竞争意识。

1990年到2013年,整个欧洲制造业从当年占全球份额的34%下降到了21%,德国制造业也下降了将近10%。中国的制造业从2%上升到了19%,整个亚洲占到几乎50%。

据目前德国工业4.0的发展势头看来,其“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的核心概念正在被运用。物理设备逐渐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我管理的功能,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也正在逐步实现。这是一次巨大的产业革命,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思维:传统制造业的跨越转变

德国工业4.0强调在满足高度定制化需求的同时,保持生产制造的高效率。中国智能制造概念更强调利用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中国应该在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规模的基础上,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制造业要向4.0跨越,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外,转变思维模式也很重要。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仍使用以功能为导向的生产流程,从以功能为导向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以流程为导向,不要只关注制造流程,更要学会规划整体流程。

目前制造业出现了很多新的产业业态、技术趋势、商业模式,企业家需要树立信息的资源观,要把信息作为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同时,企业也需要培养对客户需求实施感知、快速反应、及时满足的能力。

特色:工业品质的追求

一直以来德国是工业立国,工业的强大也让德国在国际事务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德国是欧洲经济的引擎机、发动机。德国的工业制造实力在全球处于前列,这主要是德国人对德国工业4.0将从生产系统、物流整合、新型技术应用等不同方面去变革和创新。目前来说,德国有足够的实力和水平进行这样一个变革和推动。

制造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制造,而涉及到不同部门,需要多个行业跨合作。

不断推进的德国工业4.0将带给德国的发展是巨大的,这将决德国能否继续引领制造工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每一次工业变革都会带来巨大的工业、生活、商业模式的改变。工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德国在推进工业4.0以来,智能化也在加速推进,对德国的工业及人们的工作方式都会有所改变。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