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向左,AI当立;岁在戊戌,腾讯大急!

AI锐见
关注

社交向左,AI当立;岁在戊戌,腾讯大急!

躺着赚钱的日子过去了,腾讯结构大调整,好饭真的不怕晚?

“认为阿凡达时代才能实现云计算”的马化腾变了。

马上要20周岁的腾讯,在时隔6年后迎来新一轮的优化调整,并在此次调整正将云业务从社交网络事业群(SNG)划分出来,单独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发力云业务,整合整个B端产业链。

在腾讯的公开信中,马化腾这样讲到,“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公司,技术是腾讯公司最坚实的底层基础设施,面向AI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腾讯将以技术为驱动引擎,探索社交和内容融合的下一代形态。”

面向AI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腾讯和马化腾终于开始磨刀霍霍了。毕竟在此次调整中,其中的两个重点在于:

1、成立2大事业群: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2、将持续投资于未来前沿基础科学,继续加大对AI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和量子实验室的投入。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腾讯想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为此表态,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充满危机意识和前瞻性,才能引领腾讯进入下一个时代”。

那么腾讯是否能如愿以偿?又是否能形成更具开放性的连接新生态?

有迹可循的结构调整

今早,腾讯官方正式宣布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将原有的七大事业群重组为六大事业群——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其中,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将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社交向左,AI当立;岁在戊戌,腾讯大急!

这是腾讯自 2005、2012 年两次重组之后的第三次重大内部结构调整,也是腾讯为自己11月即将到来的20岁生日准备的一份大礼。

根据腾讯众创空间创业营导师吴宵光的说法,腾讯自成立以来分别有几次关键动作:

腾讯业务发展第一阶段是在其刚成立时——腾讯QQ抓住核心功能点:体验好,小、快、稳,还有很多个性化的体现,成功抓住了用户眼球;

新世纪开门五年,腾讯业务发展第二阶段:2001年,腾讯通过无线增值业务赢得收入、2003年推出互联网增值服务QQ会员以及QQ秀、2004年进军网游市场,斗地主成国内最火棋牌游戏、2004年重点发展媒体和广告业务,如今腾讯新闻平台在国内新闻界也做到了数一数二的地位。2005年推出QQ空间,扩大在社交领域的影响、同时开始涉足搜索以及电商推出SOSO、拍拍,多元化发展;

2009—2015年,腾讯业务发展的第三阶段:2009年,腾讯PC产品无线化,2011年,推出微信、2012年,腾讯开始全BU的无线化,重新管理电商布局,并且开始大量做起投资、2014年开始专注核心业务,更多的业务采取同合作伙伴合作完成。

为此,腾讯分别在2005年和2012年做了两次重大调整:

2005年,腾讯升级为BU(Business Unit)事业部制,腾讯由一家初创公司转向规模化的生态协同,以“打造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为战略方向,围绕五年后达到营收 100个 亿的目标,将公司按功能模块分工转为业务系统制(BUs);

2012年,腾讯升级把原来的业务系统制(BUs)升级为了事业群制(BGs),把当时的业务重新划分成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整合了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了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并成立了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确保了腾讯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升级。

今天的调整则为第三次战略升级,同时也可以看做是腾讯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的前瞻思考和主动进化,也是对自身“连接”使命和价值观的传承。马化腾就此表示,我们不只是要专注眼前的业务,更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战略升级的同时,腾讯将继续加强前沿科技的研发。

社交向左,AI当立;岁在戊戌,腾讯大急!

而今天发生的这一切,也早就体现在腾讯的营收之中了。

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腾讯的增值服务业务同比增长34%,网络游戏收入增长 26%至人民币 287.78 亿元,社交网络收入增长 47%至人民币 180.99 亿元;

而到了第二季度的财报,腾讯增值服务业务同比增长 14%至人民币 420.69 亿元,网络游戏收入增长 6%至人民币 252.02 亿元,网络广告业务同比增长39%至人民币141.10亿元,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55% 至人民币 93.80 亿元,其他业务 2018 年第二季的收入同比增长 81%至人民币 174.96 亿元,主要受益于其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的增长。

曾经让腾讯赚得盆满钵满的“排头兵”社交和游戏业务如今却增收乏力,作为BAT一员,腾讯还因此被大家嘲笑“没有梦想”,毕竟其他小伙伴早已抢先登陆AI与云技术,为将来做打算。不过还好,在第二季度的营收中,腾讯看到了云服务的潜力。

如果以上还不足以让这个巨头做出更大的动作,那么持续暴跌的身价可能就是此次腾讯大调整的导火索了。

社交向左,AI当立;岁在戊戌,腾讯大急!

(腾讯近三个月股价走势  图片来源:阿斯达克财经)

可以看到,今年1月底,腾讯股价达到了476.6港元的阶段性新高,之后除去在3月底出现了大涨外,持续下跌。在8月中旬的时候累计跌约30%,市值蒸发约1.5万亿港元。

身价的持续暴跌、曾经作为腾讯“排头兵”的增值和游戏业务营收增长乏力,如此惨淡景象让这头巨狮不得不另谋出路。

ABC时代到来,腾讯紧追慢赶

在这个属于A(AI)+B(Big Data)+C(Cloud)的全新时代,靠社交起家的腾讯未来又能否在这个拥挤的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尚未可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强烈的危机感迫使腾讯不得不在“云计算”和“AI”上做出一系列布局和产业调整。

先来看“云计算”。曾经在2010年的深圳IT峰会上,马化腾认为,云计算要几百年后、一千年后才有可能到达阿凡达那种现象,做云计算还显得过早。而现在,马化腾显然已经改变了他的想法。

2017年6月的“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直接将“电”所带来的电气化革命与“云”带来的数字化升级相提并论。他说,“云是产业革新的源动力、云是新型社会管理的主平台、云是人工智能的强载体”。

社交向左,AI当立;岁在戊戌,腾讯大急!

而根据IDC 2017年上半年中国公共云IaaS市场份额调研结果显示,阿里云以5亿美元营收,47.6%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坐稳了中国云市场老大位置,腾讯的市场份额仅占10%左右。

此前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也曾发布报告称,阿里云在中国公共云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正在急速成长为IT巨头。而晚起步的腾讯据媒体报道目前在云服务上主要停留在游戏、视频行业,而在此方面云计算是比较简单的。

当然,腾讯近两年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部署。2018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腾讯“其他业务”(支付及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1%至174.96亿元,首次超过了社交网络,排在收入占比的第二位。从近两年数据来看,腾讯云业务平均每年都保持着100%左右的增长速度。

而且在最新的架构调整中,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将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再来看人工智能。阿里成立达摩院已有一年时间,百度也早早布局了Apollo和DuerOS两大开放平台,BAT的对比之中,腾讯稍显弱势。到目前为止,腾讯在人工智能这一块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位和标志性的产品出现。

腾讯显然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2017年11月,腾讯公布了其“AI in all”战略,让AI与各行各业结合。目前,腾讯内部设有三大人工智能团队:腾讯优图、AI Lab和微信AI。

优图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隶属于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专注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业务落地。

AI Lab成立于2016年4月,隶属于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实验室聚焦于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的结合,希望能提升AI的决策、理解及创造能力。

微信AI团队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微信事业群。致力于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进步。

腾讯的整体AI战略以“基础研究——场景共建——AI开放”为三层架构。在基础研究方面,腾讯着重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这四大领域;应用场景则包括社交、内容、游戏、医疗、零售、金融、安防、翻译这八大场景。

不过,目前来看,腾讯更加倾向于AI+医疗。过去两年,包括马化腾在内的腾讯高管不时提到腾讯首个正式发布的AI医学辅助诊疗开放平台——腾讯觅影。但在移动医疗领域,腾讯更为人所知的,还是从流量入口的切入,比如其对丁香园、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公司和新氧、更美等医美公司的投资。

今年9月,在腾讯分论坛中,腾讯发布AI开放平台AI.QQ.COM,该平台依托腾讯AI Lab、腾讯优图、WeChat AI三大实验室,汇聚腾讯AI技术能力,开放100余项AI能力接口,供行业使用。

社交向左,AI当立;岁在戊戌,腾讯大急!

作为BAT中最后入场人工智能的选手,腾讯希望通过庞大的用户基数、社交能力和应用场景赶超对手。

腾讯甚至还发布了“AI生态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开放100项AI技术,孵化100个AI创业项目,推出300个“云+创业百万扶持计划”,为1000个合作伙伴赋能。

该平台现已开放100项以上AI能力接口,覆盖超过10000家合作伙伴,在测试期,日均调用已过亿次,累计调用百亿次。

侯晓楠表示,当前各行业对AI的需求越发深入和广泛,但AI技术与行业场景间仍然存在壁垒。打造腾讯AI开放生态,目的即在于连接腾讯AI能力与产业,助力合作伙伴,并推动AI技术和应用的不断进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