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潜标是一种重要的海洋探测装备,在深远海海洋环境探测中不可或缺,在全球各个海洋大国中应用广泛。
海洋潜标,是系泊在海面以下,对海洋水下环境要素进行长期、定点、连续观测的设备,当任务完成后可进行回收。海洋潜标是海洋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携带多种传感器,监测多种参数,并且可以多参数同步探测,在海洋科学研究、发展海洋经济、海洋军事侦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海洋潜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由于一般工作在海面以下,在海面以下几十米至几千米的层面上进行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潜标具有隐蔽效果好的优点,不易受海面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可在台风区、航道、公海、捕捞作业区布放,进行全天候工作。因此海洋潜标是一种重要的海洋探测装备,在深远海海洋环境探测中不可或缺,在全球各个海洋大国中应用广泛。
海洋潜标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主浮体、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并联声学释放器、抓力锚等构成,通过系留系统进行串联,锚泊在指定位置。海洋潜标可安装的传感器种类多样,例如温度传感器、海流传感器、营养盐传感器等,不同的传感器串联在海洋潜标的不同位置,可以同时获取不同深度的海洋环境参数数据。除此之外,根据需求,海洋潜标顶部还可以连接海洋浮标,对海面气象条件进行探测。
海洋潜标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被开发问世,多年来,随着欧洲、北美、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其需求不断增长。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开发利用、国防等不断发展,海洋探测需求不断上升,拉动海洋潜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我国海洋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中蕴藏大量石油、天然气、矿产以及生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推动生物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沿海观测站相比,海洋潜标可以工作在深远海地区;与一般可移动海洋观测仪器相比,海洋潜标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并可以工作在恶劣天气与海况条件下;与海洋浮标相比,海洋潜标可以工作在深海中。海洋潜标在特定海洋探测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海洋潜标研制及应用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3月,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在南海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潜标观测网;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团队研发的准实时潜标系统,布放于海南岛东部海域,实现了观测数据及时获取,并成功抵御了12级台风。目前我国海洋潜标研制及应用实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原文标题 : 【聚焦】海洋潜标在海洋探测中不可或缺 我国研制及应用实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