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过去,深海养殖场距离陆地较远,传输网线无法部署,再加上4G不能满足视频大带宽数字化测控技术的需要,智慧海洋发展严重受阻。
5G海洋牧场的建成,将为加快传统渔业到现代渔业的跨越,加快近海养殖到深远海养殖的进军,促进海洋旅游转型和升级提供样板,为向海洋强国提供强劲动力。
缓解近岸环境压力
2017年,十部委联合印发《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要破解近海网箱密集造成的污染问题,依托设备将近海网箱养殖延伸至深海成为了新的方向。
开阔式海域养殖有着比近岸养殖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
深海中水体交换速度更快,海洋承载力更高,不仅能减轻近海高密度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还可避免养殖诱发的海域富营养化,减少养殖病害,提高鱼产品质量。
深海中天然饵料丰富,可大大减少饵料用量,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
依托装备化将传统的近海网箱养殖产业延伸至深海海域正是新的出路,不仅减轻了近海高密度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并且充分发挥蓝色国土资源给海水养殖业提供的更广阔空间。
其高产高效、大容量、环保型的养殖模式助力海水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海洋农牧化的战略目标。
基于5G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对深海网箱水质水文环境及内部状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监视,为网箱养殖科学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及技术支撑。
5G下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多重终端落地
卫星物联网将物联网通信能力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甚至森林、海洋、沙漠等无人区也可以实现物联网的连接。
同时,其他物联网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其极限能力,并推进与天基物联网融合的进程。
各种技术的融合,形成支持物联网接入的“空天地”网络统一格局,让所有未连接的物有了连接的机会。
另一方面,增强专用于物联网的通信技术的能力。在2015年前,物联网所用的通信技术更多还是借助原有人与人通信的网络,缺乏针对物联网特征进行专门的设置。
2015年后,NB-IoT、LoRa等专用于物联网的广域网络技术开始标准化,WiFi、蓝牙等局域网络技术推出更新版本,针对物联网特征专门进行更新,在功耗、速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明显的提升。
随着5G的商用,绝大多数广域网络场景都有了对应的通信技术的支撑,加上WiFi6和新版BLE标准的发布,局域和广域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能力获得明显增强。各种通信技术的融合,基本上覆盖了物联网所有场景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
5G作为移动通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操作感知,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将拉近万物的距离,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
5G+海洋牧场模式兴起
目前随着大带宽、低延时的5G网络技术助力,通过防水线缆接入数采器,与岸基移动基站建立通信链路,将观测数据与视频上传至云服务器数据展示分析系统,同时转发远程控制指令,建立起“5G+海洋牧场”水产养殖新模式。
集成网箱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促进了海洋开发和保护,推动了海洋渔业的装备化和现代化的提升,有利于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壮大海洋经济规模。
5G+海洋牧场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传统近海养殖设备给我国近岸和内湾带来的环境压力,还可以通过检测水文环境,减少养殖病害,提高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利用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广连接的特点为海洋牧场定制了5G+全景监控应用。
利用5G水下摄像系统,水产养殖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在办公室或者在家中就可以观察水产品生长情况,根据牧场养殖水域水下实际情况观测距离可达10米。
在海洋牧场上设有全景高清摄像装备,通过连接移动5G高速网络,可以对牧场海上平台及养殖区实行24小时监控。
高清摄像装备还可以对牧场景区风光进行全景直播,实时远程回传,可通过VR眼镜感受现场直播。
利用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立体养殖模式,海洋牧场实现了完整的生物链构建和海域生态自我修复。
未来,借助5G技术还可实现海带育苗等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控制,使海洋牧场“无人值守”成为可能,促进海洋牧场生产方式智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