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归“塑”引人愁,逆天改命不能单靠人手

中国智能制造网 中字

海洋,不仅是生命起源的摇篮,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对于大海我们总是又歌又颂、又吟又唱,比如朱明瑛曾歌唱“大海是我的故乡”,海子也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式的理想生活。在他们的歌曲与诗句中,大海展现和给予我们的是如此美好。
  但如今,伊人逝去、人非物也非。时过境迁后的大海已经变得让人难以相认,过去湛蓝的海变成了浑浊的水,曾经拂面的风夹杂了恶臭的味,原来动物们的理想王国也愈发变得危机四伏。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人类自身!
  海洋正成为大型“垃圾场”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多,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海洋环境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垫脚石。城市中经年累月攒存的垃圾被大量丢弃到海洋之中,国家间争抢激烈的石油资源被大片泄露到海面之上,人类出于经济活动、娱乐活动等而向大海排放的众多废弃物和污染物,逐渐让大海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垃圾场”。
  据悉,全球每年向海洋排放的垃圾达到了千万吨以上,其中塑料垃圾占据了80%。相关数据显示,差不多每一分钟就会有一卡车重量的塑料垃圾扔进海洋,每年有超800万吨的塑料被遗弃在海洋之中,它们加起来可以绕地球400多圈。
  今年,美国某研究机构曾对海洋垃圾做过一定的数据模型估算,最终结果显示:全球海洋中至少漂浮着5亿万多个塑料碎片,总质量超过26万吨。大部分塑料在海洋中被打碎、分解为直径不超过5毫米的颗粒,深入融进海洋的每一寸“肌肤”之中,最深可侵入万米海底。
  换句话说,如今的塑料垃圾污染对于海洋,已经不仅仅是全球普遍的“流行病”,更成为了深入骨髓的“癌性病”。

当前监测与治理刻不容缓
  那么,这个“病”都给海洋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
  一方面是海洋环境遭到污染,海洋动物正遭受垃圾侵害。眼下,不仅不少海洋动物因为塑料垃圾缠绕、捆绑而活动受限,日渐步入死亡;更有大量抹香鲸、海龟等动物因误食海洋塑料垃圾而直接失去生命。类似的画面我们已经在网上无数次的看到。
  另一方面,海洋垃圾的累积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海洋垃圾正在海上越聚越多,仅太平洋区域便已经超过了300万平方公里,面积甚至比印度国土还要庞大。在洋流和季风等的作用下,这些大小不一的“垃圾岛”快速成长,压缩着人类现有的生存空间。
  鉴于此,重视海洋生态迫在眉睫,防治海洋垃圾刻不容缓。在陆地上愈发倡导“垃圾分类”的情况下,我们也需对海洋环境投注更多目光、施以更多援手,帮助海洋冲破最终走向“垃圾场”的“塑命”,实现对海洋动物与环境的拯救,以及对人类本身的自救。
  智能科技或助力逆天改命
  而要打好海洋垃圾攻坚战,就必须对海洋垃圾的来源、种类和数量等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清除,这就需要我们从监测和治理两方面进行着手。但是,传统的监测与治理都由人工来完成,在进度与力度都有所欠缺,要想实现深度有效防治工作,还需从模式和手段上进行改变。
  近年来,日渐崛起的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环卫车等智能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则在“人防人治”之外,给我们增添了新的助力。其中,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监测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作用,利用无人机对海洋进行垃圾巡查和数据收集,再经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采集分析,便能对海洋垃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掌握,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手段。
  此外,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环卫车等在治理方面也具有显著功效。通过无人机的“天眼视角”,人民能够更加便利的获取海洋垃圾的实时分布,有针对性的对垃圾进行清除工作,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而在治理过程中,投入水下机器人、清洁机器人、以及智能环卫船等设备,也能通过“换人”大大增强垃圾清除的效率和力度,减少用人成本和危险。
  另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渐成熟,自动驾驶应用到轮船之上,同样能为海洋垃圾的运输和处理带来便利。总而言之,在众多智能科技和产品的助力之下,海洋垃圾的预防与治理将变得愈发精准、便捷和高效,未来让海洋重获原貌、恢复洁净的时间有望大大提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