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三桶油:缪汉根的大炼化野心

角马能源
关注

“围剿”三桶油

五天前,辽宁国企丹化科技发布的一则公告再次昭示了苏州富商缪汉根的大炼化野心。

这位盛虹集团创始人决定作价110亿元借壳丹化科技,注入旗下石化资产。交易完成后,丹化科技将混改成为一家民营控股、国资参股公司。

上述交易并非缪汉根首次操盘。两年前,盛虹科技曾借壳国资,成功混改东方市场这家国有化工企业,并更名为东方盛虹。这起交易金额高达127亿元。

盛虹集团在石化领域的高歌猛进并非孤例。仅仅一个月前,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

三天后,另一民营石化巨头荣盛石化宣布,其建设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工程(一期)也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具备投产条件。

这些动辄上千万吨的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扯动着“三桶油”的神经。除了来自江浙、大连的民营石化公司,坐落在齐鲁大地的山东地炼另成一极,亦在不断蚕食央企巨头的市场份额。

这些民营炼化项目引进的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中石油、中石化的很多老炼厂根本无法与其竞争。多名石油央企内部人士称。

民营地炼突进得益于监管层越来越开放的政策环境。过去二十年,它们长期受制于政策壁垒,被“三桶油”扼住油源咽喉,在夹缝中求生存。

但与此同时,这些民营公司亦在不断蓄力,灵活的体制机制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优势。

如今,面对地炼的“围剿”,三桶油的垄断优势正在失去光泽,中国炼化产业的格局也因此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地炼凶猛

位于江苏连云港市G228国道旁的宣七圩村落是中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所在地。

盛虹石化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坐落于此。产业园内,斯尔邦石化醇基多联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厂区内的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和9万吨/年甲基丙烯酸甲酯装置平稳运行,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废酸和废硫铵通过废酸再生装置,“摇身一变”成为新原料,循环利用于再生产。

一个月前,在距离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近1400公里车程的大连长兴岛经济新区,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陪同辽宁省副省长崔枫林、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等数十位领导,共同见证了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全面投产。

这座“航母级”炼油厂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且有成熟应用的工艺包。

在数百人的揭幕仪式上,恒力石化负责人称,该项目在重油处理方案上选择了更先进的工艺路线,每吨原油具备100元的效益优势,每年增效预计在20亿元左右。

投产后,恒力石化能够生产461万吨/年国Ⅵ汽油、161万吨/年国Ⅵ柴油、371万吨/年航空煤油。

另一个规模达4000万吨/年的炼化项目则坐落于浙江舟山。主导该项目的是一手缔造化工帝国的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水荣。

一个月前,荣盛石化发布公告称,该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前期工作,根据实际进展将第一批装置投入运行。

2015年,或许是嗅到政策开放机遇,李水荣果断入局。当年,荣盛石化联合浙江桐昆和巨化集团,成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浙石化”)。

其中,荣盛石化出资121.38亿元,持股51%;浙江桐昆和浙江巨化分别出资47.6亿元,各持股20%;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1.42亿元,持股9%。

随后,一份震惊业界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方案出现在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红阳路98号李水荣的办公桌前。

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730.8亿元,分两期建设,每期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400万吨/年对二甲苯、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

今年年初,当李水荣乘船登上位于浙江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的石化基地内,看到3台丁二烯塔器直耸云霄时,这位坐拥47亿美元身价的富豪底气油然而生。

据「角马能源」统计,仅盛虹、恒力、浙石化的炼化项目,总投资额已超过3200亿元。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