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从ChatGPT到Sora,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为显学,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似乎真正来到了爆发临界点上。但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首先都是能源革命和材料革命。对于一直强调抓实体经济的中国来说,跟实体制造业结合更密切的能源革命和材料革命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值得注意的一个信号是,中央政治局新春首场集体学习,就是围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展开。2月29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而在3月5日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关于“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任务中,同样将能源和材料作为重点: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这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将氢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并加快发展,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首次出现。
从全国各地布局来看,作为传统工业和能源大省的山东率先行动起来。2月29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三部门发布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对本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试行2年。由此,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免收氢能车辆高速通行费的省份。山东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远不止于此。
再往前,1月18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推动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高地。而在2023年12月6日,位于山东荣成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核能到氢能,再到钙钛矿为代表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山东的新能源革命浪潮全面铺开。
1
作为能源大省,山东省于2022年8月获批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成为国家提出“双碳”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曾指出,到2027年,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增量能源消费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提供,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水平全国领先。也就是说,山东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在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场景应用等方面先行探索,为全国新能源革命积累经验。
2
从国内新能源行业发展看,整个行业技术路线越来越明确,主要围绕风能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氢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布局,加上长时储能技术探索,同时积极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等前沿技术延伸。其中,被称为“0排放、0污染”的氢能的推广应用,一直是山东新能源革命的发力点。
目前,全球氢能产业正处于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成本是制约国内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降低成本的关键则在于核心技术环节的突破:主要包括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8大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突破。根据《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规定,到2025年,全省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的优势在于,作为全国唯一承担国家“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的省份,可以通过更大力度的场景开放,为氢能应用创造条件。山东最新对氢能车免收高速通行费就是其中的任务之一:根据山东与科技部联合启动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承担着氢能高速、氢能港口有关研究与示范,分别由山东高速集团、山东省港口集团牵头实施。科技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批支持山东“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实施,首个定向项目现正式启动,安排国拨经费1.5亿元、实施周期为4年。
具体到产业链层面,作为山东打造“鲁氢经济带”的重要一极,以“东方氢岛”为目标的青岛,已形成覆盖氢气制储运加、关键材料部件、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整车等主要环节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落地了多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示范应用场景,吸引了行业资源向这座城市注入。山东也是最早开始氢能公交车运营的地区之一,在西海岸新区街道上穿梭的90台真情巴士氢能公交车,运行里程已超过400万公里,其背后总投资30亿元的青岛美锦氢能科技园,是产业头部企业美锦能源在青岛落下的重要一子。
根据美锦能源2023年12月7日的回应,该项目已建设完成,当前在调试设备,已经有试产车辆下线。设备调试完成后可形成新能源商用车产能5000台/年。在核能领域,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建成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对促进国家核电安全发展、如期达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烟台则引进了一批核能央企项目,如国家电投核能总部及清洁能源研发中心、中广核5GW异质结电池、国电投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储气系统等。在应用场景方面,“十四五”规划曾指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目前,海阳核电在核能供热、“智慧小区”、风光核储一体化等核能综合利用方面走在前沿,为国家核能产业探索新路径。
3
除了氢能和核能,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可利用太阳的聚变模式无限生产出清洁能源,是全球竞相角逐的下一代能源。随着国内可控核聚变技术逐渐走向商业化,相关设备制造正面临不小的挑战。据了解,烟台企业万隆真空冶金已参与到“人造太阳”装置制造中,为2020年建成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提供“太阳芯”,参与环向场线圈用大型铜合金铸锻件的研发制造。此外,山东还将目标对准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2024年1月2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钙钛矿电池技术是利用钙钛矿结构材料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被誉为“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
相较于主流的晶硅电池,钙钛矿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最高转换效率为31%(高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多结电池理论效率达到45%。随着晶硅电池转换效率逼近极限,钙钛矿被业内认为是光伏电池明确的迭代方向。2023年年底至今,协鑫光电、极电光能、隆基绿能等先后四次打破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24年1月11日,仁烁光能150MW钙钛矿光伏组件项目竣工。
在完全量产化的工艺下,仁烁光能30cm*40cm光伏组件实现21%以上的光电转化效率。仁烁光能预计,2024年将在1.2m*0.6m光伏组件上实现20%以上的光电转化效率。也因此,2024年,被业内认为是钙钛矿产业“量变引起质变”的发展阶段,也不乏钙钛矿“大年”将至的观点。具体到山东来看,在钙钛矿电池领域,青岛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部分领域研发水平位列国内第一梯队,以四方思锐、高测股份、宇霆光电等为代表的企业在产业化方面已有所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资源禀赋优势显著。
4
从具体项目看,山东一批高质量新能源项目也正在建设中。2月26日,山东举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100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能源项目“唱主角”,成为本次项目开工的一大亮点。比如济南的爱旭股份太阳能高校电池组件项目,投资达到百亿,以及枣庄欣旺达项目、威海石岛湾核电站项目、东营巨电新能源项目等。
一个细节是,大会主会场便设在了济南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一期项目现场。据了解,爱旭股份于2023年4月与济南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分三期在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3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及其配套30GW组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到了99.78亿元,全面达产后将新增全球领先的10GW N型ABC电池及10GW组件产能。
除了济南爱旭股份项目,同时开工的还有威海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枣庄欣旺达10万吨锂电池回收利用及新型储能智造项目、东营巨电新能源年产5GWh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烟台力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等新能源项目。作为青岛储能领域首个百亿级项目,总投资130亿元的鹏辉能源项目此前已入选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2023年9月,鹏辉能源青岛储能电池零碳制造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据了解,鹏辉能源已与青岛在储能领域已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2023年7月,鹏辉能源与北岸控股共同签订了北方最大的钠离子储能电站项目。 鹏辉能源钠离子电池在青岛储能领域的应用量产,也预示着青岛有望在钠离子电池这条新的赛道上占得先机。根据2022年12月印发的《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中的目标,到2030年,光伏发电、风电、核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9500万千瓦、45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和500万千瓦。这意味着,山东未来的新能源结构调整还有巨大的市场机遇。
原文标题 : 山东全面铺开的新能源革命,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