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企业家&寻找隐形冠军“栏目第 13 篇原创。1993年,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在楼市这场激流勇退、先扬后抑的戏码中,海南成了那个最完美的剪影。凭借经济特区等政策大礼包,海南一度成为房企“掘金客”的天堂。
1992年海南GDP增速高达41.5%,“虚火旺盛”的房地产撑起了海南经济的半壁江山。1993年,这座不足700万人的小岛上聚集了2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每300个人就要支撑一家房地产公司。
至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众房企巨舰,也都是搭着这股春风乘胜而起。1984年成立的万科,1988年杀向房地产行业。不甘落后的碧桂园,1992年在顺德开出了第一个楼盘,从此拉开了宇宙房企进阶之路。
但这份不切实际的滔天富贵,来的快、去的更快。1993年6月23日,房地产被紧急叫停,强制“祛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
受其影响,海南经济迅速下滑。1993至1995年,海南GDP增长率分别为20.9%、11.9%、4.3%,40%高速增长已成往事。
行业陷入低谷,微观企业首当其冲。不少房企开始收缩、蛰伏,还有一些干脆拆掉了马路边边的广告牌,改换门庭。
潜龙在渊
就是在这样一个行业退潮年份(1993年),29岁的吴亚军逆势开启了创业之旅。她辞去了《中国市容报》记者职位,成立了重庆佳辰经济文化促进有限公司,这便是龙湖的前身。
1997年,龙湖推出重庆龙湖花园南苑项目,正式杀入住宅领域。2000年,龙湖正式进军商业地产,3年后龙湖首个天街商业项目于重庆开业。凭借住宅与商业上双线发力,龙湖渐渐在重庆稳住了脚跟。
截至此时,历经10年发展的龙湖只能勉强算一家“二流”房企。它排名重庆地产行业“老三”,与布局全国的头部房企相去甚远。
但在房地产这个重资产、强周期行业,我们不能像互联网那般唯速度论、唯增长论,而是更应该看重企业的稳健经营能力与抵御风险能力。
很多例子可以反映出吴亚军的这种长期主义经营理念。比如她没有选择像万科、碧桂园那样从改革最热、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广东起家,而是在从偏安一隅的重庆出发;再者,吴亚军选择进军房地产市场的时机也很微妙,正是行业退潮之时......所有这些都在昭示,吴亚军掌舵的龙湖已经作好了低调潜行、决战长期的准备。
2005年龙湖进入北京,开启全国化布局;2017年,龙湖以冠寓为抓手杀入租赁住房领域;2018年,龙湖物业升级为“ 智慧服务 ”,同年龙湖地产正式更名为龙湖集团。
这个阶段龙湖实现了两个大跨越:一个是全国化版图扩展;另一个是集团化经营,不断完善了开发、运营、服务全业务板块。
尽管在业务版图上有所拓展,但龙湖立足长期、稳步推进的战略从未改变。10多年来,在全国地产销售额排行榜中,相比其他房企的大涨大跌,龙湖一直保持在10名上下。
异常稳定的经营数据背后,是龙湖与生俱来的自我克制。
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言,“在2019前的这一轮地产狂飙中,房企是很难刹住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拿地。”用他的话说,每年动辄上万亿土储规模,注定不可持续。
根据克而瑞数据,2017年融创与碧桂园新增土地货值分别高达1.4万亿元、1.2万亿元,恒大、万科也都超过了6000亿之巨,而龙湖只有2800亿元。此后,以碧桂园、恒大(暴雷前)、融创、万科为代表的big4每年新增土储规模多维持在5000-10000亿间,但自始至终龙湖从未超过3000亿元。
除了控制拿地金额外,龙湖还秉持了“不乱花钱、不拿贵地”的好习惯。2020年,龙湖CFO赵轶曾言:“龙湖在财务上始终保有一定余量,永远不把公司逼到为了还钱去融资的地步,永远拥有主动权和自主选择权。”
2022年龙湖平均借贷成本为年利率4.1%,相对其他房企低了很多。同年,龙湖集团新增土地储备34幅地块,平均溢价率为4%,其中六成新增土储为零溢价。
龙湖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地产航道总经理张旭忠曾表示:“2023年到现在,拿地是在热点城市,溢价率有点提升,但是依然控制在10%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在龙湖稳扎稳打“潜龙在渊”的30年间,诸如恒大、融创、碧桂园等全国知名房企,却开始为他们早期的激烈扩张而买单。
隐形冠军
最亢奋者,最先倒下。
2021年一季度,恒大爆雷,随后许家印被捕。2022年5月,中国首家千亿级国资房地产企业绿地集团暴雷。2023年8月,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自曝巨亏550亿元,被迫延期还债......
一个个鲜活案例,将房地产行业演绎成了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
但实际上,早在2012年,王石便预言了房地产即将由黄金时代转向白银时代。此后,郁亮更是喊出了“黑铁时代”“努力活下去”的口号。行业早有预兆,但真正能规避风险、完成时代超越的房企终究是少数。
不久前,一份针对“2020年全口径销售榜前50”房企所做的“健康调查情况”显示,截至2023年8月14日,上述50家房企中未暴雷房企总数21家,其中国企(含混合所有制)11家,民企9家,外资1家。
图片截取部分数据
而在排名前20家房企,未暴雷民营房企只有4家,龙湖高举榜首。拿下最能打、最坚挺民营房企的名头,龙湖实至名归。
2023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实现股东应占溢利为80.6亿元,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影响后,股东应占核心溢利同比增长0.6%至65.9亿元。在行业频频暴雷,6成房企预亏、为生存而战大背景下,龙湖集团能够实现核心净利润的正向增长,实属不易。
比赚钱更能提振士气的是龙湖的提前偿债。2023年7-8月,龙湖累计偿还83.7亿元公司债,彼时2023年内境内到期公司债已基本还清,仅余11月到期的1.19亿元。
11月,龙湖提前偿还了约20亿港元;12月,龙湖集团再次提前偿还20亿港元银团贷款。至此,2025年前,龙湖将无到期需偿还的境外银团;2027年前,亦无到期美元债。此外,龙湖集团非有息负债科目中的供应链ABS、商票也已清零。
截至2023年6月末,龙湖综合借贷规模为2070.9亿元;在手现金为724.3亿元,保持高位;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1.9%,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创五年来最低。
相比少债一身轻的龙湖,压在整个行业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房企信用债到期规模约2890亿元,海外债到期规模约1470亿元,合计4360亿元。
聚焦龙湖本身,强悍的偿债能力,一方面源于龙湖克制、自律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与自身业务的强造血能力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开发业务之外,龙湖找到了第二(运营)、第三(服务)增长曲线。
2023年上半年,龙湖运营业务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率为77.3%。其中,龙湖商业进入全国30余座城市,累计运营购物中心80余座。
而早在2021年,“冠寓”便成为了国内第一个盈利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运营商。目前“冠寓”开业房间数12万间,已纳保超4万间。冠寓之外,龙湖也在向产业办公“蓝海引擎”、服务式公寓“霞菲公馆”、活力街区“欢肆”寻找业务增量。
同期,龙湖服务业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率为31.9%。龙湖全新推出的“智慧营造”品牌——龙湖龙智造目前已累计获取建管项目50余个,总建筑面积超900万平。
经营性业务之外,龙湖地产依旧稳健。根据克而瑞数据,2023年龙湖集团全口径销售金额1736亿元,位居行业第九、民企第一。
在提前偿债、三大业务齐头并进背后,龙湖穿越周期的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认可。这种能力既源于财务审慎、经营克制,但说到底还是一种由理性主义、长期主义构建的良性发展模式的成功。
而不管是驱动商业模式进化还是落地,体现组织力的“人”都是一切的核心,是最大的变量。
激活组织力
2012年,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将集团董事长交到了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手中,后者同时还担任上市公司美的电器的董事长。
在人事变动背后,美的开创了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更好的实现企业传承更替。
彼时,何享健的这一做法引发了行业轰动,吴亚军更是深受触动。2019年,吴亚军带领管理团队来美的交流。她被方洪波和何享健的信任关系折服,这更加坚定了吴亚军内心的某种抉择。
2022年10月,吴亚军将董事长一职交给了年仅40岁的职业经理人陈序平。与陈序平同样年轻的,还有他的龙湖履历。从2008年清华硕士毕业进入龙湖算起,陈序平从最底层员工到龙湖一把手也不过14年。
但吴亚军愿意将龙湖交给一个“外人”打理,便注定了陈序平的不凡之处。
从“仕官生”一路历经工程师、工程经理、项目总投资发展部负责人等职位历练,2016年陈序平出任成都公司总经理。任职成都4年间,龙湖成都地产销售额从53亿元增长到180亿元。业绩之外,陈序平在商业开发、租赁住房、智慧服务几大赛道也干出了名堂。
2021年下半年开始,陈序平一路拾级而上,从成都龙湖总经理一路升为集团副总裁、高级副总裁、CEO.....
“有很强的方向感,对龙湖文化认同,企业家精神、生意逻辑,组织能力、再到驾驭大系统的能力,都很突出。”从吴亚军对陈序平评价可以看出前者的信赖与期许。
陈序平也没有辜负长者的信任,在他第一个完全掌控的2023年,龙湖在业务进化、偿债能力、赚钱能力等诸多方面表现都堪称完美。
很多人将此归咎于吴亚军的识人知名,但本质上这是一次对龙湖组织力的深度考验。
与很多人一样,进入龙湖的陈序平最初并无特别优待。如果有,那只可能是他入选了龙湖的“仕官生”项目:前期严格的筛选(吴亚军亲自面试)、后期大量培养资源,让他有了先声夺人的机会。
事后证明,“仕官生”项目的确是新员工成长、成功的终南捷径之一。对于“仕官生”项目,龙湖有一套7:2:1的培养机制:70%培养付诸于挑战性工作带来的实践锻炼;20%是进行“引导人”手把手培养;10%来自于课堂培训以及行业交流。
在一次次的轮岗与实践中,这些仕官生们被赋予了远超常人的大局观与企业的掌舵能力。
2004年龙湖开始为校招生量身定做了一整套培养发展计划。10多年后,它成了龙湖创造新鲜血液强有力的保障机制。这套机制与吴亚军去家族化传承的理念,最终形成了某种契合与印证。
结语
刚刚过去的2023,是龙湖迈过的第30个年头。
面对行业动荡,而立之年的龙湖以低调务实的长期主义经营策略,向市场证明自己穿越周期的自信与实力。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与沃特曼通过走访美国62家大公司,编著了他们的成名之作、畅销全球的《追求卓越》一书。书中指出,自主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价值观等因素是一家企业走向卓越的重要因素。
从龙湖身上与众不同的“克制性”经营理念,独创的“仕官生”人才培养与传承机制,以及低调务实的长期主义战略,我们能看到它与那些卓越企业在业务战略、人才传承、文化价值等层面的某种共振。
这些追求卓越的因子,打磨出了龙湖个性鲜明的创新发展机制,让龙湖在平凡中屡创奇迹:不管是从记者化身地产圈最成功女老板的吴亚军,从士官生跳跃龙门的董事长陈序平,还是一路稳扎稳打、从西南边陲走向全国,成就最强民营房企的龙湖集团.......
也是这些,让龙湖在而立之年真正屹立不倒,成了民营房企的脊梁。
原文标题 : 拒绝暴雷,2023中国最强民营房企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