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铁第一市的GDP万亿梦

青记智库
关注

◎文 | 江禾

◎编辑 | 小木 

对于山东高铁来说,202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随着济郑高铁通车,山东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800公里,跃居全国第1位。

而作为高铁第一省,山东省内高铁第一市却不是省会济南,而是潍坊。

目前,潍坊高铁运营里程338.6公里,占全省高铁里程超过1/10。

而且,潍坊还在推进三条带来更大便利的高铁线路,即将于2024年10月通车的潍烟高铁和即将开工的“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宿高铁及青岛连接线。

3条线路建成后,潍坊高铁里程将达到572.7公里,持续稳居全省第一。

这三条线路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外潍坊到北京的时间有望压缩到2个小时左右,到上海的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左右,对内潍坊到青岛、济南和烟台经济三强的时间都在一个小时左右。

这对潍坊的产业布局和人才吸引等都将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高铁优势之外,潍坊凭借鲜明的农业、制造业基因,在全国经济版图扮演重要角色。比如,潍坊一、二、三产发展均衡,在山东乃至国内都是最好的。

随着烟台今年跻身GDP万亿俱乐部已是大概率事件,潍坊也成为山东省下一座冲刺GDP万亿的“种子城市”。

2021年,潍坊提出,用5-6年时间,实现“GDP过万亿、进军国内二线城市、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30强。”‍

但从近两年表现看,潍坊经济发展并不顺利。

经历2021年的高光之后,潍坊在2022年突然“急刹车”,全年GDP7306.45亿,增量还不到300亿元,增速全省倒数第三。

2023年,潍坊经济仍未有明显起色,前三季度GDP为5569.11亿元,增速5%,仍然落后全省。

潍坊GDP冲刺万亿,有哪些必须抓住的机会?

1

从“三个模式”诞生地到“隐形冠军之城”,农业和工业,一直是潍坊最亮眼的两大产业。

农业方面,潍坊用全国1.7‰的土地、1‰的淡水,贡献了全国6.4‰的粮食、16.8‰的蔬菜、10.7‰的肉蛋奶、21.4‰的农产品出口额,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1/8、1/6。

工业方面,潍坊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位列全省第二,并拥有一批本土制造业大企业。

根据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潍坊有潍柴动力、歌尔股份、晨鸣控股、弘润石化、鲁清石化、鲁丽集团6家企业上榜,均为制造业企业。

不止大企业“能打”,潍坊还是一座低调的“隐形冠军之城”。

截至目前,潍坊共有123家山东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居全省第一,有1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居全省第二。

潍坊“单项冠军”涌现,主要由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环节决定的。

据了解,潍坊制造业企业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这些企业长期专注于特定细分产品市场,深耕行业,成长为细分领域龙头。

目前,潍坊21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115种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全球前3位。

其中,潍柴动力是全球第一大柴油发动机制造商,重卡发动机市占率全球第一;豪迈科技是全球轮胎模具龙头,其生产的轮胎模具出口额占国内同类产品的90%以上;盛瑞传动连杆、活塞销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是国内品种最全的重型发动机零部件综合制造商之一。

2

潍坊GDP突破万亿,工业无疑是最强支撑。

与潍坊近三年GDP走势类似,潍坊工业也曾在2021年迎来“高光”后走向下坡路。

2021年,潍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5%,规上工业总营收10929亿元,增长21.7%,实现利润497.5亿元,增长9.5%。

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4%,规上工业总营收11351.4亿元,增长2.3%,实现利润376.9亿元,下降24.8%。

2023年,潍坊工业仍未有明显起色。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7%,规上工业总营收8730.4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润321.3亿元,同比下降6.1%。

潍坊GDP“急刹车”,工业的低迷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从主导产业看,潍坊已形成5大千亿级产业链,为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汽车制造、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中,动力装备产业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全国的三分之一。

深入看,潍坊产业结构厚重、重工业属性突出,传统产业占比高、产业转型缓慢,受到全球市场周期变化影响比较大。‍‍‍‍‍‍‍‍‍‍‍‍

比如,潍坊动力装备、食品加工、高端化工等主导产业就面临周期性需求收缩的影响,表现低迷,影响了潍坊经济走势。

此外,由于潍坊制造业企业多集中于供应链中间环节,受全球产业分工转移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较大波动。

产业结构厚重、产业链环节偏中下游带来的影响,最直接体现在潍坊头部企业业绩下滑。

比如潍柴动力,公司业绩在2022年出现大幅下滑,全年营收1751.6亿元,下滑20.46%,净利润49.1亿元,下滑48.33%。

有着“纸茅”之称的晨鸣纸业,2022年营收320.04亿元,同比减少3.08%,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减少90.84%。

3

相比于农业与工业,潍坊服务业存在感并不高。但从GDP结构看,潍坊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超过工业,达到50%左右。

与较高的服务业GDP占比相比,潍坊规上服务业总营收还不过500亿元,仅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过百亿,营收也仅在200亿元左右。

具体看,潍坊服务业市场主体多为个体工商户,企业占比仅为1/3,规模实力大、行业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更是欠缺。

个体工商户主导的服务业格局,使潍坊服务业难以做大规模、向高技术服务业延伸。从行业分布看,潍坊服务业多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为主,代表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进水平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占比不足1/5。

城市能级不足,导致人才吸引力不高、城市人口密度不够,以及高端商业资源、旅游资源、交通配套欠缺,这些都阻碍了潍坊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大而不强”,几乎是三线城市的“通病”,但跟制造业结合密切的生产型服务业如何突围,也是这些城市提升服务业含金量的重要抓手。‍‍‍‍‍‍‍‍‍‍‍‍‍‍‍‍‍‍‍‍‍‍‍‍‍‍‍‍‍‍‍‍‍‍

比如,尽管潍坊高铁里程全省第一、高速里程全省第二,但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密切,依托铁路、高速等优势的物流供应链产业,显然有着不小的发力空间。

4

对潍坊来说,2023年最关键的事情之一是债务问题的逐步化解。

今年,雷丁汽车创始人实名举报事件,令潍坊备受舆论关注。

雷丁汽车事件,暴露出潍坊县域经济盲目扩大投资的增长焦虑,也撕开了潍坊债务困局一角。

作为雷丁汽车发展的一大推手,昌乐政府曾为雷丁汽车提供13亿元担保贷款,帮助雷丁汽车斥资14.5亿元收购野马汽车,成为潍坊唯一一家具有新能源汽车资质的企业。

不过,盛产“老头乐”的雷丁汽车,并未给潍坊带来相应的回报。雷丁汽车在2021年销售了3.04万辆新车后,销量直线下滑,直接跌到0辆。

除了雷丁汽车,潍坊国资的伤疤已不在少数。

信息显示,潍坊国资自2018年以来斥资逾60亿元先后入主美晨生态、孚日股份、山东墨龙、同大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剔除股权划转情形)。其中,有5家并购标的在易主后并未有太大起色,股价表现一般,导致潍坊国资浮亏严重。

国资盲目扩张,直接导致潍坊债务规模高速扩张。

截至2022年末,潍坊广义债务规模为5659.61亿元,广义债务率达到353.85%,其中政府债务1909.92亿元,政府债务率119.4%,已超过财政部规定100%政府债务率警戒线。

在山东省级层面协调支持下,潍坊的种种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据了解,今年山东省政府派出了专项督导组,指导潍坊制定了一揽子化债方案,并将通过两只省级稳定化险基金、专项债倾斜、省市国有企业合作等举措,实现“以长换短、以新换旧、以低换高”,利用2-3年时间根本扭转潍坊市的债务问题。

目前,潍坊已与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融机构将为潍坊市新增超过3600亿元的融资支持。

4

随着山东省首个国家级都市圈青岛都市圈获批,潍坊高密、诸城被纳入青岛都市圈,青潍一体化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期。在青岛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加持下,潍坊城市能级、产业能级将实现倍增。

从今年潍坊的种种动态看,潍坊正加速与青岛融合。

一是两市交通资源加速融合互补。

比如,围绕港口层面的合作,今年4月、8月,潍坊党政一把手接连到山东港口集团考察,希望山东港口充分发挥优势,帮助潍坊链接更多优质资源,加快推动潍坊港迈向亿吨大港,助力潍坊高质量发展。

再如上合示范区与潍坊市政府的签约合作,包括胶州市与高密市、诸城市合作建设青潍交通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公路),胶州市与高密市实施青潍现代物流领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将最大化发挥胶州比邻高密、诸城的区位优势,以交通融合带动产业协作。

二是两市企业投资合作更加密切。

海尔、青啤等青岛企业,今年以来也在加大在潍坊投资布局。

5月11日,潍坊市政府与海尔集团,潍坊市工信局与海尔卡奥斯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新兴产业投资、智慧医疗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接着,9月21日,潍坊市“走进大项目”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奎文区专场活动举行,会上透露,青啤数字化智能新工厂地块征迁已完成,正进行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年产能由10万千升提高到100万千升。

从产业层面看,潍坊与青岛也有十足的契合点。

比如,随着青岛造船业迎来大爆发,青岛正加速船舶设计、船舶装备等配套产业项目引进。

潍柴在青岛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项目已投产,将对标世界一流艇用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船舶设计研发、建造维修、展示体验、新兴消费和融合示范的“五位一体”综合产业基地。

在元宇宙领域,潍坊元宇宙产业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而青岛也在元宇宙赛道深耕多年。

《山东省加快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指明青岛与潍坊元宇宙产业发展定位,要“做强青岛元宇宙核心研发创新能力,做优济南数字工具和潍坊整机制造产业引擎,做大烟台、威海等市元宇宙产业应用规模”。

       原文标题 : 山东高铁第一市的GDP万亿梦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