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的利率政策

华商韬略
关注

又要出大事儿了。

文 | 华商韬略 王洪臣

2023年4月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参加助选活动,突然,一个筒状物被扔到了他脚下。

52秒后,现场传出了爆炸声。

尽管安然无恙,但在岸田文雄身后,还有一颗更大的“炸弹”,正在冒烟。

【全球第一“异类”央行】

美东时间2022年12月20日深夜,正盯着屏幕的华尔街交易员们,突然坐直了身体。

分时图上,日本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几分钟内飙升了21个基点至0.467%,日元汇率急升,日股、A股、港股都随之暴跌。

做空日本国债、做多亚洲股市的仓位,都因此硬扛了一次不小的浮亏。

把大家打得措手不及的“罪魁祸首”,是日本央行——当天,日本央行突然宣布,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目标上限,从0.25%提高到0.5%。

区区0.25%的变化,为什么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如此波澜?

一个可能性的信号是:日本央行要转向了。

在经济大国的央行里,日本央行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大尺度、长周期的宽松政策。

所谓的宽松政策,目的是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刺激消费者们消费。所以它的常见手段,包括了国家直接发行货币、在市场上公开发行买卖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率。

简单讲,如果央行降准降息、大量印钱,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大大增加。它还有个形象的别名:放水。

提到放水,很多人都能想到美联储,但日本央行才是极致。鼓吹“可以无限印钞”的现代货币理论(MMT),日本央行是最早的真正实践者。

在安倍晋三担任首相的时代,为主导日本经济复苏,主推了以宽松为核心的“安倍经济学”,核心有三招:货币宽松、灵活的财政政策、一揽子增长战略。

简单说,就是央行甩开膀子印钱,政府想方设法花钱。

作为安倍内阁“最后的武士”,刚刚卸任的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执掌日本央行长达10年之久,也将放水做到了极致,搞出了一场金融史上大手笔的货币试验。

2013年3月,刚就任行长的黑田东彦,就把已有的宽松政策再推进一步,要“超越时空、突破历史、史无前例”,还专门起了个日本特色的名字:异次元量化宽松。

在“异次元量化宽松”的指导下,日本央行不仅亲自下场购买国债,还直接购买股票、公司债券、指数基金ETF、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各种高风险资产,快速推升资产负债表。

坚信“货币政策没有止境”的黑田东彦曾立下flag,要在两年时间里,实现2%通胀的目标,摆脱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通货紧缩。

但是,深陷低欲望、老龄化、萧条的日本社会,并不给他面子。

着急的黑田东彦把政策再向前推了一步:2016年,日本央行历史上首次实施负利率政策。

为了疯狂放水撒钱,黑田东彦又打出全球首例“王炸”政策,系统性的将长期国债利率控制在零附近。

但是整个日本经济并不太吃这一套,通胀率仍在1%左右徘徊。以至于黑田东彦在首个5年任期中,连续6次推迟通胀目标期限。

进入第二个任期,黑田东彦仍然坚持印钱、压利率的宽松政策,但日本的通胀水平仍持续低迷。

与长期宽松政策相伴随的,是日本央行突破常规的现状。

目前,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734万亿日元(约为5.49万亿美元),占2022年日本GDP规模超过130%,为全球的最高水平。

日本政府的债务总额已超过日本GDP的260%,同样高居全球首位。

目前,按日本央行所持日本国债市值计算,已超过发行余额的50%,这一比例在10年前只有11%。

把一多半日本国债攥在自己手里,这已经突破了正常的金融安全范围。

而且,日本央行还直接持有日本上市公司股票,目前超过了总市值的7%,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

手握如此多的风险资产,对日本央行来说,破产已并非绝不可能。这也让一些经济学家发出警告:2023年全球金融最大的“黑天鹅”制造者,很可能是日本央行。

黑田东彦可以卸任,但却留下了一个大难题:这场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实验,该如何收场?

【140年历史上最难做的行长】

负责解题的,是黑田的继任者——植田和男。

日本政界有个传统:讲究世家。历史上的历任首相和内阁高官,大多是世代从政。央行行长也不例外,它的人选,基本只有两种可能,央行内部的老人,大藏省(现财务省)的退职官员。

上世纪70年代后,这种“轮流坐庄”的人事安排成为惯例,其背后是“日银系”与大藏省之间深层次的权力争夺。

这两派的斗争,一度主导了日本经济的命运。

1985年9月,著名的《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围绕货币政策,“日银系”与大藏省的矛盾升级。

当时,大藏省空降的央行行长澄田智认为,应顾及日美大局进行降息。而以副总裁三重野康为首的“日银系”则反对降息,认为将导致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

但是,日本央行当时仍为大藏省下级单位,官大一级压死人,“日银系”是不是要认怂?

不要小看日本人搞事情的脑回路。

为扳倒大藏省,拿到央行自主权,一个赌国运的绝招出炉:自爆,即制造一场泡沫,并将它刺破,让日本经济置于死地而后生!

央行前行长、“日银系”的前川春雄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改革计划,他要用货币政策,搞一场大型历史性危机,大到足以克制大藏省、政治人物和既得利益集团。

于是,各怀鬼胎的大藏省与“日银系”,联手大吹泡沫。日本就此进入制造业空心化与金融恶性炒作的疯狂时代。

仅以地产为例,1989年,日本地产泡沫达到惊人的2000万亿日元,同期比日本大30多倍的美国只有500万亿日元。

一个东京市的地价,足以买下整个美国。

日本人买走了全世界70%的奢侈品,夜店中甚至挤满了从西方来打工的白人女性,怀抱洋妞的日本人自信心爆棚,写出了一本《日本可以说不》的畅销书。

只有幕后操盘的人明白,“自爆”的时机到了。

1989年12月,三重野康换庄上位,这位“平城之鬼”毫不耽搁,快速上调央行基准利率,从1%爆拉至6%。

1990年1月开始,日本股市崩盘、房地产崩盘……日本彻底告别经济奇迹。日本民众被吹起来的欲望泡沫,又被无情浇灭,由此彻底进入低欲望社会。

虽然央行官僚们弄巧成拙,搞衰了日本经济,但内斗的目的达到了。

1998年,大藏省被扳倒,以往的人事惯例停摆,此后连续3届央行行长均为“日银系”。

但是,安倍晋三上位后,面对一派独大不听话的“日银系”,他选择了出身财务省的黑田东彦,又让行长之位的争夺回到了传统框架。

日本政治、经济各派势力,都死死盯着行长大位,勾心斗角,暗流汹涌。

目前,延续了十年的“安倍经济学”,已让现任首相岸田文雄表现出了反感。他希望的是,日本央行逐步取消“安倍经济学”的遗留政策,跟随全球迈向货币政策正常化。

不再做全球央行中的异类,这是岸田文雄对日本央行的期待。

所以,跳出数十年“轮流坐庄”的传统,选择一位符合自己期待的行长,对于想要开启新时代的岸田文雄来说,顺理成章!

▲4月15日,袭击岸田文雄的男子被在现场的安保人员制伏

大任就这样降到了植田和男的头上。

植田和男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同门之中,有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等诸多名人。

1998年至2005年,他曾担任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但大部分的时间,植田和男都在学术圈度过,曾担任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在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眼中,植田和男就是“日本的伯南克”,后者以量化宽松闻名,在2008年带领美联储挺过了那次的严重危机。

这样一个干净、专业的学者背景,很符合岸田首相的要求。植田和男也以开创历史的大黑马姿态上位。

但他脚下的路,并不好走。一位前日本央行官员对植田和男的命运,做出了一个残酷的预测:

“无论谁被选中,都将是日本央行140年历史上最棘手的一届。”

“植田最大的任务,将是理清、清理黑田东彦的复杂实验性货币政策。” 现任野村综合研究所分析师菊内说。

他需要面对的,看起来是前任留下的烂摊子,实质上却是整个日本过去数十年盘根错节的派系和弊端。

这一潭深水,没有官僚世家背景,没有政治资源积累的植田和男,真能搞得定吗?

更何况,现在的日本,已经没有太多的容错空间。

【日元转向,“炸弹”深埋】

因为,日本已经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2023年3月30日,《穷爸爸,富爸爸》作者、华尔街金融家罗伯特·清崎发出警告,称日本央行可能是下一个倒下的全球超级大行。

他曾精准预测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以及不久前的瑞信信贷“爆雷”。

他认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正面临着严重问题。日本央行与衍生品市场的紧密联系,使其处于更脆弱的地位,并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清崎的理由在于,日本央行长期推行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了庞大的资金。如今,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已高达1000万亿美元,日本央行是主要融资方,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后果不堪设想。

金融衍生品,巴菲特口中的“大规模金融毁灭性武器”。

警告并非空穴来风。

在黑田东彦掌权的十年中,日本央行购买了465万亿日元(约合3.6万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而日本私人投资者的累积净流出超过了220万亿日元。

日本疯狂印钱,GDP还能位居全球第三,且没有出现恶性通胀,世界第一大海外净资产规模是其底气之一。

但是,流向全球市场的日本资金,也极大改变了全球资金格局。

如今,日本投资者是美国政府债券的最大外国持有者。日本资金占到澳大利亚、荷兰本国债券和股票中10%以上的份额,占到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巴西、印度、南非5-10%的份额。

一旦日本退出宽松,日元资金班师回国,对本就因美联储加息而风声鹤唳的全球金融市场,必将又是一次重击。

本文开头,黑田东彦之所以提升国债收益率目标上限,就是受到了回流资金的压力。

但是,如果日本资金回国,美国会允许第一大户日本大举抛售美债吗?

在日子同样不好过的美国面前,日本并没有多少金融自主权。

同时,日本利率上升,持有国债的本国银行或金融机构就会浮亏,一旦亏损到达一定程度,日本银行业就要提防硅谷银行破产的教训。

此外,日元还是世界主要套利交易的借贷货币,如果政策改变过快,酿出交易套利崩盘也不奇怪。

以上种种,都是植田和男需要精妙规避的各种“炸弹”,而日本央行几乎可以确定,无法再像以前那么玩下去。

过去一个财年,在美联储、欧洲央行纷纷加息的冲击下,日本央行对日本国债的直接购买量达到136万亿日元(约1.02万亿美元),几乎是上一年的两倍。

国际炒家们紧盯日本,资金暗流涌动,日本央行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的通胀已开始走高,一旦从极度通缩转为恶性通胀,日本同样难以承受。数据显示,日本2023年2月剔除生鲜食品及能源影响的CPI同比上升3.5%,创下自1982年1月以来新高。

而在年度工资谈判之后,主要工会和雇主达成了一项初步协议,将总工资提高3.8%,这是1993年以来的最大工资涨幅。

此前,黑田东彦曾表示,工资需要持续增长3%,日本央行才会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

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出哪个工资指标,但这场谈判的结果,已经可以为植田和男提供理由。

目前,关于日本央行何时改变政策,各界开始了吹风。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41%的日本央行观察人士认为6月份将采取紧缩措施,高于2月份的26%。此外,日本前副财务大臣榊原英资表示,日本央行可能会在10月份之前加息。

政策改变似乎已不可避免,如何谨慎地避开前路中的各种“炸弹”,成为植田和男的最大考验。

从“改革”到“改回来”,这同样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货币实验。

【参考资料】

[1]《日本那个绚烂,疯狂,却又转瞬即逝的时代》江平舟

[2]《日元王子》纪录片

[3]《安倍之死背后的日本“自残式”改革》酷玩实验室

[4]《日本央行黑田时代正式落幕 超宽松政策时代随之结束?》第一财经

[5]《日本埋下的三万亿美元大坑》陶冬

[6]《日本央行要转向了吗》环球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 : 小心,日本!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