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滢西
深夜,寂静的房间里只听得到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王超岳的手边摆放着翻了不知几遍《三体》,而电脑屏幕上,一个虚拟世界正在被打造。
王超岳是一名数字孪生应用算法工程师,他的工作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3D建模,在电脑里构建一个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的“数字世界”,这个数字世界可以是一座工厂、一座城市,也可以是一个物流基地。
当39岁中年程序员被毕业,当产品经理不再是大厂香饽饽,一群新技术下的新职业却在悄悄崛起......
不久前,人社部发布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和数字孪生应用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公布的18个新职业里有9个新职业涉及数字化,其背后反映的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的蓬勃需求。
数实融合的趋势下,以京东为代表的新型实体企业,在持续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也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
这些人中,有人在农田里耕耘了10年之久,了解农业种植每个环节的痛点和需求,希望借助新技术帮农民卖出更多农产品;有人从卫星通讯测试跨界而来,训练无人车像培养孩子一样不厌其烦;有人从海外名校毕业,赶上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大潮,想利用算法构建一个数字世界,实现儿时的“科幻梦想”;有人当起了一碗燃面的数字化“军师”,奔赴千里调研、亲临工厂走访,只为把一个地方特产卖向全国。
他们是行业的拓荒者,也是传统和创新的粘合剂,在追求自己职业价值的同时,也无意间写下硬科技的未来。
光锥智能将推出《100个数字产业人物》系列,希望能通过每一个具体的身影,复刻出数字中国的未来。
十年农业人,用无人机帮果园“称重”
在农田里工作近10年后,一脚迈进了科技公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010年硕士毕业后,文雅有近10年的时间,都待在农田里。
图为文雅拍摄的农田
在传统农场里,每次看着好的农产品卖不出好的价格甚至滞销的时候,都让文雅感到心急如焚。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业12年,文雅经历了互联网+农业到智慧农业,再发展到如今的数字化农业,她明白,要想提升农场的效益,整日埋头耕作是行不通的,接收技术的融合,才能帮助农产品从生产端提高其科技附加值。
2018年,正值科技公司与农业的“蜜月期”,她选择离开了耕耘10年之久的农业公司,加入了京东物流,成为了一名数字化农业应用技术人员。
“原本以为,凭借多年在农田里积累的经验,我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如鱼得水,但新职业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文雅回顾起转型期,颇为感慨。
知识结构的欠缺,让文雅在开展工作时备受煎熬。
新岗位需要的是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在农场里只需要管种植,而在新岗位上要懂的东西更加繁杂。
由于农业种植过于分散,文雅对接的客户,更多是规模化的农业公司或地方政府的产业集群需求。“他们不光关注农业,更多还关注到技术、物流仓储、营销和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这对刚转型的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加入京东物流以后,文雅先后去过山东、成都、呼伦贝尔和哈尔滨等多地的农场进行走访,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桃园的项目。
2018年8月,刚加入京东物流不久的文雅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合作。
一个家庭农场项目,专门种植蜜桃。运营这个桃园的是几个中年人,看到农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他们决定向风口靠近。
2018年这个项目正式与京东农场进行标准化数字农场建设合作,合作中,主要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和物联网监控设备,实现对果园整体种植过程数据全纪录和统计分析。
文雅主要负责果园运营管理全程跟踪指导和产品质量管控。凭借着在农业一线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数字化系统的数据记录,文雅精准地发现农场主要问题所在。“桃园之前大都依靠农户家人种植,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且标准化作业程度低,种植风险较大。在销售上没有营销策略,在运输上没有冷库储存,等到桃子成熟就拿到集市上卖掉。毫无品牌价值,售价自然也比较低。”
数字化的第一步,文雅所在团队为桃园建设了数据基地,实时记录桃子的生长数据,让管理者能够通过数据更直观地看到桃子的情况,精细化桃园的管理。
图为文雅在记录数据
在种植的过程中,团队还借助智能化设备为桃园种植土壤质量、桃树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体检,发现了多种问题,并给出多项土壤改良、水肥管理、植保管理等改进建议。
同时,基于不同农事类型的成本分析,团队还为农场推荐了多种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比如说除草机、施药机、套袋机等,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在水果采收之前,我们还会利用果实测产技术,使用无人机进行果实的图像采集,并通过后台的AI识别,识别哪些是果实,哪些是叶子。同时,根据果实的不同大小划分等级,将果树的情况量化成为数据进行预测。”文雅兴奋地向光锥智能描述着,我们测量过桃子、苹果和梨,对产量的预测精准度可以达到90%。
有了产量预测,就可以提前进行仓储和销售规划。
文雅帮助桃园实现了全链路的数字化升级,而成效也在第二年开始显现。原来,桃子的批发价格是3~4元/斤,而在品质提升、销售链路打通以后,能达到10~15元/斤。
“其实没有什么惊为天人的故事,在我们这个行业里,特别是原来在农业生产的一线,听到别人夸赞一句‘你种的菜、你种的果子真好吃’,那个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质朴又真诚,这或许也是文雅热爱农业的理由之一。
无人车路测,一项测试要做上百次
一个物流园区内,数十辆智能快递车停放在路边。
这些红色的“大块头”,配备一个主激光雷达、两个红绿灯摄像头(一个长焦一个短焦)、4个360度环式相机、4个补盲雷达。
图为蔡蔡在进行实车测试
一辆正在测试的智能快递车停在面前,蔡蔡上前按下急停按钮,轻轻地拍了拍车身,就像母亲抚摸孩子的头一般。
“从前的实车测试我们走路就能跟上,现在骑车你都不一定能赶上它。”蔡蔡笑着,仿佛在讲述自己孩子引以为傲的成长经历。
自动驾驶是炙手可热的朝阳行业,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产物,很多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前不久,某家外卖公司无人驾驶“小黄车”在路上追尾公交车的新闻就一度被推上热搜。
智能提升离不开背后的人工努力,智能快递车仍然要依靠大规模的道路测试,而这正是智能驾驶测试工程师蔡蔡的主要职责。
“我原来所在的北斗通信行业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参考,但自动驾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大家都在摸索。”蔡蔡说道。
尽管在原先的行业里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再三考虑过后,蔡蔡还是选择了走出舒适圈,跟这个年轻的行业共同成长。“还是希望能够学到新的东西,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成为一名智能驾驶测试工程师以后,大部分时间里,蔡蔡都泡在室外的测试场地。
与其他研发类岗位不同,测试人员需要跟智能快递车长时间相处,不断地打磨,跟车去发现问题验证功能。除了仿真测试以外,日常测试、专项测试和发版测试都需要在实地进行。
日复一日的实地路测,也曾让蔡蔡反问过自己,这份工作真的带来了个人价值的提升吗?
尽管存在困惑,但蔡蔡依旧乐此不疲地每天跟在智能快递车后头,尽心竭力地照看着这些“小家伙”。
在一次日常测试时,蔡蔡发现,智能快递车对于倒地的单车,飘动的树枝等低矮、移动的障碍物存在很多误检,导致车子在行进的过程当中要么停止不前,要么直接撞上。
在与团队成员几番激烈的讨论以后,蔡蔡和算法团队终于敲定解决方案,通过视觉模块、安全模块和规划控制决策模块的调整,测试了将近2个月,解决了90%以上的问题。
而像这样一件事情重复成百上千次,对蔡蔡却是日常。曾经为了解决一个难题,蔡蔡和她的团队花了20多个工作日,每天都要进行上百次的高强度实车测试。
对于蔡蔡而言,帮助智能快递车从初代发展到现在的第五代,就像看着自己亲手培养的孩子长大成人。而当看到自己经手测试的智能快递车能够获得牌照上路的那一刻,蔡蔡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早已融入到了智能快递车上。
图为蔡蔡正在进行实车测试
“客观地说,现在智能快递车在技术上还有很多挑战,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它不断升级和完善。”要解决问题,枯燥无味的重复工作不可避免,用蔡蔡的话来说就是“你需要有匠人的精神。”
“机器这个东西,你要让他具有一种生命力。”蔡蔡说。
而这种生命力,正是来源于蔡蔡这群自动驾驶测试工程师无数人日夜的努力。
从学术到产业,用数字孪生实现科幻梦
你见过哈利波特小说中会动、会说话的活照片吗?
图为《哈利波特》中会说话的壁画
虽然科幻和科技仅仅一字之差,但这些活照片却在王超岳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在日后成为了他的事业。
2014年本科毕业后,王超岳没有选择保研和直博,而是到悉尼科技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
当时,整个计算机学界正处于传统的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变过程中。Ian J. Goodfellow等人提出的生成对抗网络,让王超岳有机会实现将小时候的“活照片”变为现实。
而王超岳的整个博士阶段,恰逢生成对抗网络快速发展的时期。
起初,数字孪生只是在老照片的高清修复、让照片里的人笑起来等类似的娱乐性活动上有应用,但伴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提升,作为京东云产业元宇宙中重要能力之一的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向释放生产力的方向拓展。
当聘请算法工程师不再是硅谷公司的专利,中国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已经与国外比肩。大厂纷纷设立前沿科技研究院,高薪聘请海归的科技人才,不仅想仰望星空,也在探索脚踏实地。
而产业也恰好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人员的诞生埋下了伏笔。加入京东探索研究院后,王超岳继续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
图为王超岳在工作
“有些人觉得这些都只是泡沫而已,但在我看来,它背后对应的全产业数字化升级,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怀揣着一腔热血,王超岳摩拳擦掌,想要运用在国外学习的前沿技术为国内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但进入产业界以后,面对着与在高校中截然不同的工作内容,王超岳尝试转变自己的思维。
在学术界里,大家关注的是“算法是否够前沿、够创新”。但进入产业界以后,王超岳要面对的问题就变成了: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
“在高校里做学术,一个问题就是一篇论文。但在产业界,单一的算法很难处理复杂的应用。需要同时运用几个模型,甚至是需要结合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一个问题。不能光懂技术,也不能只懂业务,找到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联性,很重要。”王超岳说。
前者在仰望星空,后者则更需要脚踏实地。
幸运的是,伴随着算法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需求提升,赋予了数字孪生在应用上的更多可能性。
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等工厂的产能提效,京东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也在积极实现物流全链路的数智化升级,基于京东云数智供应链支撑,京东物流研发了京东物控 3D Scada 智能仓储数字孪生平台。该平台大大提升了仓库作业的效能,相比于传统人工作业的方式,效率可以提高3-8倍。而王超岳一直以来就在持续探索最新的算法和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孪生的性能和速度。
“当初我觉得数字孪生技术,只能服务于一小部分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感觉那个黎明就要到来了,它能服务到更多的人和更广阔的行业。”王超岳说。
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这个狂热的哈利波特迷,让深埋于心中的种子生根发芽,将理想照进了现实。
“一碗燃面”的数字化军师
奔赴千里调研、走访当地企业、关注供应链效率提升,为地方产业带数字化操盘全局,京东零售云李巧梅的工作,越来越“重”了。
图为李巧梅在工位上工作
作为一名数字化解决方案师,数智化交易、供应链效率、全域数据服务、运营陪跑,缺一不可。
如果说传统的解决方案是解决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那么数字化解决方案师的工作,就是把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的“孤岛”连接起来,形成全局视角,统筹谋划,掌舵“数字化”的整体进程,李巧梅正扮演着这个角色。
“我们统筹各种角色,让大家在产融协同的同一步调上推进工作。”
每周项目团队都要开一次周会。销售部门会根据市场的需求,盘点供应链计划,倒推生产采购计划的制定,而物流则要配合生产采购进度,提高仓储运输的效率,缩短订单的交付周期。
一环紧扣一环。
这也是数字化解决方案师成为新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仅是受技术驱动,更多的是源于供应链数字化的升级需求推动。
数字化解决方案指挥着采购、销售、生产、物流和仓储等各个部门协作推进,如同项目的“大脑”,而“指挥棒”正在李巧梅手里。
不过要干好如同“军师”一般的活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宜宾从来都不缺好的商品。”在长达几个月的实地调研后,让李巧梅对宜宾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李巧梅发现,在宜宾当地,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家吃燃面的店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但受面条的品类限制,当地的美食很难成为商品传播出去,更不要说销售到全国各地。
但柳州的螺蛳粉都能火遍全国,宜宾的燃面为什么不行?
于是,根据宜宾“速食燃面“的商品特性,李巧梅制定出全渠道销售的解决方案,针对线上线下渠道拆解出不同的营销玩法和营销策略,通过拉新和复购,让美味的宜宾燃面能够出现在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上。
但这样的推广方式,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是供应链端,如何调动当地的资源,进行生产、包装、质检和商品供应等各个环节的协同?结合宜宾当地的情况,京东零售云通过帮助宜宾搭建集采集销数字化平台,与当地适合的产业链工厂合作,将需求分配了下去,把生产线连接了起来。
产品有了,燃面的销路也是个大问题,怎么能够把一个尚在品牌起步期的商品卖出去?
首先是定价,太便宜无法覆盖成本,太贵又无法打开市场。于是,基于京东积累的数智化供应链能力,通过AI算法及大数据能力评估消费者购物决策因素的真正排序和对价格的敏感度,并结合成本帮助宜宾燃面设定了合理的价格,最终将燃面全面推向各个渠道开始销售。
另外,考虑到宜宾缺乏电商经验,李巧梅及其他京东零售云项目运营团队常驻当地,协助宜宾燃面团队完成从包装选择,线上销售渠道的“公私域”联动,营销策划,客服等一系列完整动作。
从生产到销售,从前端到后端,李巧梅所设计的方案帮助宜宾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整合升级。
结束了宜宾的项目以后,李巧梅深感这份工作的不易,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一个大的项目动辄3、5年,期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迭代,这也在考验着每个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的学习能力和耐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巧梅还是等来了好消息。
宜宾实现了地方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大批生产加工、包装设计、商品分拣和订单发货的岗位需求,缓解了疫情下的就业难题。
原文标题 : 在农田里工作10年,我用无人机帮果园称重|100个数字产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