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市后首份财报:Q3收入环比下降,亏损扩大

真探AlphaSeeker
关注

滴滴上市后首份财报:Q3收入环比下降,亏损扩大

作者 | 李婷婷

最近美股市场波云诡谲。宏观环境中,新冠变体、高通胀与美联储加息扰乱着市场晴雨表;中概股层面,信任危机逐渐回归理性,中国证监会在上周落实了境外上市规则,坚持法不溯及以往。

但滴滴的退市已成定局。今日,滴滴披露了其2021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业绩数据,并且再次披露启动纽交所退市及港股上市相关准备的信息。

这是滴滴在上市后首次披露财报,从中除了观察滴滴发展的脉络,也能透视到重燃战火的网约车市场的未来走向。

Q3收入环比下降,亏损扩大

从首次披露的财报中,终于能了解在监管风口浪尖上的滴滴,真实的业务处境、财务状况。

财务方面,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的总收入为482亿元人民币;2021年第三季度,滴滴的总收入为427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1.48%。

滴滴上市后首份财报:Q3收入环比下降,亏损扩大

滴滴营收及组成,来源滴滴财报

在非通用用会计准则口径下,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经调整息税摊销前利润(EBITA)为亏损2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实现收益2亿元人民币;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调整息税摊销前利润为亏损7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0.17亿元人民币。

其中,主要受对橙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滴滴在第三季度确认了208亿元净投资亏损。受此影响,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06亿元。

来自经营层面的大额亏损主要由包括共享单车、自动驾驶在内的其他业务、以及国际业务造成,将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单拎出来看,已经基本告别了网约车烧钱的泥潭。

滴滴上市后首份财报:Q3收入环比下降,亏损扩大

滴滴EBITA及组成,来源滴滴财报

具体来看,滴滴三大业务板块中,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在第二季度收入为448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约93%;中国出行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39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约为91%。第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业务实现盈利,收益为17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中国出行业务再次由盈转亏,亏损0.29亿元人民币。

滴滴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方面,第二季度收入为8亿元人民币,亏损12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收入为10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至18亿元人民币。

中国出行及国际业务,为滴滴实现了第二季度核心平台总交易额733亿元人民币、总单量规模30.04亿单的成绩。第三季度滴滴在中国出行业务稍有收缩的情况下,实现核心平台总交易额687亿元人民币、总单量28.55亿单。

此外,滴滴包括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在内的其他业务,占据了亏损大头。第二季度,滴滴其他业务收入为26亿元人民币,亏损28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滴滴其他业务的收入为27亿元人民币,亏损57亿元人民币。

此次财报除业务、财务信息外,还再次披露了滴滴退市进程及董事会人员变动。

据披露,12月3日,滴滴宣布董事会支持公司从纽交所退市,已批准公司进行相关工作,董事会也授权公司启动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准备工作。

滴滴还宣布阿里巴巴高级法务总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法律顾问张毅被任命为滴滴董事会董事,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辞任滴滴董事会董事。

网约车风云能再起吗?

滴滴上市后的横生波折,催化了本已偃旗息鼓的网约车市场的战火。冲着格局松动的可能性,二线网约车品牌发起了一场集体大反攻。

吹响反攻号角的首先是以美团、高德为代表的聚合流量平台。尤其是美团打车,在停止网约车业务扩张、将美团打车APP功能并入美团APP两年后,美团打车APP于今年7月重新上架多个应用商场,“复活”背后想要抢占出行行业空当的意图明显。

美团打车上架后,随即推出新司机注册后即可享受免佣7天的政策,针对用户也发放了金额不等的优惠券补贴。高德打车于近日也开启了新年司机免佣活动,用向司机免佣、向用户补贴的老套路抢占市场。

其次,声势浩大发起猛攻的是以T3、曹操、享道、如祺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派。有主机厂背景的车企在今年融资频繁:

曹操出行在8月、9月分别完成两轮融资;

T3出行在10月完成77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

广汽旗下如祺出行12月完成由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文远知行发起的战略投资。

获得资本支持后,如T3选择砸钱换市场,根据12月披露的最新数据,T3出行平台12月10日订单量已突破300万,刷新单日峰值记录;如享道、如祺更多投入于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布局,享道与Momenta合作在上海开启Robotaxi试行服务,如祺联手文员知行想要组建一支规模超200辆的Robotaxi车队。

此外,如万顺叫车、斑马快跑为代表的“牌照之王”平台,以及以地方公共交通集团或出租车公司主导的平台如首汽约车、大众出行,以及少量地方创业公司,也都在筹谋着在出行市场挖一块更大的蛋糕。

滴滴上市后首份财报:Q3收入环比下降,亏损扩大

在市场心智被大品牌占据的背景下,二线网约车品牌真的有机会吗?

随着区域性网约车品牌在本地市场站稳脚跟后,滴滴所面临的挑战同样会落在它们面前:网约车属地管理带来的监管成本同样存在,如何实现规模化扩张是一个难题;同时,重资产投入的模式提升了经营风险,能否实现正向盈利,决定着这是否是一门能够持续做下去的生意。

对于扎堆入场的主机厂,确实有车源优势,但在运营层面却是新手。在一个城市运营几百辆车还好,但未来在全国运营几十万辆车的时候,对他们的管理能力是一个巨大考验。

而启动退市程序,各种负面影响消解后,滴滴也将重拾前进的脚步。用户积累、品牌心智、运维数据,以及在中国出行市场基本跑通的盈利模型,都是滴滴的先发优势。

无论如何,行业竞争加剧有利于倒逼各路玩家打磨自身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告别烧钱大战、经历了几年的沉淀后,市场格局的松动、疫情下的出行习惯改变、汽车产业的革命浪潮、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种种因素共同宣告着:出行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