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已行至末尾,一众巨头也早就开始了新的探索。这些互联网巨头,有的把目光聚焦到了新能源车领域,有的把目光重新盯向了社交领域,但更多的巨头则是挤向了菜市场、水果摊。
从去年10月开始,这场互联网的巨头对菜市场的“大围猎”就已经开始全面升级。
美团CEO王兴曾经在公司内部会议中坚定地说到,生鲜零售业务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战争,这是公司的“一级战略”。
与此同时,还没有卸任拼多多“重担”的黄峥也表态称,在农业生鲜领域未来5年投入将不低于500亿。
2020年12月,刘强东也曾亲自带队,7亿美元战略投资了兴盛优选。
……
菜市场里没有星辰大海,但是它汇聚了中国几乎所有的顶流互联网公司。
那么,菜市场为什么会是电商的终极战场?
因为梦想很遥远,也不一定会实现。但他们的业绩则急需新的增长点,这个问题现实且不能回避。
当下,电商领域经过了十几二十年发展早已成为一片红海,多家巨头用户增长已临近天花板,所以他们着急与不惜代价也就可以理解了。
众所周知生鲜具有的三大特性:刚需、高频、低价、市场规模庞大。
菜市场和水果摊满足了互联网巨头对于未来电商的所有“幻想”,一日三餐作为生活最高频的场景,自然就成了流量的新蓝海。
在这场互联网巨头的最后一“战”里,“围猎”菜市场是所有入局者不愿放弃的、也不能放弃的“入场券”。所以这也造成了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没有哪家选择主动退出或者选择性合并,因为他们都清楚,谁也输不起。
输不起不代表不会输,资本入局回报总会放在第一位,资本可以容忍短暂的亏钱,但是不能容忍企业一直亏钱。因此,社区团购的这一盘棋,总有人要先“让步”。也总有人要先上市,这是宿命。
6月25日,每日优鲜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打响了社区团购企业上市的第一枪。
一声锣响,市值22.47亿美元(约合145亿人民币)的企业诞生。但这场首秀似乎搞砸了,上市当天大跌了25.69%。
在外人的眼中,每日优鲜是一个80后励志创业故事,在资本的眼中,它又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因为站在每日优鲜背后中金资本、腾讯投资、高盛、老虎环球基金、联想创投等超20家机构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么对于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来说,这场生鲜市场的争夺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前途未知。
站在IPO的舞台上,徐正略带感慨地说道:“七年前,每日优鲜诞生在望京的一座居民楼里,当时并不知道这条路能走多久,大家苦过、累过,但从没有怀疑过、退缩过,一群平凡人就这样干成了社区零售领域里的非凡事。”
但抢先,不等于胜利。
社区经济分析师黄昇曾说过:“生鲜电商绝对不是一场‘比谁跑得快”的游戏”。盈利和成本则是生鲜电商最大的问题。
这点每日优鲜的招股书就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根据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的净收入分别为35.47亿元、60.01亿元、61.30亿元;毛利也从2018年的8.6%上升至2020年的19.4%,但毛利率的显著上升难掩不盈利的事实。
招股书数据还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近68亿元。不仅如此,2021年一季度每日优鲜的净亏损达到6.1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净亏1.95亿元,亏损则有隐隐扩大的趋势。
此外,前置仓的模式也是一个争议的焦点。业界认为,虽然前置仓模式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但是弊端则非常明显。因为前置仓模式是重资产、重运营模式,且缺乏门店导致该模式严重依赖流量,而如果加大流量补贴,那么对于企业盈利水平则是很大的考验。
据悉,2020年3月盒马就已经正式宣布放弃前置仓模式了。盒马创始人侯毅曾用70多家前置仓进行过1年的试验,最终他发现流量、毛利竞争能力以及每日耗损都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也无解,所以他认为前置仓模式不可能盈利。
每日优鲜招股书更新之后,有业内人士就曾分析到,虽然当下每日优鲜有意识地下压仓储物流费用占比,但25.72%的比重依旧很高,所以这也可能是每日优鲜连年亏损的原因。
另外,招股书还显示,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24亿元、-19.67亿元、-16.12亿元。这样就意味着这家公司当下扩张的模式依旧是资本输血。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2020年或将达2.16万亿元。可以预见的是,虽然生鲜电商市场很大,但他却装不下所有的互联网巨头。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产品品质、服务体系、物流水平、客户黏性是生鲜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市场迟早会从分散走向合并,如果仅仅只靠资本输血,那么面对越来越贵的流量,资本又能烧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