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氛围浓厚,产业密集形成浪潮效应。
2020年初,在新的产业形势下,长沙市政府再次进入探索软件产业,深化软件的内涵,做出“长沙软件业再出发”的战略决策,据《长沙高新区发展移动互联网及软件产业的若干政策》文件精神,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长沙的科技创新产业,呈现出新火燎原之势。
数字经济浪潮下,长沙提出既要打造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要形成数字产业化的聚集效应,既发展本土优势产业如制造业等,也鼓励本土企业和全国优秀软硬件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共同构建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共同开拓市场。
在软硬件赋能上,长沙未来规划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在链条内部、链条之间,乃至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可建立连接,实现真正的“软件定义一切”。
比如说三一重工,原来只是一家纯粹的工业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非常深度的智能化升级,逐步开拓了工业App、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业务,通过智能技术赋能工业制造。
截至2019年底,长沙拥有以三一集团、中电互联、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各类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近百个,工业APP数量突破3000个,工业设备5万余台。其中,三一根云平台、中电互联网平台、中科云谷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30佳。
软件正在与实体经济、千行百业乃至社会化IoT系统相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全新引擎。长沙政策引导下,强调以软件定义硬件、软件重新激发千行百业的价值,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长沙经济区位的智能化、集群式发展。
在这种政策氛围和创新氛围的影响下,长沙除了有拓维信息、安克创新等本土企业之外,还吸引了百度、希迪智驾、华为鲲鹏、CSDN、大陆集团、博世、格力、阿里、腾讯、京东、猎豹等公司,在无人驾驶、智能城市、智能车、机器人等领域与长沙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有了大公司作为榜样,又有创新试验和落地的条件,长沙给创业者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科技创新的氛围,进而带动更多科技创业者在长沙扎根,形成浪潮效应,一浪高过一浪。
第三,条件优厚,“高教育+低房价”为科创摇篮托底。
2020年,当科技创新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呼声时,技术型人才也成为各大企业争相招徕的对象,传统的教育重镇成为优势逐渐凸显。
人才恰好是长沙的传统优势,岳麓山下,湖大、中南、师大三座大学,又有国防科大等的高校遥遥相望,为长沙的科创实业提供源头活水。
如今,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全面铺开,40余名两院院士、30多所大中专院校,还有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等120余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根据初步统计,仅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就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院士7人,教授、博导528人,关联学院23个,在校师生2.3万余人,拥有国家省部级平台68个。
在吸引人才上,长沙拟投入百亿元以上资金深入实施“芙蓉英才星城圆梦”推进计划,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其中,高精尖人才引进培育奖励资金8亿元以上,高校毕业生补贴资金20亿元以上,高技能人才奖励补贴资金3亿元以上,紧缺急需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引进培育资金6亿元以上,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此外,长沙市还组建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各类产业扶持基金,并对人才创办企业实施动态支持政策。
在房价方面,长沙是我国“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房价最低的一个。目前,长沙房价均价仅在1万元左右,不仅低于同处中部的其他省会城市,甚至还不及一些东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显示,长沙以6.4的房价收入比成为“吊车尾”,同时在50个城市中也是唯一一个低于7的城市。
在商业办公楼宇上,根据2019年度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长沙市的亿元楼宇达到45栋,长沙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约为100.3元/平方米/月,低于所有新一线城市,而同期青岛、武汉、杭州这几个城市的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分别达到112.7元/平方米/月、119.5元/平方米/月和124.2元/平方米/月。
长沙坚守“房住不炒”的大政策,既为创业者提供了较低的创业成本,又为吸引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将有限的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结语
自古以下,长沙就有“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湖湘大地并不缺少智慧的土壤,也充满科创进取的积极态度。
要想富,先修路。纵观全球各国的科技创新之路,政府的产业政策与投融资环境,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成熟的上市公司,都需要有人“修桥铺路”,创造一个优渥的生存环境。
这些年,长沙在科创领域不断积累,创投市场愈发活跃,也正在一层一层夯实自己的厚度,从而实现政、企、民三方受益,举托起湖湘的未来。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