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邯郸机器人交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车辆遮挡号牌,便并及时通知民警赶到现场进行处置。此事一经报道就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了解,机器人交警是邯郸打造智慧交通管理体系的一次创新尝试。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多传感器融合等前沿技术,机器人交警具备自主感知、自主行走、自主识别等能力,是能够实现全天候不下岗的“智能化交警”。
机器人参与交通管理将逐渐成为常态
上述机器人交警的出现并非首例。自2016年以来,交警部门启用机器人辅助执法几乎成了主流。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应用或尝试应用机器人交警的省市已经来到两位数以上,机器人辅助交通执法和管理正在成为常态。
实际上,机器人交警的诞生和上任与我国城市道路的现实情况,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密不可分。概言之:城市在发展,资源在缩减,道路交通状况俞发严峻,拥堵、违法、事故等现象频频发生,而警力资源有限,因此,“机器人”交警随之而生。
“机器换人”有哪些方面可以期待?
机器人交警可以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完成车辆违停抓拍、停靠超时抓拍、行人闯红灯抓拍、假牌假证识别预警、交通指挥、证件核验、信息播报等工作。特别是在火车站、机场、体育馆等容易产生交通阻塞的场所,机器人更是能够有效在降低交警劳动强度,提升交通疏导效率,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此外,通过“机器换人”,机器人也有效解决了原来交通领域存在的警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实现了对现有警力的合理调度与减压减负。凭借AI、大数据等技术,机器人能够更好承担起交通中违规抓拍、记录、审核等任务,而警务人员可以更多的去执行和处理,两者分工明确、合作互助,无疑促进了交通运维的提效增速。
三方面短板需补齐
当然,机器人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固然广被看好,但眼下仍存在不少短板急需补齐。
首先是价格问题,技术成本和购买成本的过高,不利于规模化的普及,未来还需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升级,降低各方面成本以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其次是自保问题。现阶段交通机器人自保能力不是很高,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容易遭到外部破坏,而如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照看”,则无疑给本就紧张的警力资源又加重了负担。
最后,随着交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未来遭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可能性也会不断加大,一旦遭受黑客入侵将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在安全技术的提升上,还需要企业、政府共同努力。
结语: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精尖技术已经深度介入各行各业,并在某些环节替代了人力,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去了“智能红利”。机器人交警的测试上岗则充分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善公共服务和加强城市管理方面也大有可为,不仅能够将智慧交管提升到了初级人工智能的高度,也为城市未来交通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