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物联网(IoT)、5G、跟踪经济仍是绕不开的几个热词。业内预估,5G牌照的正式发放可能就在未来一年时间里。
对此,我想从一个互联网创业者的角度谈谈个人看法:
01 关于5G的三个理解层次
5G具有三大技术优势——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对此,不同人的想象力、理解力会有不同层次:
1)消费层次
你我的生活方式会进入“万物互联”的节奏。
5G手机比4G手机的网速快几十倍,1秒钟的下载速度超过1G,看视频会特别流畅,手机流量的费用会随之下降。
很多人家里有一些智能IoT设备,比如,你可以用手机APP,控制智能音箱、智能热水器或者智能摄像头,为什么一定要用手机APP(一个APP对应一个智能设备)来控制这些智能设备呢?因为4G的连接能力不行,5G时代这就不是问题了,所有智能设备可以直接上网,不用通过手机、WiFi路由器进行连接了。
2)产业层次
“大数据”会真正成为现实,多数“自称拥有大数据能力的公司”会成为笑话。
不是“数据量很大”就叫“大数据”,关键是处理能力。
比如,卫星定位(GPS)技术在1964年就有了,每一秒钟都会产生巨量的实时数据,可是,这能叫“大数据”吗?
几十年前汽车上就有GPS定位设备,可是城市交通管理中心收集车流、路况信息总要滞后20分钟以上,你现在看到的,可能已经是半小时前的路况了。这不叫“大数据”,因为太慢、没啥商用价值。直到4G网络全面投入运营,谷歌地图、高德地图才能显示实时路况,滴滴的司机、美团的送餐小哥才被实时定位。
5G速度更快,因为有了5G,无人驾驶汽车就有了商业化落地的机会。无人驾驶汽车要用实时更新的高精地图,以及传感器、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环境信息,这个数据量要比GPS还要大几十倍,但5G网络可以在0.1秒以内完成传输处理,不延迟、不堵塞。这才叫真正的“大数据”技术。
3)商业层次
今天的“新经济”会很快进入被重塑、被改写的行列。
支付宝在2004年就有了,可是很长时间(2G、3G带宽不足),支付宝只能作为电商平台的一个“功能部门”。
进入4G时代以后,支付宝进入“移动支付”的节奏,只有这么快的传输速度,才会掀起手机抢红包的热情,才会更方便用移动支付买东西。
支付宝得以升级成为蚂蚁金服,向理财、小额贷款、信用评价等领域延伸,甚至成为全球最强互联网金融旗舰。
因为有了4G支持下的移动支付,过去商业上的很多“灰色地带”开始透明化。比如,为什么投资人很少关注餐饮业,餐饮公司要上市会特别困难,贷款也阻力重重?
因为一家餐馆收入的真实情况几乎不可核查,进多少货、收多少钱,全是现金交易,外界难以掌握,存在很多“灰色地带”。如果不可核查,对整个市场就难以建立信用。
可是,现在有了移动支付,餐馆的每一笔收入都可追溯、可核查、有信用,这个信用还可以向金融领域延伸,几乎重构了这些行业的信用能力。
现今,很多地方(比如支付宝)有“刷脸”验证技术的应用,不过,这都是“二维”的验证技术(受限于4G数据处理的带宽),不太可靠。只有5G完全商用以后,“三维立体”的人脸验证技术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那时,银行卡会退出历史,很多金融业务、信用验证只需要“刷脸”就行了。
02 4G催生共享经济,5G催生跟踪经济
目前看来,互联网已经走过了三个时代:
第一代互联网是PC互联网
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联网,但是你一旦离开计算机,你就“下线”了。
第二代互联网是移动互联网
联网的设备由过去的PC变成了智能手机,互联网进入你的口袋里,你可以时刻在线,而且移动互联网绑定的都是真实的人,否则,你无法享受移动支付、网租车、网租房、线上订餐、共享单车等等服务。
第三代互联网是万物互联(IoT)
加入了各种“带有可跟踪设备”的智能物件,包括可被监控范围内的所有东西。这种“全时段跟踪每一个细节”,导致了跟踪经济。
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时刻在线+实时定位”,你可以在网络上准确综合相近地点、不同个人的共同需求,产生共享经济,网上租车的滴滴(优步)、网上租赁自己住房的爱彼迎(Airbnb)是其中典范。
共享经济的商业逻辑听起来还不错,大家将各自的闲置资源拿来分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尤其是当下的城市已不堪重负,闲置、浪费太多了,到处塞车。
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活得像美国人那样(平均每家两辆汽车、200平米住房、每个月用掉500-1000度电),三个地球也承受不了。
所以,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上(2015年),国内有10万家创业公司竖起“共享经济”旗号,除了出租车、单车和租房,什么上门洗脚、上门理发、O2O的门诊等等一大堆廉价的复制趁势而起。结果呢,拿到融资的只有1%,真正活下来做大的,不超过10家。
哪怕是滴滴打车、美团单车这些活下来的“共享经济”公司,也没有节约资源,而是不断投入新的资源产生更大浪费。
曾经,很多人看见滴滴的巨额补贴,而买了新车去做滴滴司机,城市更堵了;形形色色的共享单车公司,也是不断投入新的单车,导致城市的街道上单车成堆。
有投资人最后反思: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单纯改变一个变量通常得不到最初想要的结果。你除了要准确跟踪不同人的生活习惯、不同设备的使用成效,更要有调节、控制能力,将人的需求和资源的运用实现精准匹配。这并非仅仅通过“共享”即可实现,只有寄希望于IoT(物联网)时代的尽快到来,将“跟踪经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