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腾讯公司与中国交通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智慧交通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与未来同行”为主题,探讨中国智慧交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发布了多款智慧交通产品。“交通是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探索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我们希望能够发挥过去20年在科技方面的实践成果,成为公共交通行业的数字化助手。”腾讯公司副总裁郑浩剑在大会上如是说。
腾讯“大动作”布局智慧交通领域,可以看作是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一次高调尝试。
乘车码“去腾讯化”,未来登机也可扫码
腾讯乘车码是腾讯在交通领域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据介绍,目前全国超过5000万用户在使用乘车码,覆盖城市超过了100个。但现在,腾讯将该产品的“腾讯”二字删除,改名“乘车码”。郑浩剑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变化,可以变成更加开放的腾讯,和我们开放的、面向交通的数字化助手。”
乘车码目前已经能在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交通场景使用,未来乘车码还将向空中延伸,开启乘机码服务。
本次大会上,腾讯与深圳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深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慧航空领域发力,打通航空出行全流程,打造全新数字化乘机体验。双方的战略合作以“深航码上飞”小程序为基础,深入旅客出行和服务环节,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并探索实现人脸技术在旅客身份识别领域的深度应用,从支付便利、信息安全、出行保障、创新技术等多角度,利用双方优势业务和资源,推进民航互联网的跨界合作。
用户通过“深航码上飞”小程序将可享受一站式、数字化的航空出行体验,从乘机前的实名认证、在线注册会员、在线值机选座、电子行李票、二维码过安检、二维码登机等核心乘机流程,到乘机后的行李追踪、电子发票、航延证明等航司服务,皆可通过一个小程序完成。未来,依托平台沉淀数据,根据用户行为特征和兴趣偏好,将会为不同用户提供适合的服务和产品,打造千人千面的航空出行体验。
不仅如此,腾讯正在深圳航空尊鹏阁贵宾厅合作开发“刷脸”进厅功能,贵宾用户将可提前通过上述小程序录入人脸信息,无需任何纸质票证和移动设备,刷脸完成身份识别并进入尊享贵宾服务。未来,双方还将研发无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支付能力,满足用户机上消费需求,为机上商业和机上服务赋能,赋予“机上时间”更多可能性,探索移动支付空中创新体验。
“0-1-3-5-7”布局,腾讯出行产品覆盖交通多领域
郑浩剑指出,目前腾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探索已覆盖“0-1-3-5-7”(0公里:停车场无感支付;1公里:共享单车;3公里:腾讯乘车码乘公交;5公里:滴滴打车;7公里:腾讯乘车码乘地铁;城际:微信支付接入12306;境外:港铁支持微信支付和微信香港钱包购票)。
可见在腾讯的智慧交通布局中,主要围绕支付场景展开,乘车码是其中重要的产品,但在此基础之上,腾讯还推出了其他的智慧交通产品:智能出行助手、定制巴士、城市神经中枢。
“用户扫码后,码背后连接的是交通的物联网,物联网就可以和微信社交网连接的时候,交通信息就可以实时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展示,方便用户的出行。”郑浩剑说。“智能出行助手”就是一款通过实时公交、地铁播报、线路规划,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提升出行效率的产品。
“定制巴士”则根据用户需求以及客流情况定制巴士路线,多人成团,精准规划城市交通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创造更多收益。郑浩剑说,公共交通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腾讯希望以后能够实现通过手机约到公交车,目前该产品已经在郑州试点,“我们希望这样一个服务能够变成各地公交公司的工具,能够去看看是不是让公交面向用户,能够更好进行差异化定制。”
腾讯公司副总裁江阳表示,“智慧交通建设任重而道远。供给侧和需求侧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是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必然路径。如果说政府更多的是从路网规划、交运系统建设、交通管理等供给侧角度推进智慧交通,包括腾讯在内的企业则是从需求侧、用户侧的角度,丰富民众出行选择,提升出行体验。”
“城市神经中枢”就是从需求侧解决出行问题的一个体现。“城市神经中枢”集合全城实时交通数据,经过智能计算分析,并通过可视化展示,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治理的新型管理工具。它分为城市数据资源仓库、一体化大型计算平台、应用展示指挥终端3个部分,是互联网新技术与交通产业结合的创新实践。
据郑浩剑介绍,这个系统目前已经有初步的累积,在常态监控,用户分析,网络优化方面都做了一些准备。“我们希望这样分析不仅仅只是总体概念的分析,我们希望通过微信连接后能够直接连接到用户。让很多分析能够真正和用户进行联动,去解决一个拥堵问题。”
智慧交通还有许多待解决问题,腾讯只是刚刚开始
近日,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的《国人智慧出行报告》,报告显示,国人日常出行均面临堵车、停车难、公交地铁人太多三大难题。
对“公交族”而言,超过半数“公交族”认为最大的两个问题是“运力不足,等不来,挤不上”和“等候时间不确定,缺少实时位置查询服务”,44.1%的公交一族则认为“支付方式落伍,用不了手机支付”是公交出行面临的较大困扰。而对开车族而言,最需要“停车位和停车费实时查询”和“交通状况实时查询”功能。
国人智慧出行服务总体使用程度较高,但是不同服务之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半数以上的国人使用过网约车、移动地图、共享单车等服务,但使用过网上租车和代驾服务的国人均不足8%。而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使用网上租车和代驾服务的意愿有显著差别,月收入水平与使用程度成正比。
不过,国人对“公交实时位置查询”和“交通状况实时提示”的功能使用频率较低,这与许多城市仍然缺乏该两大功能有关。这些功能有助于国人规划行程,缓解交通拥堵,因此,报告认为,政府有必要加大对这两项智能出行服务的推广力度。
江阳表示,网约车、移动地图,已经成为民众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这说明我们努力已经见效,但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腾讯的强项在于“连接”,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设备。过去腾讯主打C端市场,对C端用户有较深的理解。而智慧交通是一个与C端有强关联,但需要通过增强B端,以达到更好服务C端目的的工作。同时,在线上红利即将耗尽之际,交通也是获取线下流量的一个重要入口,未来在交通这个广阔的线下场景,腾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上两方面因素,或许是腾讯大力布选择慧交通市场的原因。
“所有的一切我们认为才刚刚开始,其实所有的探索目前还是比较浅的‘出行即服务’,现在确实变得越来越热,这代表着未来趋势。”郑浩剑说,希望腾讯能够技术层面,作为数字化助手,去推动智慧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