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智能交通行业联合实验室“遍地开花”,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小编发现,以海信、银江、海康、大华、滴滴、阿里等企业为代表纷纷和各大高校、用户“联姻”,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校企”和“政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
2018年4 月,清华大学与阿里巴巴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清华大学—阿里巴巴自然交互体验联合实验室,探索“下一代人机自然交互”的未来。
2017年9月,滴滴出行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加速产学研合作进程。
2017年5月,滴滴出行和同济大学共同成立同济-滴滴智慧出行联合实验室,在智慧出行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行业交流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2017年1月,大华股份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共建“智能视频系统工程联合实验室”校企合作签约及揭牌仪式在京隆重举行。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开展智能视频内容在民用安防领域前沿性的科技研究与技术创新。
一般来说,“联合实验室”是校企双方采用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将所掌握的新技术、新数据等资源提供于高校,促使高校吸纳、挖掘出新的研究问题以及方向,从而酿造出前沿的科研成果,双方共享最终成果。
另外,对于高校来说,高等院校是以培养基础知识好、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校企”联合实验室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于企业来说,“校企”联合实验室对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对市场的开放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高校的“智力”资源通过合作流向企业,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技术的升级。
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
智能交通行业人才缺口已经显现,特别是在高端人才领域,紧缺局面更甚。在智能交通产业变革时期,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程度上来说,谁掌握了人才,谁就获得了制胜的砝码。而“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发现和培养人才。
“政企”合作
2018年4月,上海交警-海康威视“智瞳”图像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双方将在新型道路图像应用、车辆大数据、交通人脸识别、新一代实景指挥体系、交通信息服务等领域展开新的合作,共同打造适应上海交警一线需求的实战应用体系,联合探索上海版交警信息建设模式。
2018年3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交通联合实验室正式落成投入使用!
2017年10月,“深圳交警—海康威视联合实验室”揭牌。旨在视频作战指挥平台、全域智能感知、车辆大数据、交通虚拟现实、人脸识别、智慧资源管理、运维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打造适应深圳交警一线需求的实战应用体系,联合探索深圳版交警信息建设模式。
2017年5月,银江股份与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共同签订警企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杭州市信号优化警企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共同破解城市交通面临的困难问题。
小编发现,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定位已经逐渐从厂商主导转变为用户主导,用户对自身管理需求更加精准,个性化、细化、深化是必然趋势,政企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小编认为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定制化服务。从用户立场出发,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内核,在商业视角之外,更多的是通过用户的视角、用户的需求来研究定制化产品服务。
“政企”联合实验室模式,可以帮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于企业而言,定制的方式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方案、设备以及服务,量身打造的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与利润空间,能够在价格战日趋激烈的时期更好的生存。还能促进企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培养长期合作伙伴。
小结
诚然,实验室立足行业发展,充分联合政府、企业、学界、社会等各方力量,引领行业在科研、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在智能交通行业变革式发展的当下,企业应充分抓住市场新机遇,对行业资源、产品、技术等进行整合。与此同时,加快产学研合作机制,与科研院所、高校机构、业内企业、用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长远来看,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与这一发展需求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