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有多可怕,要人们戴着头盔看房?

我的极刻
关注

作为一个对个人隐私十分关注的数码爱好者,小黑每次更换一部手机,或是安装一款应用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里面错综复杂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给关掉。说句实话,小黑并不在意别人给我推荐什么东西,更在意自己想看到什么东西。

不过,即便如此,小黑的隐私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别人的恶意侵犯。从快递泄露电话地址,到大数据杀熟,这些侵犯隐私的方式,让小黑避无可避。

而最近网上火热的一条视频,更是惊得小黑目瞪口呆。在视频中,有人戴着一顶摩托头盔前往售楼处看房,配文中更是写道:“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看房”。

这就带来了一个疑问:这到底是是炒作还是真有其事,如果真有其事,我们的个人隐私真的无法保障了吗?

戴头盔看房,是炒作还是无奈?

在查找资料之前,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小黑心间:是啊,为什么有人会戴着头盔看房,他不嫌重吗?

然而,在查了一些资料之后,小黑发现这并不是炒作,也不是个例,相反,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例如,重庆的一个楼盘曾在去年年底推出活动,只要是第一次到售楼处并当场下单的,最高可以优惠30万元。而判断是否是第一次到售楼处的标准,就是有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无独有偶,宁波的一位购房者也因为被人脸识别拍到照片,而无法享受购房返利的优惠活动。

这些案例无不让小黑毛骨悚然。如果说售楼处不该装摄像头,那是矫枉过正,毕竟如果发生了什么恶性案件,摄像头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但现在,这些摄像头被房产商当作偷拍利器使用,就违背了摄像头被发明出来的初衷。

售楼处偷拍购房者,是想要干什么?

那么,为什么售楼处要对看房的人进行人脸识别呢?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

在网上,小黑搜到了网友发布的“买新房科普贴”,里面很清楚地解释了不同看房者的分类,以及人脸识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大致解释一下,就是买房者如果是直接找到售楼处的销售购房的,那么购房佣金就会给到销售,但如果是中介带着看房者来看房的,就要给中介一笔数字更高的佣金。

这两种销售渠道,也间接产生了两种情况,一种是飞单,即看房者先咨询过销售,最后找中介买房,最终房产商需要给中介支付更高的渠道费;另一种情况,叫挂单,即销售和中介商量好,大家一起分钱。这两种情况,都是房产商不能接受的。此外,销售之间互相抢单的情况,也会引起各种麻烦。

这种情况下,各种打着“房地产渠道风控”旗号,行侵犯用户隐私之实的服务,就应运而生了。

尽管一套“风控”系统就要六位数,但在占房款3%到15%的佣金面前,还是非常“实惠”的。

“风控”系统,能够获取你的哪些信息?

在利益的驱使下,“风控”系统也不断更新换代,现在的“风控”系统不仅能记录看房者的面部特征,还能随着面部特征的录入,同步录入到访时间、次数,用户登记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甚至购房意愿、收入水平等私人信息,都可以被录入系统。

更重要的是,目前“风控”系统的准确率,在技术提供商的宣传中,普遍不低于98%,且清晰度也非常高。

在小黑随手搜索到的一个“风控”系统供应商的宣传中,还出现了“在疫情期间,与国内某知名大厂共同优化人脸识别算法模型,率先破解戴口罩情况下人脸识别的难题”这样的话术。

▲ 某供应商宣传稿中的配图

好在,我们的职能部门还是开始了行动。11月29日,南京市相关部门电话通知多家售楼处,要求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

消息一出,迅速得到了网友们的热议。在扬子晚报后续发布的投票中,支持拆除人脸识别的用户占了绝大多数。

其实,关于人脸识别隐私保护的问题,相关法律也已经在制定中了。10月2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此外,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也规定了“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了法律作为我们的后盾,相信在未来,隐私保护也会做得更加更加到位,人们使用互联网产品,也能更加放心了。

今年以来,关于人脸识别的隐私侵权案例,可谓是数不胜数。2元能买上千张人脸照、AI换脸制作低俗视频等等新闻也层出不穷。

说到底,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人们更便利地生活的同时,或许也会释放出一个个恶魔夺走我们应有的权力。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好的隐私保护意识,并且监管措施更为有效,才能真正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