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黑产收割普通人,个人信息安全没有完美的护城河

财经无忌
关注

个人信息安全没有完美的护城河

2020年,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国际版TikTok在过去几个月里与美国政府的拉锯成为一大看点。

在美国对TikTok赤裸裸打压之际,以脸书(Facebook)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巨头也加入其中,扎克伯格不仅在整个事件中推波助澜,甚至不乏对TikTok的抹黑——TikTok侵犯个人隐私,危害个人信息安全。

早在四年前,扎克伯格在社交软件上传了一张庆祝Instagram月度用户数量达到5亿的照片,眼尖的网友在这张照片中发现了扎克伯格的一个“秘密”——扎克伯格将自己使用的电脑摄像头和麦克风位置贴上了胶带。

考虑到Facebook一直以来都会通过收集用户数据方式进行盈利的事实,这一做法多多少少令人感到有些讽刺。

不过,保证个人信息隐私和信息安全并不是这些互联网大佬们的专利,对于被“收割”的普通人而言更是刻不容缓。

曾几何时,当我们下载手机app的时候,它不仅要你的电话、录音、短信、照片、GPS定位等权限,甚至在使用前还要你点击一份免责声明,否者就拒绝提供产品和服务。

可当我们在同意的框框里打上一个个勾时却已经默许了把自己的个人隐私拱手让出去换取这些生活的便利。

此时,你不知道这些互联网企业到底是会“监守自盗”,还是在危机来临前不堪一击。无论两种情况哪一个先到,对于个人而言都有可能被击倒。

诚然,这些年,很多银行和互联网平台都在寻求便捷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但便捷是加分项、安全才是必答题。唯有守护好用户的“钱袋子”才能最终“得民心,得天下”。

9月29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超20%网民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这1.88亿不是个小数目。

10月13 日至 1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将提请本次会议审议。

万众瞩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终于姗姗来迟,但距离个人信息完全保护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法律的制定才是惩罚罪犯的开始。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