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约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和出行方式。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约车安全发展研究报告》显示, 目前,国内每3个打车人中就至少有1人使用网约车。由于其便利性及实际上较低的事故率,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中,网约车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交通运输新业态安全发展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是对安全的担忧,那么,如何提升网约车安全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智能安防技术开辟精细化管理空间
网约车安全受到全民关注,安防企业也陆续推出针对网约车的安全产品与方案,主要通过摄像头对司机进行人脸识别、监控乘车过程、一键报警等。
当然,不同企业推出的产品与方案也各有亮点,例如,海康威视的智能后视镜可以在乘客或司机按下实体报警按钮后自动生成报警信息并将监控内容上传到云端,保存证据;大华股份的网约车安全相关解决方案则增设了车牌无误确认流程,提醒乘客确认车辆真实性。
目前,在安防企业及技术助力下,网约车安全管理已形成大致流程,即:人脸识别确认司机身份,平台支持乘客快速分享行程、一键报警,当司机行驶路线呈现出拐向偏远僻静处的趋势时,平台和乘客均能收到警示;当平台接到有关人身安全的投诉问题后立即将信息提交给警方,以便实施救援。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措施属于被动防御,那么,车联网则是“主动安全”,毕竟保障安全更稳妥的方案显然是机器驾驶,能够有效规避人性风险。尽管目前这一技术尚未推广应用,但仍可拭目以待。
多方协同 补足网约车安全漏洞
网约车目前尚属于新业态,在多方面均有空白。智能技术固然能够有效提升网约车的安全水平,但安全不能仅仅依靠技术,还要从行业空白和痛点入手,对平台、司机以及相关部门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管,各方共同补足网约车行业的空白和漏洞。
昨天(2019年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6部门约谈滴滴、首汽、曹操、高德、哈罗等8家网约车公司,就安全出行问题对各平台公司提出了有关工作要求,网约车平台亦表示将安全运营作为底线。
如果此后各大网约车平台集中力量增加自身安全运营的筹码,力求留住用户、提升自身竞争力,这对全行业来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良性竞争。
结语:与传统出租车相比,网约车能够更好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辟精细化管理空间,同时,也要尽快确立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网约车治理体系,将民众出行的便利与安全作为所有的监管,乃至各方妥协的核心。
作者:颇黎 来源:安防展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