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3日,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简称智博会)于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小城镇改革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与中国国际商会联合主办。
智慧停车作为静态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会上,亿欧专访了爱泊车董事长闫军。
爱泊车是一家城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研发商,成立于2015年。今年6月,获得由蔚来资本领投、中美绿色基金与三利集团跟投的数亿人民币B轮投资。
旗下两大业务分别为AIpark City城市泊车管理系统、AIpark One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配合AIpark APP智能停车移动应用使用,同时解决道路与停车场的停车需求。据悉,爱泊车智能管理系统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邯郸等2000多家停车场。
闫军从技术发展前景、公司运营和战略的角度,做了简要分享。
路内停车技术上,中高位视频是大势
路内停车,即将城市道路内空置、闲置的泊位向市民开放,分地区、分时段、按时长收费,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如果合理利用与相对公平地分配,是可以提高车主出行效率与政府交通管理效率,也有利于提示相关停车企业做好自身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路内停车,要达到找泊位、车辆驶入驶出的识别、计时、收费等目的,有多种解决方案。爱泊车董事长闫军说,智能路内停车经历了5个阶段:咪表、车牌扫描PDA设备、地磁、视频桩和中高位视频监控。
智慧停车技术的发展并非急剧式、断裂式的,而是呈现过渡状态。如今,地磁、视频桩和高位视频作为市面上常见的三种路内停车解决方案,在市场上共存。当被问及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时,闫军自信认为,中高位视频一定是发展趋势,在未来将完全取代地磁等方案。
中高位视频,即在高处架设图像监管智能硬件设备,在摄像头所巡视的“电子围栏”范围内,精准识别车辆状态、车位状况与车牌信息。前端设备将信息回传到后端运营平台,平台可以实现用户的计时、计费、车辆数据保管、数据分析和用户管理等。爱泊车相关技术人员透露,爱泊车的AIPark天眼系统,单杆可以覆盖8到28个泊位,达到99%以上准确率。
在中高位视频监控背后,还有一套名为“AII蓝色大脑”(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dentification Blue Brain)的AI算法系统支撑着。这套算法由轨迹跟踪、目标检测、机器自动巡检、多级图像处理、车牌高可信度判定和停车事件高可信度判定六大核心算法组成,在传统的车牌识别技术上多加了一道“闸门”,可以辨别过滤异常的停车数据,确保停车记录的准确有效,智能纠正图像识别结果。
为了更完善的用户体验,当车主认为系统出现错识状况时,可以通过APP内设的投诉通道和当地政府设置的车辆管理中心进行电话投诉。爱泊车将每一台车的泊车记录保存一年,形成完整的视频证据链条,有利于事后厘清责任划分问题。
中高位视频技术的购买成本比地磁、视频桩更高,如何抓住用户买单心理?闫军补充说:“一个项目,看的是管理运行成本,而不仅仅是第一次购买的价格。以我们与石家庄市政府合作的城市停车管理服务平台为例,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取代的人力数量从2200人降低至300人,长远来看,降低了综合成本。”
据了解,政府在采购停车企业服务时,综合考量三个因素:技术、商务与服务。爱泊车认为,三者的优先级逐层递减。闫军说:”政府在做决策时,绝不希望当不成熟技术的试验田,而是选择可以大规模应用、成熟的、用得好的技术。”目前,爱泊车的城市级泊车解决方案在北京、石家庄和邯郸三市正式实现商用。
“先高后低”和一个新现象
爱泊车本着“先高后低”的原则拓展市场,即先切入务一线城市、再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一线城市的客户眼界较为开阔、品牌与服务观念较强、购买力也较强,市场开拓更方便。
然而,一些新现象也引起了闫军的注意。“前段时间,一些珠三角、长三角县城的智慧停车需求也起来了。当地政府主动找到我时,我非常吃惊,他们如今在主动发起采购。”
“市场在井喷,而我们的核心是服务好B端和G端的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再带动C端的认知度。”
二三级城市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了解其消费习惯与消费特点,也许能在一线城市动辄“一个城市就有十几个停车APP”的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