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眨眼!虹识技术再创核心突破

OFweek安防网 中字

当大半个生物识别圈追寻互联网风口的时候,虹识技术,这家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企业一直潜心在虹膜识别核心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市面上普遍应用的虹膜识别采集设备,从采集到编码的过程平均一般在300毫秒(ms)左右,我们的最新研发技术已经突破原来的100ms,成功达到50ms!并且采集速度最高可达每秒5张!”虹识技术创始人兼总经理易开军博士近日对外公布了这一指标成果。

2018伊始,虹识技术向公众再次展示了强大的研发和落地应用能力,虹膜识别核心算法取得的新突破--新一代虹膜识别算法,在虹膜采集核心技术上又有了质的飞跃。具体体现在超快响应虹膜注册体验以及下降超过30%的超低整机功耗。这两项功能的技术指标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可以帮助和促使众多应用行业产生变革。

快过眨眼!虹识技术再创核心突破

新一代虹膜识别核心算法到底解决了什么难题?300ms代表了什么?50ms的超快采集编码速度又意味着什么?更低的整机功耗又带来了什么呢?

对一般用户而言,虹膜采集功能无非是靠近设备采集虹膜,目前市面上的虹膜设备已经能满足大家的日常需求,在时间充裕或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300ms的虹膜注册体验感还可以接受,虽然偶尔会有比较明显的延迟或无效情况。那50ms的超快采集编码带来了什么呢?

实现了50ms超快速采集编码,可以让你在着急赶列车/航班时不再急急忙忙,怒气冲天;可以实现大规模、多场景采集时都保证快捷顺畅;可以让你在一眨眼间完成安全性远超其他的线下支付体验。在更专业的行业和领域,新一代虹膜识别算法带来的变革就更深远了。例如公共安全,对速度高度敏感,尤其是一场四站、机要重地等,超过100ms以上的延迟均会影响采集注册用户体验,进而影响图像质量。再有反恐防暴应用,如远程反恐机器人,延时会导致操作者对嫌疑人员身份的误判,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将不可估量。

blob.png

正常人类的神经传输速度是100米每秒,许多科研工作者对人的生理反应时间的实验都测得是100毫秒以上,所以采集速度如果突破100ms的门槛,就意味具备替代人类视觉的可能,在人思考反应的时间里就完成了采集注册,这项划时代的技术突破或将使虹膜识别技术真正应用在多个行业,不再局限于目前若干专业性场景应用了。同时,为了使得虹膜识别技术能够真正应用于各行业,就必须基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而非专网,就必须基于或兼容普通的终端设备而非专业设备,这也对虹膜识别核心算法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虹识技术新一代虹膜识别算法除了实现超快采集编码外,另一项重要创新便是弱光环境下的更低整机功耗。因为人的虹膜物理尺寸比较小,所以在进行虹膜图像获取时,普通的相机无法采集到清晰的虹膜纹理,而需要一些近红外光的配合。

红外光设备功耗多大,工作是否稳定成为了评判这个虹膜采集设备的首要因素之一。新一代虹膜识别算法的超低整机功耗技术,提高了虹膜采集设备对光照的适应性,对光照要求从2000lux的要求降到了800lux,整体红外led照明设备的功耗减小了近一半,保证了虹膜采集识别设备工作时,特别是在大规模长时间工作场景的稳定和流畅,最最最关键是省钱和稳定!

虹识技术新一代虹膜识别核心算法,为公共安全乃至教育、医疗、军事科技、智慧未来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都带来了极大的变革。

未来,虹识技术将继续追求极致,不断创新、迭代虹膜识别核心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流畅的虹膜技术使用体验,通过虹膜识别技术赋能行业,同时深入挖掘更多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以技术服务世界,用技术改变世界。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