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底部已经明朗,不少头部企业业绩已经率先回暖。
叠加集采因素已经消化,医药企业的估值亟需修复。
4月21日,抗生素中间体龙头企业川宁生物发布了2024年财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川宁生物实现营收57.58亿元,同比增长19.38%;实现净利润14.00亿元,同比增长48.88%;扣非净利润为13.98亿元,同比增长49.42%。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
与业绩公告一起的还有一份分红预案,公告显示,公司将以2024年12月31日22.27亿元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为6.013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42.94%,母公司剩余未分配利润16.197亿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面对这份超预期的财报,市场反馈也相对较好。
股价方面,去年在生物科技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川宁生物2024年涨幅超过了45%,进入2025年,川宁生物依旧表现良好,年内涨幅为3.5%。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由于加息周期的影响,创新药普遍表现不好,尤其是一些尚未实现造血能力的创新药企业,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叠加此前医药板块涨幅过大,头部创新药企业股价腰斩的比比皆是。
但随着市场的大浪淘沙,创新药行业“挤泡沫”阶段进入尾声,行业的估值开始修复,不少创新药头部企业业绩也开始放量。
另外,随着创新药出海速度的加快,2024年创新药出海数量还是合作金额均创新高,国产创新药企在获得可观费用的同时,竞争实力也获得海外跨国药企认可,国产创新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身份转变,甚至在部分抗体类药物领域“领跑”。
以康方生物和百济神州为代表的创新药企,在核心产品疗效方面赶超国际巨头,也为国产创新药赢得了一定的口碑。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美元进入降息周期,跨国投资也开始进入活跃期,一定程度上也等于给创新药板块进行了“松绑”,创新药行业流动性的改善也使得创新药企业的估值进一步修复。
相关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一年以前很多基金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相对谨慎,也不怎么投资,他们更倾向于确定性比较高的标的,但近期对于生物医药的考察热度已经起来了。
当然除了市场本身的调节之外,政策的支持也不容忽视。二月以来,行业内流传出两份重磅文件的征求意见稿,针对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做出安排,均将给创新药带来正面影响。整体来看,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较多,支付端也有望迎来好转。
这些从一些头部医药企业的财报,也能窥探一二。
根据川宁生物财报显示,2024年一二季度,川宁生物分别实现营收为15.23亿元、16.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3亿元以及4.14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同比涨幅为100.98%、92.04%。进入下半年,其净利润分别为3.10亿元以及3.24亿元,增速分别为24.20%、7.99%,也就是说,其上半年业绩放量,但是下半年业绩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从季度情况来看,整体保持平稳。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虽然近年以来医药企业估值承压,但随着医药市场环境的改善,川宁生物等国内原料药企业或将重回“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尤其在头孢类、沙坦类等品类上,部分企业稳居全球领先的行业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医药新周期的到来,行业的春天也将来到。
原文标题 : 年净赚14亿!川宁生物,业绩持续“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