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购火爆,映恩生物打响18A IPO重启信号枪

氨基观察
关注

18A久违的IPO火爆现象,重现江湖。

4月10日,ADC明星药企映恩生物完成招股。据氨基君了解,结果堪称火爆,映恩生物完成超募,最终募资额超过2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映恩生物创造了2022年以来18A章节港股上市的多个“第一”:

· 创近4年融资规模总额第一记录。

· 投后估值较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增幅超3倍,是历史上估值step-up最大的18A。

· 国际配售逾14倍,为2022年以来第一。

· 基石投资者多达15名,且多为国际大长线和国内大公募。

这样的结果,对于18A来说并不容易。自2021年行情转冷之后,港股市场融资难度加大,18A企业首当其冲。不仅成功上市数量大幅下滑,而且成功者要么流血上市,要么募资额极低,甚至基石投资者都是靠关系“东拼西凑”。

然而,在4月8日关税影响下,尽管很多人认为映恩生物面临炼狱难度,但其依然备受机构认可,显得难能可贵。

这或许也意味着,随着二级市场的持续回暖,优质创新药企港股IPO的机会已经来了。

/ 01 / 近4年18A章节唯一的现象级IPO

对比过去4年18A企业IPO结果,映恩生物此次打新战绩堪称“现象级”表现。

首先来看总规模方面。目前,根据投行信息,募资总额为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4亿元。这意味着,映恩生物刷新2022年以来18A融资额新纪录,而且远超均值。

2021年年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创新药企二级市场走上下坡路,IPO也彻底进入冰封期,募资金额大滑坡。2022年至今成功上市的21家18A企业,募资中位数只有3.73亿元,甚至有多家企业低于2亿元,而超过10亿元的只有1家。2025年,IPO情绪并未回暖,率先登场的2家企业,募资额均未超过8亿元。由此,足以看到市场对于映恩生物的追逐。

认购倍数,佐证了市场对于映恩生物的认可。基于公开信息来看,网上发行认购倍数100+,最终机构簿记超额认购逾14倍,同样是一个超现象级数字。从2022年以来的18A企业IPO来看,不管是网上发行认购倍数还是国际认购倍数均不高。其中,国际认购倍数均未超过2倍,中位数为1.26倍,甚至有企业出现不足1倍的情况。国际认购面向专业投资者,由此看到专业投资者对于这家新股的认可。

另外还有两个维度,可以看到映恩生物IPO的备受瞩目。

第一,映恩生物IPO投后估值为11亿美元,较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增幅达到307%(统计范围为募资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的IPO项目)。

这并不容易,过去2年,18A主要是“流血上市”,也就是估值较一级市场有所折扣,部分企业甚至以低于C轮、B轮价格融资。而映恩生物高倍数的认购,却是建立在估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进一步凸显了火爆程度。

第二,吸引15家国际顶级长线基金及国内头部公募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根据公开资料,包括明星药企、公募基金,具体为BioNTech SE、LAV Star、Lake Bleu Prime及Lake Bleu Innovation、TruMed、富国香港、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管理、易方达香港、汇添富基金、盘京基金、MY Asian、EMHCP及WWHCP、及苏州苏创。

这更不容易。基石投资者,在IPO前期推介阶段就需要签订认购协议,承诺以最终确定的IPO价格(无论高低)认购约定数量的股份,并接受6-12个月的锁定期限制。基石投资者愿意锁定资金并承担价格不确定性,作用是向市场传递了强有力的信心信号。但在行情较冷的时候,18A上市陷入“基石慌”,甚至部分企业是大股东关联方作为参与主体出现。而映恩生物,则截然相反。

更重要的是,映恩生物的招股周期,刚好处于关税风波导致的港股的至暗时刻。这也更凸显了,映恩生物此次IPO的火爆。

/ 02 / 内因与外因共振

映恩生物以远超预期的表现登场,得益于外因和内因。

外因指的是,在多重有利因素下,医疗板块上演了一场史诗级的估值修复大戏,18A板块更是开启了狂飙模式,今年股价涨幅翻倍者不在少数。从逻辑上来看,二级市场的火热必然会传导至IPO,甚至是一级市场。

这也是映恩生物此次IPO火爆值得市场关注的原因。这或许意味着,IPO真正的重启信号已经出现。

当然,不是谁都能抓住这一红利,可能只有优质企业。映恩生物此次火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内因”:其本身质地足够出色。

映恩生物是国内ADC领域最具实力的药企之一。

ADC企业看平台。平台越先进,ADC药物能携带的“子弹”越多,药效就越好,同时它能搭载的“毒素”种类也越广,毒副作用更低,研发出来的分子潜在战斗力也就越强。

目前,映恩生物成功构建了DITAC(免疫毒素抗体偶联平台)、DIBAC(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偶联平台)、DIMAC(免疫调节抗体偶联平台)、DUPAC(有效载荷抗体偶联平台)四个新一代ADC技术平台。

在全球范围内,映恩生物的四个新一代ADC技术平台不仅紧跟时代,甚至引领发展,兼顾稀缺性与高价值属性。

例如,DITAC是基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ADC平台,不仅载荷符合国际主流研发趋势,而且该平台可以通过优化的毒素、连接子来拓宽治疗窗口,进而改善疗效和安全性。

而DIBAC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特异性ADC平台之一,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DIBAC平台较传统的单特异性ADC不仅能够扩展靶向的肿瘤细胞,更具有靶点协同性以及相比于联合疗法的优势潜力。在彻底进入双打时代的ADC世界,DIBAC无疑能够创造更多价值。

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由13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管线。有技术的同时,映恩生物还讲究差异化策略。

以DB-1303为例,众所周知,HER2 ADC赛道竞争激烈,而DB-1303进行了毒素升级。与DS-8201相比,其在Exatecan羟基乙酰基位置串入了环丁基。这一改进可以通过降低毒素活性的方式,带来安全性的提高。同时,其还在适应症方面下功夫,其首个适应证为子宫内膜癌,与已上市的同类药物错开,目前正处于全球单臂2期注册研究阶段,最早将于2025年向FDA申报加速批准。

另一款靶向HER3的管线DB-1310,适应证为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大部分同类药物研究集中在单药的二线治疗,但映恩生物的方向是与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联用,治疗EGFR TKI耐药的EGFR突变NSCLC患者。

更重要的是,映恩生物的技术实力和差异化的管线得到了权威认证。

首先,是监管机构的认可。映恩生物的三项临床阶段资产(包括核心产品DB-1303及DB-1311以及关键产品DB-1305)已获得FDA的快速通道认定。DB-1303已获得FDA及中国药监局针对特定适应症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DB-1311还获得了FDA孤儿药认定。

其次,是大药厂的认可。迄今为止,映恩生物已与BioNTech、百济神州、Adcendo、GSK、Avenzo、三生制药等国内外顶尖药企达成BD协议,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其中截至2025年3月28日已收到约5亿美元。显而易见,映恩生物不仅能够创造高额合作,并且能够持续将合作潜在收益兑现。

从技术平台到管线研发,映恩生物证明了其能够在火热的ADC赛道持续创造价值,但估值却不高。IPO前,其投后估值不到3亿美元,而国内上市的ADC药企,科伦博泰市值超过600亿港币,百利天恒更是近千亿人民币市值。

考虑到实力并不逊色,因此巨大的市值差距,意味着映恩生物上市后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其受到追捧了。

这也在告诉市场,IPO市场在回暖,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质地。

/ 03 / 见证更多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随着映恩生物打响18A企业IPO重启信号枪,未来我们势必能够在这一公开市场,看到更多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经过过去几年寒冬的洗礼,国内创新药企正在回归biotech的初心,聚焦核心管线研发,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寒冬的影响,相反可能已经度过打基础的阶段,进入成长加速期。

正如映恩生物一样,其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希望完成“赶超”到“引领”的过程。所谓“赶超”,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在HER-2等被验证过的靶点,通过技术的创新完成赶超,借此创收。然后通过“赶超”阶段创造的现金流反哺创新,投入更前沿领域管线的研发,从而成为引领者。

也确实如映恩生物所想。目前,虽然还没有商业化产品,但映恩生物通过BD的方式有着非常不俗的“自我造血”能力,2023年、2024年,映恩生物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8.16亿元、2.86亿元。

这也使得,公司的管线布局,已经开始进入“引领”阶段:在双抗ADC以及自免ADC领域,映恩生物已经有成果。

其中,映恩生物靶向B7-H3/PD-L1的双抗ADC DB-1419,是潜在的FIC,目前,其I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在更少药企涉足的自免ADC领域,映恩生物也已经有成果,其DB-2304 ADC产品,靶向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上的特异性靶点BDCA2,适应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首个人体试验正在澳大利亚进行中。

这些成果,本身就为其后续创造更丰厚现金流提供基础,而随着此次IPO募资的完成,其也具备更深厚的实力,将会进一步推动开发技术平台的迭代,以持续突破ADC创新的边界。在领跑ADC开发的路上,映恩生物将会越走越快,上演飞轮效应:

因为技术平台的良好基础,逐渐收获更多管线、合作伙伴,推动技术的升级迭代,继而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合作伙伴、管线,继续形成正反馈,最终经营速度越转越快。

当然,正如上文所说,映恩生物的表现,只是我国创新药产业表现的一个缩影。更多领域,均在上演“从模仿,到赶上,到逐渐超越”的过程。而随着他们有了资本市场的助力,也将加速发展,不仅持续上演中国创新药的高光时刻,也会相继成为市值巨无霸。

       原文标题 : 认购火爆,映恩生物打响18A IPO重启信号枪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