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为何开始“大甩卖”?
来源|医药研究社
流感高发期,相关药物销售也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玛巴洛沙韦等“流感网红药”正在畅销,此前备受推崇的“神药”似乎遇冷了,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连花清瘟。
从主打这类产品的药企经营情况可见一斑。
近段时间,以岭药业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9.16%-144.37%。据悉,这是该公司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以岭药业也在业绩预告中解释了业绩变动的原因:“由于报告期内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公司拟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并拟对临近有效期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加之报告期内收入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研发保持较高投入等原因,2024年度营业利润大幅减少,出现亏损。”
联想到以岭药业曾凭借莲花清瘟实现了利润翻倍,如今的亏损,显然与莲花清瘟放量困难、库存积压密切相关。价格端的变化也透露了一些迹象。据悉,去年年底,连花清瘟胶囊京东秒杀价1盒1元,每粒不到5分钱。
而在提及“神药熄火”这一现象时,片仔癀也常出现在讨论中心。
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片仔癀实现营业收入107.69亿元,同比增长7.06%;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增长6.32%。而2023年,该公司的营收增速达15.69%、净利润增速达13.15%。显然,片仔癀的发展步伐明显放缓,这也与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销售受阻、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密切相关。
那么,“神药”遇冷究竟是什么原因?核心消费需求发生转变了吗?
01
消费理性回归,“神药”没有滤镜了?
其实,细究起来,以岭药业、片仔癀核心产品销售困境成因各异。
就莲花清瘟而言,如今库存高企、价格下降,离不开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新冠疫情得到控制,相关市场需求已经大幅下降;二是产品本身的销售就有季节性,主要在流感高发期放量明显;三是行业竞争加剧,能够取代连花清瘟更具疗效的药物越来越多,比如前文提到的玛巴洛沙韦。
据了解,玛巴洛沙韦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RNA复制过程,进而阻止病毒的增殖和传播。研究数据显示,该药的活性代谢产物在中国受试者中的半衰期长达99.7小时(约4.15天),且服药后120小时(5天),血药浓度仍然高于有效浓度,可以完整覆盖流感的整个病程,全程只需一次服药。
由于疗效突出,加之当前正处于流感高发时期,即便玛巴洛沙韦2片一盒售价超200元,但销量增势难挡。美团自营大药房显示,玛巴洛沙韦月售已超10万+。另外,美团买药健康指数显示,1月5日,玛巴洛沙韦搜索需求量周增超3倍。
再谈到片仔癀锭剂,这款产品的销售表现则很大程度受到高定价影响。
近年来,片仔癀一直在面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挑战。根据康美中药网数据,2023年1月,片仔癀产品必要原材料天然牛黄的市场价格为65万元/公斤,到2025年1月则涨至165万元/公斤。
上游的价格变化,也影响了片仔癀的定价策略。据西南证券研报,2004-2023年,片仔癀锭剂产品提价共20次,零售价从最初的325元/粒升至760元/粒,增长了29%,由此也更进一步坐稳了“药中茅台”的位置。
但消费者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转嫁”,从片仔癀的存货不断攀高就可以看出。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存货大增11.6亿元,同比增长34.36%。
关键还是在于,消费市场已经愈发重视药品疗效是否有专业研究做支撑。在这一方面,片仔癀的确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悉,迄今仍缺乏片仔癀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研究。
连花清瘟其实也有类似问题。许多患者表示:“我要知道这种药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有用。”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前的医药消费市场愈发理性,更加重视药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无疑需要切实的研究数据来佐证。
再回到手握“神药”的公司发展上,以岭药业、片仔癀等药企又如何穿越周期?
02
走下“神坛”的药企,靠什么致远?
对于以岭药业、片仔癀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加速清库存、带动核心产品销售。这种情况下,降价显然是必要手段。但长期主义视角下,相关药企也需要做多手准备,方能致远。
首先还是需进一步摆脱对单品的依赖,通过布局多条业务线,分散发展风险。在这一方面,以岭药业、片仔癀其实早有动作。
以岭药业财报就透露,在开展创新中药研发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化生药和健康产业,构建了专利中药、化生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医药健康产业格局。
在专利中药板块,以岭药业拥有专利新药14个,形成较为丰富的产品群,其中通心络胶囊/片、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片、津力达颗粒、养正消积胶囊、夏荔芪胶囊、连花清咳片、解郁除烦胶囊和益肾养心安神片等10个品种进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
在化生药板块,以岭药业多个化学一类新药研发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其中1个项目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已申报NDA并获受理。
在健康产业板块,以岭药业则建立了“医、药、健、养”一体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产业体系,并研发上市了通络健康心脑系列产品、养精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系列产品、动形抗疲劳护关节系列产品、静神助眠及改善情绪系列产品、连花呼吸健康系列产品等。
而片仔癀的跨步更大。
根据财报,片仔癀主要业务分为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及化妆品业等。其中,医药制造业以“片仔癀”为主产品,拥有锭剂及胶囊剂两种剂型,具有相同的成分及功能主治;医药流通业以现代医药物流为基础,拓展延伸“配送、维护、推广”的医药配送产业链上下游;化妆品业已拥有“片仔癀”“皇后”“金大夫”等多个护肤、洗护品牌。
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岭药业还是片仔癀,都在积极变革,意图通过多元业务运营,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从当前的业绩表现以及业务贡献也可以看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仍然有待加强。
比如片仔癀2024年半年报透露,报告期内,其实现营业总收入56.51亿元,其中以片仔癀锭剂及胶囊剂为主的肝病用药贡献营收26.4亿元,撑起“半壁江山”。
而“第二增长曲线”的起飞,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相关市场需求是否仍在增长、产品的效用是否突出、差异性优势是否显著以及药企是否实现了合理的资源配置等,尤其在带量采购常态化开展、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更需相关药企找准“重点中的重点”。
原文标题 : 售价200多元的玛巴洛沙韦成“顶流”背后,“神药”放量叙事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