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预防失智症方面的潜力

阿尔茨海默病
关注

最近,人们试图发现一种突破性的治疗失智症的药物,传统中草药或可以为预防疾病的药物提供线索。

大阪公立大学

11月6日

大阪公立大学(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OMU医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特聘教授 Takami Tomiyama 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传统中草药酸枣仁(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er var. spinosa)干燥种子对模型小鼠的认知和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潜力。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eLife》杂志上。

研究于2024年9月13日发表在《eLife》(最新影响因子:6.4)杂志上

研究小组向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失智、帕金森病和路易体失智的模型小鼠喂食酸枣仁的热水提取物后,发现这些小鼠的认知和运动功能有所恢复

此外,研究小组还将酸枣仁简单研磨成粉后喂食给模型小鼠,发现这些小鼠的认知功能恢复到了高于对照组小鼠的水平。此外,酸枣仁粉还明显抑制了老年小鼠的细胞衰老,并使其认知功能恢复到与年轻小鼠相似的水平

酸枣仁

此前,研究小组成员还分别报告称,在使用夏威夷草药玛玛奇(Mamaki)和中药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后,模型小鼠的失智症病理得到改善,认知和运动功能也有所恢复

“我们的研究结果有望为中年和老年人开发可自行选择的失智症预防产品提供可能,” Takami Tomiyama 教授表示。

创立于2022年的日本大阪公立大学

酸枣仁,也被称为枣仁、山枣仁、刺酸枣(江西)、酸枣子(江苏),是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以下是对酸枣仁的详细介绍:

一、形态特征

酸枣仁的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一般高1~3米。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状直形,长1~2毫米,一为向下反曲,长约5毫米。单叶互生,叶片椭圆状至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主脉三条;托叶细长,针状;花黄绿色,2~3朵簇生叶腋,花梗极短,萼片5裂,卵状三角形;花瓣5,花盘10浅裂,子房2室,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先端尖,具果柄,熟时暗红色。

二、药用价值

酸枣仁在中药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性味酸甘、平,归于心、肝、胆经。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

养心安神:酸枣仁可以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引起的失眠,对轻症的失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它还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敛汗生津:酸枣仁对于盗汗、自汗、虚汗等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同时它还可以生津止渴,用于口舌干燥、津液匮乏等症状。

补肝肾:酸枣仁还有补肝肾的功效,适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夜寐不安、面色潮红、耳鸣、头晕等病人。

保护心血管:酸枣仁对于心律失常有调节作用,能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

三、食用方法

酸枣仁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煮粥、炖汤等。例如,可以将酸枣仁和大米一起煮粥食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营养价值,还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另外,还可以将酸枣仁和芹菜、莲子、桂圆等食材一起炖汤,以达到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等作用。

四、注意事项

虽然酸枣仁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并非人人适用。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

酸枣仁的使用必须结合个人体质情况,并遵医嘱进行。

酸枣仁可能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五、产地与分布

酸枣仁主要产于河北邢台、遵化、陕西、山西武乡、山东沂水、蒙阴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酸枣的生长,因此酸枣仁的产量和质量都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酸枣仁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在养心安神、敛汗生津、补肝肾以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然而,在使用酸枣仁时需要注意适量、遵医嘱以及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等问题。

参考文献

Source:OsakaMetropolitan Universit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potential in preventing dementia

Reference:

Tomohiro Umeda et al, Simply crushedZizyphi spinosi semen prevent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reverses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 in mice, eLife (2024). DOI:10.7554/eLife.100737.1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上的医疗信息仅作为信息资源提供与分享,不能用于或依赖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此信息不应替代专业诊断或治疗。在做出任何医疗决定或有关特定医疗状况的指导之前,请咨询你的医生。

       原文标题 : 中草药在预防失智症方面的潜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