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脑动极光凭的是“含科量”?

港股研究社
关注

当AI进入脑科学领域,能创造多大的市场?对这一问题,脑动极光在试图给出答案。

据了解,该公司正在朝“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进军,日前其境外发行上市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结合天眼查等平台的信息来看,其上市之路上也有强大的资本背书。

据悉,截至2023年,脑动极光已经完成7轮融资,投后估值26.91亿元。从天使融资到递表前最后一轮融资,公司估值涨了78倍。

而资本看重的也是一家走在时代前沿的企业。据悉,脑动极光是国内首家将脑科学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

图片

从市场需求来看,其所面向的市场前景是十分可观的。据了解,认知障碍的病因主要包括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儿童发育缺陷四类,目前相关患者规模正在持续扩大。

招股书披露,2018-2022年,全球这四种主要类型的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从15.743亿增加至17.031亿;预计2025年人数将高达18.064亿,并在2030年进一步达到19.913亿。

而针对认知障碍疾病,相比传统药物疗法,数字疗法或能更具效用。据悉,数字疗法主要将脑科学临床经验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从记忆、推理、计划及注意力集中等方面,来强化患者大脑功能,进而实现疾病预防、诊断、管理及治疗。由此,一片蓝海呈现眼前。

公开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将增至42亿美元,并在2030年将达到70亿美元的规模。

庞大的市场中,脑动极光凭借先发优势突出重围。据悉,截至2024年3月20日,脑动极光的核心产品-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已就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的八种适应症实现商业化,且正在开发另外21种认知障碍适应症。期内,该系统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一些数据也反映了其走在行业领先。招股书显示,2022-2023年,脑动极光实现营收1129.1万元、6720万元,增幅显著;而按2022年收入计,在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及中国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脑动极光分别拥有25.0%、91.6%的市场份额。

不过,新兴赛道的开拓并不容易,尤其数字疗法这样“含科量”较高的赛道,需要入局者“舍得”加码投入,且不急于获量。

可以看到,近年来,为不断推进研发和商业化,脑动极光各项开支正在大幅增长。据招股书,2022-2023年,脑动极光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从1192.8万元增至3839.9万元,研发开支从6762.7万元增至9073.3万元。

而成本压力叠加商业规模较为受限,也使得脑动极光仍然在直面亏损。招股书显示,2022-2023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5.0亿元、3.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2亿元、1.5亿元。联系行业仍然处于早发阶段来看,脑动极光盈利可谓任重而道远。

图片

不过,如前文所述,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发展价值显而易见,对待这类新兴的产业,其实市场更需保持耐心,等待价值绽放,而脑动极光虽还未盈利,但其近年来的发展也一再证实了,这是一个值得押注的赛道。

而在IPO上,也有一些案例可以参考,比如:2021年6月,美国数字疗法明星企业Pear Therapeutics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度达到16亿美元,是(全球)“数字疗法第一股”。

如今,脑动极光获证监会备案,无疑向国内的从业者释放了积极信号。不过,IPO不是终点,能否抗住“数字疗法治疗成本高、市场买单意愿不足”等问题考验,还看脑动极光的具体行动。

       原文标题 : 冲击“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脑动极光凭的是“含科量”?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