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助推者,牛奶真的健康吗?

根新未来
关注

文/陈根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牛奶都是一种健康的食物,甚至营养学家们都一致认为,整体上,牛奶对健康有益。人们能够从牛奶中吸收很多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宝贵的营养素。于是很多家长,也都喜欢给孩子喝牛奶,认为对成长发育有益。

大家为什么会觉得牛奶有益健康?其实就是因为一个现象,那就是所有哺乳动物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喝奶,因为母亲的乳汁含有幼崽成长所需的所有成分。于是人们就理所当然觉得喝牛奶好,喝越多越好。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

并不是。我们要认识到一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小牛出生后体重增长极快,每天增长约700g,而婴幼儿的生长速度要慢得多,这些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人类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只有牛奶的1/3,人类乳汁是所有哺乳动物乳汁中蛋白质含量最低的,但这与婴幼儿的生长速度相匹配。相比之下,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的牛奶对人类来说就像强力化肥。不仅如此,牛奶中的激素还会导致成年人的身体出现更多炎症,并且会加速衰老。

在Med Hypotheses杂志,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篇论文,标题很直接——“牛奶——慢性疾病的助推者”。这篇研究认为,牛奶的“消费量”和“现代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研究指出,牛奶蛋白的摄入会导致餐后胰岛素水平飙升,还会改变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的平衡,导致IGF-1的血清水平长期居高不下。而胰岛素和IGF-1信号通路又参与了很多关键的生理过程,比如胎儿生长、胸腺T细胞的成熟、线性生长(也就是长高)、痤疮、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进而带来慢性疾病的风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怀孕期间喝牛奶可能会对胎儿的IGF-1轴产生早期编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对胎儿的健康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不仅如此,一篇发表在Eur J Clin Nutr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同肉类相比,牛奶摄入量过高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情况

要知道,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的重要成因。研究表明,每天摄入150g全脂牛奶,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正相关。

究其原因,奶蛋白中有 20%的乳清蛋白,相比较其他蛋白质,乳清蛋白可产生最高的胰岛素反应,甚至超过了全麦面包。虽然牛奶的血糖反应不高,但对胰岛素的刺激很大,而脱脂牛奶的还会更强。

我相信,我们今天很多人,依然把食物看作是为生存提供“能量和营养”的载体,但我们也需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食物并非是全然有益的,甚至很多我们原本以为对我们有益的食物,也是有毒性的。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于食物的观念也应该及时更新,科学的看待食物,才能真正取食物之营养,去食物之毒害。

原文标题 : 陈根:慢性病的助推者,牛奶真的健康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