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留存率下降 晶泰科技“不缺钱”为何还上市

铑财
关注

估值故事能否继续?

作者:李欢

编辑:蒙多

风品:令煜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伴随递交港股招股书,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置于聚光灯下,价值成色咋样呢?

01

七年融资7.32亿美元

11月30日,晶泰科技递表港交所,拟募资用于提升研发能力、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商业化能力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不过从账面看,晶泰科技目前并不缺钱。据蓝鲸财经,自2015年创立以来,企业共经历了Pre-A轮至D轮共6轮融资,融资额共计7.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投资人包括腾讯、红杉、中国人寿等知名机构及企业。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晶泰科技在全球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研发公司中融资总额排名第一。

招股书显示,截止2023年6月末。晶泰科技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的流动部分、受限制现金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流动部分共计32.11亿元。

为何还要选择上市募资?

深入看或有三方面考量。

一方面,公司估值高,一级市场融资不易。据乐居财经,自美股IPO折戟后,晶泰科技再未获得过战投。而2015年到2021年进行了8轮融资,几乎每年都有一轮,估值被“催肥”一千余倍。

一方面,公司商业化探索仍需烧钱。招股书表示,随着继续投资于综合技术平台、解决方案及服务及销售及营销相关活动,其营运开支将大幅增加。预计于未来数年仍将支出巨额开支,并出现净亏损及负营运现金流量。

最后,赛道日趋火热,竞争加剧,提前储备“弹药”。除了赛诺菲、默沙东等跨国药企,药明康德、泓博医药等国内医药企业纷纷将自有业务与AI融合。

与此同时,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依靠自身AI算法优势,打造了AI制药研发平台,以求在行业内分一杯羹。

02

三年累亏约49亿

客户留存率下降

2020年至2022年,晶泰科技客户数量由43家增至120家,但2023上半年又滑至107家。2020年至2021年,企业客户留存率为53.8%、67.5%;2022年及2023上半年降至51.4%。

深入业务端,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提供横跨药物发现及研究全过程中不同模块的解决方案)及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以下称“报告期内”),晶泰科技分别录得亏损净额7.34亿元、21.37亿元、14.39亿元及6.2亿元,三年亏损约49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22亿元、2.7亿元、4.37亿元及3.57亿元。

同期收入分别为3563.6万元、6279.9万元、1.33亿元及7996.7万元。

可见,经历多年发展,虽被誉为行业独角兽,晶泰科技亏得远比挣得多、仍未摆脱亏损魔咒。

钱都花在了哪里呢?晶泰科技解释称,亏损主要归因于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成本以及与营运相关的一般及行政开支。

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研发支出为0.84亿元、2.13亿元、3.59亿元、2.34亿元,分别占当期营收的234.4%、338.5%、269.2%、293.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告负。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为-2.99亿元,近三年半累计净流出11.49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止2022年末,晶泰科技全球共有80条AI药物管线获批临床,其中仅有5条管线推进至临床三期。目前为止,仍未有一款AI研发的药物获批上市。

好在资金流仍然充裕。截至2023年6月30日,晶泰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的流动部分、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流动部分以及受限制现金合共32.11亿元。

同期,短期银行借款3400万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晶泰科技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2.9亿元。

晶泰科技表示,公司的现金结余总额及可用资金足以弥补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出额,并且可为未来一年的业务拓展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

03

价值自证路漫漫

2015年,晶泰科技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由温书豪、马健、赖力鹏联合创立。尽管三人研究方向是物理学,却毅然选择了AI医疗赛道。

至递表前,晶泰科技的主要股东包括三位创始人温书豪、马健、赖力鹏及腾讯、红杉资本、五源资本、国寿成达、人保健康养老基金。

其中,温书豪、马健、赖力鹏合计持有13.45%权益,共同控制60.68%投票权。

2023年,马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更倾向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AI制药未来的发展。认为药物研发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来确保其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尽管目前还没有由人工智能设计的药物成功实现上市销售,从长期来看,这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方向。

马健还表示,公众不能只关注到最终成功,这一新兴技术在更具体的研发环节中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与验证,比如实现更快的苗头化合物发现、加速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以及更快地推进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都具备“集小胜为大胜”的意义。

的确,风物长宜放眼量,晶泰科技及赛道是有巨大价值潜力的。问题是如何熬过当下艰难期,要付出多大多久代价?最终商业化成果又怎样?创新药研发有一条著名的“三十定律”,即研发一款新药至少需要10亿美元的投入、10年的研发周期,但新药的成功率却低于10%。

晶泰科技所处的AI制药赛道,或许投入体量及周期没有那么重,但也一样考验研发效率、质量,以及后续的商业化效果,乃至种种不确定性。

2022年7月,全球第一款由AI设计的进入临床的分子DSP-1181被日本住友制药停止开发,理由是临床I期的研究并未达到预期标准,一度令AI制药前景蒙尘。

报告期内,晶泰科技销售及营销开支收入为1707.6万、2741.3万、4042.7万、2964.0万。其中,营销开支依次为363.4万、593.6万、754.7万、599.6万,持续增长。

创新药面世,需要足够耐心,然砸出真金白银的资本也须讲求投资回报。如何价值自证、讲好回报故事,晶泰科技仍任重道远。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客户留存率下降 晶泰科技“不缺钱”为何还上市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