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美巨头的华熙生物(688363.SH)业绩踩下急刹车。
8月30日,华熙生物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华熙生物的业绩自2019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且营收增速也陷入了上市以来历次中报最低值的困境。
具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0.76亿元,同比增长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下降12.69%。
更让华熙生物感到危机的是二级市场资本的“出逃”,如今华熙生物的股价在92元/股上下徘徊。截至2023年9月5日收盘,报93.19元/股,总市值约448.88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7月华熙生物曾创出313.48元/股的历史高位,市值超过1400亿,仅近两年时间已经跌去七成多市值。
我们不禁发问,这个一度自带“玻尿酸第一股”光环顺利上市而备受资本青睐的香饽饽,如今到底怎么了?还能扭转颓势吗?
一、核心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全面承压下行
华熙生物主营业务涵盖生物活性物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板块。
财报显示,华熙生物上半年原料、医疗终端业务营收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公司原料业务实现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3.20%;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63.11%。
如果进一步拆解来看,“贝多财经“发现,华熙生物此次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原因与其功能性护肤品这一核心业务的营收、毛利率双双下降有直接关系。
众所周知,随着医美技术的不断迭代,医美消费类市场在各大品牌推陈出新下已经孵化出众多爆品,目前市面上备受青睐的主流产品主要以功能性护肤品为主。而这一项业务常年给华熙生物贡献了超6成的营业收入,主要面向市场推出的产品有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四个核心品牌。
上半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19.66亿元,同比下降7.56%,毛利率下降4.35%。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的收入分别为6.32亿元、5.43亿元、2.17亿元、3.41亿元,分别对应同比下降2.04%、10.10%、16.81%和29.62%。
其实,作为医美消费类主打产品,华熙生物进阶之路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以下这套打法:
一是,重仓线上线下渠道开拓。
在渠道端,华熙生物为拓展市场覆盖,已进行了多元化渠道布局,在线上市场打造传统电商+直播兴趣电商的营销新模式。在线下市场则积极延展线下媒体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场景化体验,持续提升营销能力和用户粘性。
二是,利用多种促销手段放大声量。
华熙生物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形成了直播、测评和软文的营销矩阵,将内容运营和直播结合加速触达核心客户并形成销售转化,而在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下,华熙生物在各大线上官方平台积累了不少优质粉丝。比如,在抖音平台搜索“华熙生物”话题,就有多达超4.7亿播放量内容。
二、两大战略打法下,带来压力倍增
然而,以上这一套战略打法,体现在财务指标上,显然给华熙生物带来了不少压力。
第一,上半年其投资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以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下降。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84亿元和-3.85亿元,这也意味着其投融资活动耗用的资金长期远高于产生的收益额。
两项指标相互作用下,直接影响了华熙生物现金流端口,截至今年6月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去年同期14.32亿元骤降38.9%,仅为8.75亿元。
很明显,这样的情况与上文我们提及的华熙生物重仓线上线下渠道建设密不可分。要知道对于高科技含量的医美消费品而言,在线上线下打造相融合的渠道保证产品有效供给是重中之重。而华熙生物动用如此大规模资金来投入,但从目前业绩增长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收益周期也将被拉长。
第二,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
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销售费用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46.17%。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19年-2022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5.21亿元、10.99亿元、24.36亿元、30.4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7.65%、41.75%、49.24%、47.95%,两项指标逐年走高。而与华熙生物并称为“医美三剑客”的爱美客(300896.SZ)和昊海生科(688366.SH)的销售费用率却均远低于华熙生物。
尤其是与爱美客常年保持约10%以下的销售费用率相比,华熙生物显然将大笔钱都花在了营销上。
第三,极低的研发费用投入与自身“国货之光”标签并不匹配。
与超高的营销投入截然相反的是华熙生物少的可怜的研发费用投入。2019-2022年,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94亿元、1.41亿元、2.84亿元和3.88亿元,占收入比仅为4.98%、5.36%、5.74%及6.1%。今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为1.87亿元,研发费用率仍未突破二位数大关,仅为6.08%。
众所周知,与传统产业不同,对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医美科技产业,研发投入已成为提升其持续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不难预见的是,如果华熙生物一直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道路跃进,也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失去市场竞争力,行业老大的位置极有可能被其他高产品力的品牌迎面赶超。
三、市场内卷下,高企存货值得警惕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电商平台和社交软件直播带货的崛起,以功能性护肤品为核心的医美消费赛道愈发内卷,从最初的卷产品科技创新,到如今的卷价格,行业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抢食市场。
而在众多新旧品牌同时发力的不利形势下,华熙生物自身却面临着很大的去库存压力,从其最近的高企库存可以窥视出正在遭遇的困境。
2022年华熙生物存货比上年激增63.8%,达11.62亿元;到了今年二季度末,华熙生物的存货更是增长至11.75亿元,而这其中库存商品占据了半壁江山达9.9亿元,占比总存货价值高达84.26%。
存货金额上升的同时直接导致其存货跌价准备的增加。截至二季度末,华熙生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2207.45万元。其中,库存商品跌价准备占存货跌价准备的比例高达71.72%。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库存的增加是值得警惕的事项,库存积压往往是危机爆发的源头。
这一点,华熙生物也在此次半年报中进行了重点提及,并表示高企存货带来的减值风险:“未来,如果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可能导致存货无法销售,公司或将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进而会给公司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也就是说,在未来市场处于高度充分竞争格局的预期之下,华熙生物所要做的是维持适当的库存水平,保持较高的存货周转率,或想办法尽快消化掉外部不利因子带来的库存商品滞销问题,从而最大程度消化掉存货跌价带来的风险。
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能解忧吗?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华熙生物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寻求在主业之外新的增量业务实现突破。
一方面,大力开拓功能性食品业务。
事实上,华熙生物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玻尿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透明质酸食品品牌“黑零”,以及GABA夜间健康饮品品牌“休想角落”。
不过,伴随着市场质疑声不断,“口服玻尿酸到底是不是智商税”的讨论一度成为热议话题,受此影响下,华熙生物功能性食品业务开始出现下滑之势。今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仅为3291.33万元,比2022年上半年的4436.58万元减少1145.25万元,同比下降25.81%。
另一方面,华熙生物研发重心已经向合成生物学方向转移,希望借此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合成生物”这个词在华熙生物2022年财报中提及高达87次,今年上半年财报中出现了52次。而且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也曾多次强调,华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而非单纯的化妆品公司、原料公司或医美公司,已在合成生物领域投入了20亿元。
然而,时至今日,华熙生物还没有任何一项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产品上市,只有部分原料处于中试阶段,想做合成生物的领头羊仍有不少瓶颈待突破。
就目前实际取得的成效来看,华熙生物新发力的两大方向对业绩的提升仍有限。但无论如何,这让我们看到了其面向未来改革转型的决心,也值得我们期待一下。
原文标题 : 业绩踩下急刹车,“玻尿酸第一股”华熙生物故事不好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