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医疗技术开发商人工智能公司Us2.ai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HH Healthcare和Heal Partners牵头,参与方包括Pappas Capital和包括红杉印度、EDBI和Partech Ventures在内的现有投资者。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动Us2.ai在美国、欧洲和亚洲临床实施的增长目标,以及扩大与全球领先制药公司、研究实验室和成像供应商的商业活动。
资本看好医疗AI 软件工具
Us2.ai是一家由红杉印度和EDBI支持的快速发展的初创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超声心动图软件开发,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所有心腔,使用2D和多普勒视图创建完整的回波报告,简化工作流程,改进了临床试验的临床决策和心血管研究。Us2.ai可在一个随时可用的自动化工具平台上连接世界各地的机构和成像实验室,用于跨不同、匿名的患者和疾病群组进行视图分类、分割和联合学习。2021年11月新加坡公布了两项新计划,以推动政府和金融服务部门应用人工智能 (AI)技术。还计划再投资 1.8 亿新元(1.3331 亿美元)用于国家研究和创新项目,这些技术将被用于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
此外,曾被视为AI医疗“火苗引燃者”的IBM“沃森医生”(Watson)黯然消亡。也正是在2021这一年,AI医疗扛过资本寒冬,走向IPO前夕。鹰瞳、医渡科技、嘉和美康成功上市敲钟,头部效应初现。深睿、卫宁分别收购依图、创业慧康,企业间开启并购。都暗示着资本看好医疗AI 软件工具。
营收骤增,亏损普遍收窄
亏损是盘绕于AI医疗上空的疑云。从AI医学影像赛道来看,无论是率先吃到螃蟹鹰瞳科技,还是港股冲刺中的其他几家企业,招股书中的一连串数据,都透露出企业亏损的事实。
尽管围绕人工智能企业如何盈利的问题业界已展开过数轮讨论,但亏损的“魔咒”似乎仍难破除。沃森医生的退场,诚如对此的印证。不过好在AI跨过了国药监局负责的注册准入这道坎。
自2020年AI医学影像赛道斩获首张三类证以来,AI医学影像产品获批程度持续提升,各家企业相关产品接连获批。审批流程的跑通,成为AI医学影像企业得以在营收额上实现成倍增长的内核,更为人工智能企业扭亏为盈打下基础。去年,处于AI医学影像赛道的鹰瞳科技、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向港股发起了冲刺。透过各家企业递交的招股书,可以看到AI医学影像大部分企业销售收入成倍上涨。
数据显示,2020年鹰瞳科技全年营收相较2019年有明显上涨,2021年仅半年企业销售收入便超2020年全年收入达成4947.7万元的销售额;推想医疗年增长318.3%;2020年,数坤科技销售额翻了31倍,2021年仅上半年营收额便超5000万元。亏损是事实,但在审批流程的跑通,以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对于AI的推进下,营收骤增,亏损正普遍收窄。不过,审批难题的破解,并不意味着AI医学影像商业化已完全跑通。注册准入的通过仅意味着AI能够进入医疗市场,在医院体系之外进行销售。
国内商业化路在何方?
此外,国内上海游戏公司波克城市与柯来视、上海市首家市级公立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微脉及多位眼科专家博士合作研发推出了针对弱视治疗的视觉训练系统,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的认可——这款名为《快乐视界星球》的游戏,是一款AI医疗软件。游戏企业跨界医疗已不新鲜,这也已经成为游戏公司的新研究方向。
2020年,世纪华通旗下的盛趣游戏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了研究中心,布局数字疗法等前沿的脑科学领域。2021年,米哈游与瑞金医院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在信息技术领域和医学临床研究领域的优势,共同建立了“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同年,波克城市也开启了游戏化数字疗法战略,希望在“游戏诊病,游戏治病,游戏帮患,游戏助医”等方面探索游戏化数字疗法。
目前,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从医疗器械软件角度可分为人工智能独立软件(软件本身即为医疗器械,SaMD)和人工智能软件组件(医疗器械内含的软件,SiMD),二者虽存在技术差异,但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质控原则相同,故监管要求基本一致。在医疗领域中经常聊到一个叫精准医疗或者个性化医疗,是否可以借助游戏公司对个人行为模式的算法去研究打造出一个精准医疗或者个性化医疗的服务包。未来是不是会有这种可能?
原文标题 : 医药智投丨新加坡Us2.ai A轮1500万美元,资本看好医疗AI 软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