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洞察IPO
关注

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2021年5月,国家医保谈判药物“双通道”政策出台。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将连锁药店纳入医保保障供应范围,并实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

零售市场快速反应,很多连锁药店利用“双通道”政策重新布局。其中,以DTP药房为主营的达嘉维康(301126.SZ)已于2021年12月正式登陆创业板。DTP药房这个细分赛达正在不断涌入新势力。

近期,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思派健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1年8月6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跳不出的“卖药”怪圈,做规模,还是做利润?

思派健康科技成立于2014年,隶属于思派集团的一家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励志引领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宣称打通患者、药企、医疗机构、保险支付之间隔阂,建立一个医药健保服务闭环。 

目前思派健康经营三条业务线,分别为PRS(医生研究解决方案)、PBM(药品福利管理)及PPS(供货商与支付方解决方案)。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图片来源:思派健康招股书

详细来看,PBM业务为思派健康的主要营收来源,业务分为经营线下交付予患者(DTP)零售药房与向制药公司及其他分销商分销药品。

PRS业务主要以支持制药公司临床试验的药物研发过程为主。该业务超95%的客户从事肿瘤药物研发,以2020年全年收入计算,其PRS经营着最大的肿瘤临床试验现场。

PPS业务则是将三甲医疗机构、医生和体检机构联系起来,提供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截至目前,拥有约1000万名个人会员及500名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图片来源:思派健康招股书

看得出来,思派健康的愿景是构建一个药品销售、智能医院、医疗保险三位一体的医疗生态。但现实是,思派健康与大多互联网医疗企业一样,需要依靠“卖药”为生。

招股书显示,特药药房所获得收益几乎撑起思派健康的全部营收。

2018年-2021年,思派健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10.39亿、27.00亿、34.4亿元,增长快速。

这与思派健康规模性扩张不无关系。报告期内,思派健康持续全国范围内扩张,所拥有的特药药房数量由2018年的31家扩张至2021年的91家。

2018年-2021年,思派健康每间药店的平均月销售额分别为43.19万元、128.24万元、266.08万元、290.04万元。

以2021年数据计算,思派健康药店营收贡献约31.67亿元,占营收总额92.06%。

只不过和大多“卖药”企业一样,门店扩张虽然让思派健康短时间内规模得到迅速增长,但却并未使其获得相应的利润。

2018年-2021年,思派健康净亏损分别为2.42亿元、5.96亿、10.42亿、37.49亿元,4年累计亏损56.29亿元。相应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分别为1.55亿元、2.54亿、2.59亿、3.65亿元。

同期思派健康整体毛利率分别为7.8%、7.9%、6.9%、8.2%,不足10%。以占营收9成的PBM业务来说,2021年该业务毛利率仅5.9%。而成本中占据大头的是特药采购成本,2021年占营业收入92.3%。

相较同行业来看,2020年老百姓(603883.SH)主营毛利率为32.06%;一心堂(002727.SZ)主营毛利率为36.43%。主要由于上述两家公司销售药品范围较广,不仅仅为处方药或抗肿瘤药物。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图片来源:思派健康招股书

除此之外,思派健康的销售及行政开支也为其带去不小压力。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赛派健康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19年的1.16亿元增至2021年的2.91亿元。同期行政开支由2019年的2.19亿元增至2021年6.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上述两样支出费用相比,作为一家医疗科技类型企业,思派健康的研发支出明显不足。

2019年-2021年,思派健康的研发支出仅为2485万元、4574.3万元、5920.7万元。营收占比由2019年的2.4%降至2021年的1.7%。

腾讯疯狂“输血”,资金依旧紧张

据头豹研究所预计,到2023年国内DTP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7.7亿元。目前市场已有众多参与者正积极布局DTP药房业务。

例如国药控股(01099.HK)、华润医药(03320.HK)、柳州药业(603368.SH)以及达嘉维康类似的集批零一体化的医药流通、分销企业;再如国大药房、老百姓(603883.SH)这样的传统医药零售企业;以及思派科技、圆心科技等互联网药房,纷纷入局DPT药房。

在此背景下,思派健康虽尚未实现盈利,但依旧备受资本的青睐。

招股书显示,思派健康已经完成8次融资,募资总额接近40亿元。斯道资本、IDG、平安创新、腾讯投资等“明星”机构均参与其中。

其中,有3轮融资可以看到腾讯集团的身影。在最近的一次E轮融资中,腾讯一家就出资8060万美元,折算人民币达5.14亿元。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图片来源:思派健康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显示,IPO前,创始人马旭广通过Lucky Seven行使公司约7.54%投票权,李继通过Spire succession,持股5.29%;三家雇员激励平台Wise Approach、Creative Pioneer、Sail Far,分别持股5.66%、2.17%、1.32%,合计持股约9.16%。

腾讯为思派健康的最大股东,持股27.67%。IDG资本通过IDG China Venture、IDG China V,分别持股2.92%、0.17%,合计持股3.09%。

《洞察IPO》发现,思派健康与腾讯还存在长期的关联交易。

以2021年数据为例,思排健康向腾讯及其控制子公司提供服务金额为684.3万元。购买技术支持服务金额为177.2万元,购买支付服务金额为368.2万元。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图片来源:思派健康 招股书

除之外,思派健康的PPS业务每年会从腾讯方收取到大额保费。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思派健康透过腾讯的支付渠道收取的总保费约为7.49亿元,较2020年所收取者高出超过两倍。预计2022年透过腾讯的支付渠道收取的总保费将增加约70%,并于2023年至2024年增加约25%至30%。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图片来源:思派健康招股书

即便获得“大佬”频频加持,但对于持续扩张且常年亏损的思派健康来说,其资金依旧吃紧。

2019年-2021年,思派健康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99亿元、16.28亿元、5.36下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思派健康的负债净额为54.31亿元。

按照目前的亏损状态来看,且现金流愈发紧张。思派健康IPO已是迫在眉睫,亟需用募资急补血。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原文标题 : 思派健康赴港IPO:跳不出的“卖药”怪圈,腾讯频“输血”依旧资金紧张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