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硬式内镜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前瞻网
关注

近年来,内窥镜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治疗。主要分为软管式内窥镜和硬管式内窥镜,硬镜的应用较为广泛,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硬式内窥镜由于其核心技术-光学技术壁垒较高,主要被日本和德国企业占据国内市场。荧光内窥镜是从2016年发展起来并得到大量应用的新型医用内窥镜技术,工作光谱在400-900nm的范围,除了能够提供人体组织表层的图像外,还能同时实现表层以下组织的荧光显影(如胆囊管、淋巴管和血管显影),对术中精准定位和降低手术风险起到关键的作用。相较于全球荧光市场,我国荧光硬镜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产品推广,荧光硬镜市场或将迎来高速。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内窥镜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松医疗(430588)、开立医疗(300633)、海泰新光(688677)、凡星医疗(834756)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硬式内镜行业市场规模,企业竞争格局,荧光硬镜与白光硬镜对比

硬式内窥镜应用较为广泛

近年来,内窥镜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科室和不同疾病治疗。主要分为软管式内窥镜和硬管式内窥镜,二者使用范围有一定交叉但并无高低之分。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有时硬式内窥镜、软氏内窥镜。硬镜广泛应用于喉镜、鼻镜、子宫镜等观察领域,尿道电切镜、高频电切手术用内窥镜等有创手术场景,还有心血管内窥镜等。

硬镜按用途可以分为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等类别。各类型硬镜与配套设备搭配使用完成各种类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硬镜的主要配套设备有摄像系统主机,摄像头,冷光源,监视器,台车等。硬镜主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脑室镜等。硬镜为棱镜光学系统,最大优点是成像清晰,可配多个工作通道,选取多个视角。

图表1:硬性内窥镜用途分类

硬式内窥镜市场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硬镜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于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包含的产品包括腹腔镜、椎间盘镜、关节镜、高频电切手术用的硬管内窥镜等。

据Frost&Sullivan研究报告,中国硬管式内窥镜市场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场规模于2019年达到65.3亿元人民币,2015年至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8%,远高于全球硬管式内窥镜市场的同期增速。预计到2024年,中国硬管式内窥镜器械的市场规模将以11.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10亿元人民币。

图表2:2015-2024年中国硬式内镜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日本和德国企业占据国内市场

硬式内窥镜由于其核心技术-光学技术壁垒较高,主要被日本和德国企业占据国内市场。其中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赛克等几家公司合计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而国内的硬镜生产企业主要有沈阳沈大、浙江天松、杭州好克光电等,占市场份额较小,产品处于低端市场,且产品性能方面也与进口产品差距较大。

根据众成医械汇总2021年上半年1332家医院公布内窥镜招投标中标结果来看,在内窥镜硬镜市场,2021年上半年,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賽克分别以44.2%、16.4%、4.4%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60%。

图表3:2021年上半年中国硬式内镜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单位:%)

新型医用内窥镜技术-荧光内窥镜

按照内窥镜的工作光谱范围,硬镜包括白光内窥镜和荧光内窥镜。其中,白光内窥镜的图像基于400-700nm的可见光光谱,展现的是人体组织表层的图像,其工作光谱为白光光谱。

荧光内窥镜是从2016年发展起来并得到大量应用的新型医用内窥镜技术,工作光谱在400-900nm的范围,除了能够提供人体组织表层的图像外,还能同时实现表层以下组织的荧光显影(如胆囊管、淋巴管和血管显影),对术中精准定位和降低手术风险起到关键的作用。相比于白光内窥镜,荧光内窥镜在设计制造和镀膜技术上存在技术难度,主要是为了实现在从白光图和荧光图切换时不需调节焦距(宽光谱范围内矫正像差),实现高透过率和高对比度。

图表4:荧光硬镜与白光硬镜对比分析

荧光内窥镜或将迎来高速发展

据Frost&Sullivan研究报告,由于中国荧光硬镜推广时间较晚,从2019年开始荧光硬镜市场规模为0.1亿元,预计荧光硬镜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未来或有替代部分白光硬镜市场的趋势,预计2024年达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00%。我国白光硬镜和荧光硬镜的市场规模和预测如下图所示(包括荧光及白光):

图表5:2015-2024年中国荧光及白光硬镜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内窥镜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