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上中下游产业链全景解析

火石产业大脑
关注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关系着国民健康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

中药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农业以及为中药行业提供相关设备的行业等,例如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器械研发基地等。中游产业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生产制造,以及围绕中药制造所需原料形成的特色商业环节——中药材集散地和交易市场。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居民健康和保险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它们共同组成中药行业产业链。

01中药上游产业链全景

中药产业上游包括中药种业、农业(种植/养殖)和商业三个部分。

种业,是以选育新品种并商业化生产优质种子种苗为目标,为中药农业生产种植提供指导服务为核心的企业,即中药材种业公司。

农业,是以土地生产为根本的产业形态,产业基础是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种植基地,产出产品统称为农产品,对应的是中药领域的原药材或鲜药材,产业组织形态以农村合作社为纽带培育形成产地初加工企业,这个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的第一步,也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大力大发展中药材种植的产业抓手。这对云南和甘肃等中药材种植大省来说,还是未来产业提升的重点任务。

商业,是以原药材经营和物流为核心的产业形态,承担着药材的药材专业化仓储、订到销售、分级配送等职能。通常大型药材经销商和仓储物流公司不单纯只是包装和运输,为扩大利润,往往还配备有饮片生产加工资质,可进一步将原药材加工成饮片,跨越中药工业环节,直接对接下游企业、零售或者出口。

图1:中药全产业链——上游产业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2中药农业发展产业机会

1.从源头夯实质量基础农业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过去10~20年中药农业发展落后,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采挖,严重制约了中药工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化药、生物药的原料和普通农产品存在本质不同的是,中药材作为中药工业中药原材料,其品类多,不仅要求产量,还有疗效好、生态适宜性等要求,这对中药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黄璐琦院士提出以“有序、安全、有效”为目标,以科技创新驱动中药材生产“八化发展”,即: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业信息化、产品品牌化、发展集约化、管理法制化。

2.优化产业组织模式,缩短交易环节国家于2002年开始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生产企业组织建立中药材生产种植基地,因较好的经济效益、惠农政策和产业带动作用,受国家产业扶贫工作的大力推广,全面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生产加工组织模式。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对药材进行干燥、分等和分销等卖给具备经营资质的中药材经销商(经营企业),再转到中药材交易市场。以往中药企业主要通过到药材市场采购获得工业原料,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下,通过订单生产实现原料药的精准生产对接,压缩了传统药材市场交易份额,同时也降低采购成本。这是当前中药材种植最为普及的产业组织模式。

但是,种植是亏钱的,国家自推行GAP认证以来,所有以公司化运作的生产基地,从生产管理到采收加工,其人工成本极高,且质量得不到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才逐渐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相对稳定的产业模式。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张,优质种子种苗的需求大大增加。相比过程复杂、农业风险极高种植环节,中药材优质的种子种苗培育成为中药农业创新突破关键,也成为当前中药种植业中利润最高点。

3.抓住中药材农业发展核心——种子种苗繁育中药产业的最前端是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一般由科研机构和高校掌握关键技术,一部分特殊稀缺药材的培育技术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例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药材。育种机构通过培育新品种,转让新品种经营权获得高额利润,种子种苗机构通过生产培训稀缺种子种苗,获得较高利润。

例如2019年初,工业大麻概念股最热的时候,某上市公司以6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山西某研究机构10年前培育的工业大麻的新品种,2015年成立我国第一家中药材种子种苗规范化生产经营企业——国药种业,于2020年实现创收。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