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青年中医徐垲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态度。
徐垲医师有成为明星中医的潜质,他形象好、专业知识过硬,是燕京医学流派郭氏中医第三代传人。作为浙江省中医院妇科骨干,他曾多次受邀参加电视台健康科普节目。
曾有商业公司联系徐垲医师,对方准备砸重金将他打造成“网红医生”,徐垲医师果断拒绝。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徐垲有自己与外部变化相处的哲学。
面对流量变现、带货,徐垲选择避而远之。
面对“互联网+中医”,他选择积极接纳和尝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徐垲在微脉平台上,借助网络平台延续一名中医医生的价值。
变与不变,为与不为,网络喧嚣,本心依旧,徐垲始终保持一个青年中医的“定力”。
>>>>
1. 脱离线下很难建立信任
作为浙江中医药大学讲师,在学生重返课堂时,徐垲发现学生有很多问题要答疑解惑,其实问题的答案在网课已讲了好多次。
线上交流、互动看似即时、便捷,隔着屏幕四目相对、只言片语却很难建立深度信任,而信任恰恰是诊疗最需要的东西。
诊室里,徐垲第一次见到在网络上已经咨询过的患者。尽管线上沟通徐垲感觉很好,真正见面时徐垲察觉到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没有真正建立。
“单纯的线上,感觉医患就是买家和卖家,医患关系有点类似买卖关系,你问我答。”
作为一名中医博士,徐垲坚信线下是中医的核心,中医的精魂是信任、陪伴、共情,这是隔着屏幕不能实现的事情。
治人而不是治病,看的是人而不是病。
“面对疾病,医患是共同体,不能缺少患者配合,配合的前提是对医生足够的信任。互联网只是工具,不能完全取代线下。”
△ 徐垲医师收到的患者锦旗
>>>>
2. 没有线上中医会固步自封
“药效只有三到四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状态三到四分,医生和患者如何沟通三到四分。”这是徐垲恩师郭志强教授说过的一句话。
独立行医之后,徐垲领悟到这句话的重量。
他曾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有的不按时复诊,有的好了之后继续熬夜……最终的结果是重新找回的健康状态很快不复存在。
本草的世界里,药只是个引子,诊室只是起点,引导患者重回健康之道往往是在诊室之外。
“中医诊疗究竟是什么?仅仅只是诊室里的望闻问切?”徐垲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触网”多日,徐垲也有了答案。
“中医诊疗服务应该是一个长链条,诊室之外,要常联系、常关注、常呵护,这方面恰恰是互联网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笃行医不叩门,很长时间内患者走出诊室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诊疗方面,这种常联系、常关注、常呵护是对治疗效果最好的保障。
徐垲在妇科疾病、中医助孕、脾胃病调理等方面具有特长,这些病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治疗周期长、精准用药要求高。
用药如用兵,想要保证治疗效果就要周期性调方。徐垲的理想状态是求孕患者三天来诊室调方一次,其它疾病患者最少要一周来诊室复诊一次。
这样的“频率”,徐垲有时也觉得有些“苛刻”,对于上班族和外地患者而言几乎不能实现。
借助“互联网+望闻问切”,在患者线下诊室首诊之后,在线上徐垲实现了患者超越距离的“长照护”。
在微脉平台,徐垲开设在线咨询、专病管理特色服务,不论是问诊量、粉丝数量还是好评率均处在领先位置,是微脉平台上名副其实的“好医师”。不止看病,在微脉平台上,徐垲医师也发出中医“好声音”,被誉为最会开膏方、最会讲膏方、最会讲中医的中医师。
“线下诊室和互联网并不矛盾和冲突,并不存在线上取代线下的问题,关键是找到它们的结合点,患者的需求点。”四诊合参,徐垲以中医整体辨证的思维看待“互联网+中医”,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
从北京来到杭州,工作地点的变化,并没有让徐垲丢失以前的患者,借助互联网徐垲实现了患者长期管理和维护。
>>>>
3. “线上+线下”回归中医之美
在与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徐垲发现对于“互联网+中医”,有人是持否定态度。
“医生不能只在医疗机构里等着患者上门,需要主动出击,不能把自己困在诊室。在预防阶段遏制住疾病发展,不要等着病症严重了才来诊室。”以治未病为特色的中医,徐垲发现借助互联网的参与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徐垲更看到、更期待互联网带给整个行业的变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中医,中医的地域性特征明显。“互联网+中医”时代的到来,将逐步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放大优质中医诊疗资源的辐射范围。
“互联网对中医最大的好处是医生品牌区域性的打破,好医、好药、好服务真正跨区域的流通,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在徐垲的患者群体里,外地患者占了很大一部分。
更让徐垲期待的是真正带有传统中医医患关系的回归。
“中医的望闻问切里的望,还可以有一种理解是健康的守望。一个中医可以和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全生命周期发生交集。”徐垲期待借助互联网的维系,实现真正陪伴式、家庭式、家族式医患关系的产生。
>>>>
4. 成为真正的健康“引路人”
一间诊室、一个人,就能构筑起中医济世的“小天地”,拥抱互联网,团队协作之下,中医、中医师的天地会更加宽阔。
徐垲曾有这样的担忧:“上线”之后,选择权在患者手里,与诊室的固定地点、固定时间不同,医生成为等待召唤的一方。
“刚开通网上诊疗服务时,总觉得有人在线上等待,这会成为一个负担。”
徐垲的担忧,在微脉平台上不复存在,借助医生助理角色的介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患者管理服务团,让医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合理、高效进行患者线上服务。
“互联网上,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打开微信、打开抖音,徐垲看到不少掺杂带货的科普。在网络问诊中,徐垲也曾遇到不少患者,因为盲目食用滋补类中药导致身体出现了不适。
“防病靠的不是吃药,不能为了买药而买药。”在“膏方最养生”、“百利而无一害”观念大行其道时,徐垲选择养生科普纠偏。他在微脉开设科普直播课程,讲解膏方文化,告诉大家不要盲目服用膏方。
在微脉团队的参与下,徐垲耗时300小时,打磨出视频科普课程《中医博士的膏方养生指南课程》,浓缩中医博士多年临床经验的膏方调养方法,累计观看人次近10万,被听众誉为“国民收藏级”膏方科普。
此外,在微脉平台上,徐垲还开设《关于中医那些你不知道的环节》公开课,让听众看清楚中医看病的真貌。
人间烟火,一茶一饭,医路遥远,时间淬火。徐垲想做的是将大家引向健康正路的“引路人”,他希望患者信任他、跟随他。
作者: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