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中应用和建议

药械网
关注

一、AI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中应用

随着医疗大数据累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1、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中医药数据

中医文献和病案是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重要载体,归纳和整理是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方法。在人工智能时代,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深度学习海量的中医文献和案例以深化、拓展临床思维与视野;在复杂症状中提取、归纳中医证型,分析症状、方药、证型之间潜在的关联规则;在方药中挖掘发现药物配伍规律及潜在药物、核心药物、核心处方等,总结名老中医经验,辅助临床诊疗工作。通过智能算法进行自我学习,模拟中医思维方法和处方生成过程,创新中医理论,推动中医理论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为中医诊疗提供智能信息支持,建立中医临床病症诊疗决策支持系统。

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鉴别中药

中药材是中药质量的关键,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石。但中药材的质量受种源、环境、技术、管理、采收、加工、仓储、运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质量参差不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鉴别中药材,取代之前仅依靠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来鉴别中药材的局面,根据中药材的样本进行大数据的识别分析,内容涵盖真伪辨识、产地溯源、品质预测等,大大缩短了中药材的鉴别时间,从而规范中药生产,提升中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

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中医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诊断手段带来新的契机,随着中医传统诊断方法现代化研究的深入,脉诊仪、舌诊仪、色诊仪、闻诊仪、经络仪等已成为新兴的现代中医诊断技术。人工智能具有独立自主的诊疗能力,通过大数据学习可达到与中医专家高度匹配的诊疗结果,以现代中医诊断技术及其数据为支撑,基于案例推理模型,利用人体信息采集设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中医诊断过程,为医生提供诊疗所需的知识、经验、方法等启发医生思维,辅助医生诊断,实现中医诊断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同时,突破了中医诊断方法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数据的瓶颈,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4、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中医药健康管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已成为不少国家和家庭愈加沉重的负担,中医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在保障中华民族身心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云平台,实现高效的人机对话并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健康处方,对不同体质个体进行个性化的调理改善,达到精准化个体医疗保健,同时加强跟踪随访、收集健康大数据,根据个体的体质及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疾病预测模型,调节个人整体机能,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目的。

5、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中医药教育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医药的学校教育以及毕业后教育和培训中,优化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教学过程,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及效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虚拟网络学习平台,承担中医药教师部分任务,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中,为每个学生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对学生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增强虚拟世界,以更自然的方式响应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求,使学生获得最适合其需求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AI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中应用和建议

二、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适宜领域应用的政策建议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仍存在中医药数据基础不完备、数据开放程度有限、数据标准不统一、伦理争议、人工智能黑盒问题等问题。根据我国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相应提出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适宜领域应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1、开发中医药数据,强化中医药数据基础

(1)规范和统一中医药健康数据标准

针对中医药特点出台相应的数据标准细则,用计算机语意识别系统,标准化定义中医名词、概念。对于内涵相同、表述各异的名词、概念表述,建立明确的层次化、机构化的对应关系。对于中医药中各种辨证体系如脏腑-气血津液、六经等,在基于统一定义和数理逻辑模型建立有机的关联。采用统一而规范化的名称和定义,简洁、易懂、无歧义地描述患者的不适及病况,为建立高质量的中医学数据集、建立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及药物评价体系夯实基础,推动中医药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加强中医药数据的互联互通

加强现有的中医药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以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主题,以信息化发展为主线,着力改善中医药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中医药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环境,努力在中医药体系内,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派系之间的中医药健康数据库之间互联互通。

2、提升中药研发水平,优化中药流程管理

(1)人工智能助力中药研发,提升中药研发水平

加大人工智能在中药领域的科研力度,在已明确疗效的方剂中明确有效药物成分,收集中医经典理念,本着尊重经典开发经典的目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经典方剂案例,并进行数据化,通过数据生成假定药物,减少研发时间和降低研发成本,更快、更有效率地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而开发新药,促进中药研发的大规模发展。

(2)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中药管理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现代中药管理流程,减少药物发现和医疗实践之间的时间差,加快新药物应用。根据中药生产企业积累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剖析生产技术,理解生产过程,采用生产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加强对中医药产业的生产信息化和流程化管理,实现中药管道化、模块化和数字化生产。

加强药品需求预测,缓解药品市场的药品调配压力,精确匹配中药需求与供给,提高中药材、药店中成药以及医院中药的流通和管理效率。

3、优化中医预防诊疗流程和效果,促进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

(1)建立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助力疾病预防

自古以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医类可穿戴设备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的推广,应根据居民的饮食、行为、舌面、脉络等日常信息建立医疗健康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对健康数据进行读取分析,根据居民的健康数据提供相应健康解决方案,加强人工智能在疾病预防领域中的作用。

(2)人工智能辅助疾病诊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知名老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在线的辅助学习和辅助诊疗系统,为医生提供协助开方、电子病历、导诊机器人、虚拟助理等功能,让普通医师能够进一步融入到名老中医的思维过程,提升其诊疗能力,缓解中医专家压力,提高诊断速度。

4、助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1)构建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中药成分复杂,其药品质量监管是最大的难点。应构建符合药物基本属性、基于药效成分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中药智能制造,改造提升中药制造方法,创建现代中药智能制造模式,准确控制生产参数,准确监控功效成分,保证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均一性,提高中医药产业的数字化和标准化水平。

(2)建设中药材交易互联网平台

应建立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体系,形成基于生产智能制造体系的中药生产管理数据云平台,构建中药材电子交易、第三方检测、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三网合一”的公共交易平台,打造中国数字本草的价格指数、质量标准,使全国各地的道地药材都有畅通的交易渠道,保证中医药产品源头的可追溯。

5、辅助开发中医药教育培训

(1)开发智能教师系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中医强调个性化诊疗,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个性化需求,要实现个性化教育可能每名学生都需配备一名老师,但在目前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形成相应智能教师系统,学生通过智能教师系统就能帮助自己在个性化问题上实现更好的学习。

(2)利用沉浸式学习设备,进行体验式深度学习

学生利用增强现实眼镜及利用VR、AR等技术的沉浸式学习设备,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创造传统看来“不可能”的体验,学生可以在任何场所观看、触摸全息图,进行体验式学习。设备可以追踪学生在学习中所接触互动的内容,忽视的内容,基于此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