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山东创新动作密集!继今年4月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上线之后,7月7日,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十二省(区、市)中药材采购联盟”(下称“采购联盟”)在山东济南成立,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济南智慧中药房、山东省中药质量检测平台等一批配套平台和项目同期启动,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中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中医药发展、中药材保护等促进政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诊疗作用突出,得到了广泛认可;近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颁布,收载中药2711种,其中新增117种、修订452种。中医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中药受到种植、炮制等多方面特殊因素的影响,流通方式传统、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形成互认的统一标准,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
此次山东中医药产业创新项目能否针对行业痛点,探索出可行的操作模式呢?本文将结合多维度的视角进行分析。
采购联盟成立现场
中医药行业三大痛点待解
与西药生产的高度标准化不同,中药从栽培种植、储存运输到加工炮制等的多个环节中,既可能受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也可能受人为技术手段、加工工艺的影响。从中药材、中药饮片到中成药,不同形态所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相同。这些因素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最终关联的,是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是大大影响了中医的疗效。
然而,正因为中药从种植到临床应用有复杂的环节、多样的工艺,导致业内存在诸多痛点。
>>>>
中药质量标准难统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在实际执行中,国家标准采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现行2015年版,2020版将于今年12月30日实施),省级标准即各地制定的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省级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
有业内人士以中药饮片制鹿筋为例,比较了其在13个地区的不同质量标准。
制鹿筋中药饮片并未被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但在地方标准中被山东、浙江、上海等13个地区同时收载,是一种收载省份数量多,炮制方法炮制工艺较复杂的中药饮片。各地炮制规范对药用部位、气味鉴别、质地鉴别、炮制工艺、辅料规定、用法用量等不统一。
各地的标准差异是地方临床用药习惯和地方特色的体现,也是对地方特色的保护,但也可能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以致最终产生巨大的用药差异;同时,同样的中药虽然在某地合格,在其他地方则可能不合格。
质量标准成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流通模式传统,效率低、成本高
中药材要从种植地采购、加工炮制后才能销售到医疗机构、药品批发企业,中间要经历多个环节的市场主体,比起近年来越来越高效的西药采购,中药流通链条长、效率低,交易方式传统。
目前,在互联网深度渗透到多个产业的条件下,全国各地仍广泛存在线下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线下交易固然能通过实物判断其品质,降低交易风险。但与此同时,在层层批发的过程中,掺假几率增加,运输储存条件的变化也会影响药品质量;由于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导致了中药交易成本高,最终达到患者的价格也包含了较多水分。
>>>>
种植分散、生产环节多,全流程追溯难
中药材种类众多,不同药材需要在不同季节种植、采收,之后经过产地初加工、饮片炮制、物流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整个过程兼具了农产品、鲜活产品、食品、药品等多个行业的特征,而这些环节都直接关系着最终的药品质量,有必要进行全流程的追溯。
相比起西药的研发生产来说,中药生产更分散,尤其是在种植采收、产地初加工等流程上。加之前文已经提到,中药流通链条长、涉及的市场主体多,这些都增加了中药全流程追溯的难度。
综上,中医药行业存在各地质量标准不一、标准不互认的问题。中药在流通过程中追溯链条长、环节多、市场主体多的特点,导致无法全程追溯。不解决中药材交易的信任问题和效率问题,难以给行业带来突破性提升。
几大痛点又是相互关联的,若业内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的追溯体系,各个交易主体之间的信任感增强,那么,许多冗长的线下交易环节可以通过更高效的方式来解决;流通效率提高后,中药在流通中形成的风险更低,质量更有保障。
中医药发展“痛症”,山东如何治痛?
那么,此次山东发起十二省(区、市)中药材采购联盟,启动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等一系列项目,是否能有针对地解决行业痛点呢?我们来看看这些项目以及背后的数字化平台的主要内容。
>>>>
成立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促进标准互认
第一步,解决信任的问题。
据了解,十二省(区、市)中药材采购联盟(以下简称“采购联盟”)是由山东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医疗保障局共同发起组建的,是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涉及全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中的六大产区,联盟地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5%。
采购联盟将建立起统一、互认的质量标准,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优质优价,提升中药材质量,并推动非政府的市场化购买。
>>>>
启动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七大体系赋能参与方
第二步,解决工具的问题。制定采购规则后,还需要高效的工具为各方提供便捷、可信的服务。
在采购联盟成立的同时,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也正式启动建设,为联盟提供采购服务支撑。该平台是政府指导和监管、市场化运作的数字化交易平台,依托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由山东互联网医保大健康集团建设和运营。
平台以药材为质控源头,并涵盖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等品种,支持上下游供需各方参与平台交易,通过建立中药质量标准、质量鉴定、全程溯源、质量保险、互联网交易、中医药创新及国际交流七大体系,推动中药药材、饮片和配方颗粒等中药全品类交易从线下走到线上。
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广泛连接全国中药材原产商、批发企业、中药饮片厂、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打通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质控、交易、支付、结算和监管的线上一体化服务。
通过以上两大项目的功能模块和运行模式,已经能够看出其推行统一的中药质量标准、重构中药流通体系的作用。
采购联盟和交易平台的运行模式,动脉网制图
采购联盟通过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设立中药分类标准、鉴定、质控、质量保险、数字化交易、创新及合作交流体系,建立起数字化中医药服务体系,使得整个供应链体系更加敏捷、高效和智能,通过数字化中医药平台的创立,破解中医药行业质量标准难统一、产业集中度低、流通成本大、流通环节不透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行业难题。
>>>>
智慧中药房:整合B端资源,一体化服务C端
第三步,解决服务的问题。
信任机制和高效工具双管齐下,最终是为了让“良医用好药”、“好药找得到”,探索更多C端患者信任的便捷服务十分重要。
如果说采购联盟和交易平台主要是为各个B端主体赋能,那么创新项目的智慧中药房则主要能够触达C端患者。
目前,济南智慧中药房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医药、物流、配供的全链路创新,提供药品调剂、饮片煎煮、送药上门、用药咨询等综合药事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从电子处方的自动接收、条码打印、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浸泡、煎煮、包装、发药、配送等环节信息的全过程信息化控制与管理,实现煎药质量的全过程把控和信息追溯。
同时,济南智慧中药房可依托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通过服务流程再造,面向济南全市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提供处方流转、医保在线支付、智能煎药和配送到家一体化服务,降低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的中药服务成本;通过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济南智慧中药房搭建并覆盖全市开展中医诊疗服务的各级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使得中医药服务和医保监管的双重降本提效。
山东中医药产业创新的优势与动力
此前,山东已在医保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所依托的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也是其中之一,两大平台的启动时间仅相隔2个多月,可谓动作密集、成效明显,中医药创新同样如此。
>>>>
自上而下加快推动创新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中药产业,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打造全国重要的中医药养生基地。到2022年,建设6个中医药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培育60家规模以上中医药龙头企业。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山东加快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进度。仅在今年就通过多次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推动医保改革与中医药产业创新。
近期山东医保改革与中医药产业创新动作频繁,来源:山东省政府、山东省医保局官网
医疗行业受政策因素影响大,政策、政府部门对行业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最直接、最明显的。
>>>>
自然资源、产业优势明显
当然,仅仅依靠官方推动,无法真正实现创新,山东还拥有优良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山东中医药创新基础的数据体现,来源:公开资料,动脉网制图
首先是文化积淀和自然资源。山东是脉学、针灸和汤液的发源地,名医扁鹊通过“望闻问切”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山东也是中医药大省,拥有中药资源1500种,占全国的10%以上,盛产长清木鱼石、莱芜白花丹参、鹊山半夏、龙山防风、马山瓜蒌等道地药材。
其次是临床应用和产业优势。山东全省拥有全省中医类卫生健康机构5072个,国家级、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14个。据《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最新数据,山东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均在全国位于前列,中药临床需求较大。
山东还拥有中成药生产企业181家,东阿阿胶等百年老字号见证了中医药产业化的进程,在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具备足够的产业条件。
此外,山东还具备优秀的中医教育、中医药科研能力。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能为中医药创新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因此,无论从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还是从实际的产业环境来看,山东都具有探索中医药创新模式的优势与动力。
山东创新的价值与展望
有了基础优势、搭建起平台与体系之后,中医药产业创新接下来要怎么做?
在7月7日山东(济南)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启动活动上,山东省医保局局长张宁波表示,十二省(区、市)中药材采购联盟将按照“12+X”的原则,吸收更多的省(区、市)和国际机构加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中药材产业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也就是说,更多省份和更多的企业、医疗机构等主体可参与到项目中,能够以优质的价格采购到质量可靠的中药,同时还能通过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向国际推广自身的特色中药。未来,智慧中药房也有望在山东全省推广落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对山东联合其他11省的这一举措释放了积极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联盟和平台成立致辞时称:山东是孔孟之乡、扁鹊故里,中医药发展有良好基础。举办此次活动,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山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步伐,早日成为中医药发展强省,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国提供学习样板和典范。
总结起来看,山东中医药产业创新项目的行业价值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为中药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积累经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
中医药发展,既要保护地方特色,又要形成统一标准和规范,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这一定需要经历长期、渐进的过程,而山东中医药产业创新项目在质量标准、质量鉴定方面的探索,能为全国规范的制定积累经验,这也是目前中医药行业发展亟待破解的短板。
其次,重塑中药流通体系,促进中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目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利用数字化手段,能够高效匹配供需双方、打造高效的交易流程;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还能建立起全流程追溯体系,实现中药从原产地到患者全流程有质控、可追溯,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质量。
最后,打通中医药服务闭环,促进多方降本增效。由于此次创新项目打通了从中药流通和追溯、到质量鉴定、再到面向全国医疗机构乃至国际市场的推广,以至通过智慧中药房触达患者;集约化、规模化服务,能够使各个参与方的成本都降低。而整个闭环的打通,又能有力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支撑。
当“互联网+”改变各行各业也的同时,如何在特殊的中医药行业真正发挥连接与融合作用?山东创新项目的后续推进和落地,有望给出答案。
参考资料:孙绍猛、谢明,制鹿筋全国13个地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比较研究,亚太传统医药第16卷第5期
作者:张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