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安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独创CTC液体活检纳米技术

动脉网
关注

近日,上海燧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燧安生物)结束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个人投资组成。

一直以来,燧安生物因其研发了独特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纳米技术,应用癌细胞特殊的代谢特点,由此产生的特殊生物物理学特征,实现了CTC检测的广谱性、高效性、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解决了长期制约CTC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引发了不少投资机构的兴趣与关注。

燧安生物注册成立于2019年4月,而他们的CTC检测纳米技术早在2012年便开始研发,并于2016年在实验室初具雏形。自燧安生物注册成立以来,一直有资本跟踪并想入注该公司,不过燧安生物创始人陈炳地博士表示,自己对资本入注有一定要求,希望寻找一些更加专业的投资机构,不单单是给予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希望投资机构能够认同公司发展理念,同时为公司对接一些相关的资源,促进公司发展。

近期燧安生物已经启动了pre-A轮融资,计划募集资金1500万元,主要用于CTC自动化仪器开发以及技术团队的进一步完善。

无心插柳柳成荫:从纳米能源领域跨行医学领域

陈炳地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是实打实的工科背景,师从著名半导体专家阙端麟院士和杨德仁院士。

微信图片_20200529103410.jpg

燧安生物创始人 陈炳地博士

在浙江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陈炳地顺利获得了一个加拿大的博士后岗位,这也和大多数博士生传统的发展路径(博后留学)一致,不过陈炳地却犹豫了。他说道:“我博士毕业是在2010年,从整个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我觉得未来国内的机会远远大于国外。再加上我博士期间一直从事纳米医学领域的研究,而同济大学刚好又成立了纳米医学研究院,介入医疗领域一直也是我心之所向,我也是遵从本心,去了同济大学。”

目前,陈炳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他感叹道:“如今回头来看,无论是研究生去了浙江大学,转行从事纳米医学研究,还是放弃博后去了同济大学,这都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我也获得了非常好的资源,包括对后来的创业,这种积累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往是应用纳米技术解决能源问题,这也是陈炳地博士在读博期间的职业规划。不过,2007年的一次机会改变了这份规划,“其实也是无心插柳,当时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有一个863项目,设计胰腺癌的靶向影像探针,找到了我的导师,而我刚好从小就心存学医的念头,便抓住了这个机会,遵从导师的安排参与该项目研究。这也是我从能源领域跨行医学领域的开始,其背后本质还是没有变化,只是应用纳米技术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陈炳地告诉动脉网。

从2007年介入医学领域开始,陈炳地博士便一直在纳米转化医学的领域深耕,直到2012年,陈炳地博士接触到液体活检领域,开始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在实验室的研究持续了4年,直到2016年,陈炳地博士实验室的初步验证得出了非常好的结果,便开始有了将科研成果转化出去落地的念头,“好的技术要让肿瘤患者真正受益。”燧安生物的前身便是陈炳地博士领导的实验室科研团队。

CTC检测纳米技术:独创糖代谢差异捕获癌细胞

近几年,肿瘤液体活检成为一大热门领域,因其具备快速、简便、无痛苦、无创伤等特点,在2015年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十大突破技术之一。

液体活检可分为上游的捕获、基因扩增、试剂以及仪器市场,中游检测服务市场以及下游数据市场多个子领域,诸多国际医药巨头和风险投资者早已瞄准了这一炙手可热的领域,如强生下属子公司Veridex收购Immunicon的CTC业务、罗氏收购德国肿瘤转化和基因组学公司Signature Diagnostics等。

在上游的肿瘤细胞捕获上,由于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都会释放CTC进入外周血循环,这部分细胞携带大量肿瘤相关信息,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但是数量却极其稀少,难以捕获。如何从全血中捕获极其稀少的癌细胞,并将其量化检测,这是CTC液体活检中的一个难点。

捕获外周血中的CTC,其核心就是要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分离,分离的依据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化,目前CTC分离的方法主要有两类:物理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现在比较主流的方法是应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在表面抗原上的差异,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去捕获肿瘤细胞,或者通过两者细胞大小的差异进行物理学的分离捕获。”陈炳地博士告诉动脉网,“燧安生物采取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创新方式——应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糖代谢方面的差异进行CTC捕获。采用这种方式的分离,与现有分离技术相比,能够获得更高的捕获效率和高敏感性、高特异性。”

从燧安生物的临床进展的数据来看,在238例癌症患者血样中,229例检出CTC阳性,敏感性高于96%;241例健康患者血样中,232例检测出CTC阴性,特异性高于96%。从捕获效率来看,燧安生物从1ml外周血(实体瘤)中平均可捕获超过100个活的CTC,最高可捕获超过2000个活的CTC。

陈炳地博士表示,目前CTC捕获的效率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极限,由于本就无法获悉外周血中CTC的真实总量,通过仪器捕获的CTC细胞数量占比相应的也难以推算出真实百分比。由于燧安生物的CTC技术是通过癌细胞的糖代谢差异进行捕获,可以对白血病中的原始细胞捕获后,再通过临床镜下判别推算出真实癌细胞总量,从而得到临床血样的CTC真实捕获效率。

根据燧安生物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行业内的细胞捕获效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其捕获CTC数量可能远远低于真实存在的CTC总量,而想要突破这一难点,非常依赖于上游的CTC检测的技术创新。

燧安生物坚持慢工出细活儿,从2012年实验室开始布局CTC纳米检测以来,已经初步完善了自己的试剂盒产品,并已获得了批件。试剂盒设计之初便是为了能够支持用户在实验室等常规设备下手动操作完成,不过后来燧安生物考虑到人为操作会存在误差、通量上存在一定限制,不利于产品推广,所以该公司已经启动了自动化仪器的生产。

目前,燧安生物主要输出的还是聚焦在CTC技术服务上,未来自动仪器研发完成后,将会为市场提供一体化的“试剂+仪器”产品。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