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Barlow在《人工智能与医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与传统的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的医疗保健不同,新兴的医疗模式是知识驱动型和数据密集型的。许多新型医疗保健正在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模式,它将依赖于新一代用户友好、实时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工具。
与Mike Barlow持类似观点的专家俨然不在少数,医疗已然成为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的场景之一,AI从实验室走进医院,早已也不是什么技术问题,只是时间的早晚。
现实似乎又有些例外。IBM早在2014年就斥资10亿美元成立了Watson业务集团,全面运作 Watson 的研究和商业化事宜,其中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医生助理”,尝试用人工智能驱动个性化治疗。
但直到今天,有关AI+医疗的案例报道屡见不鲜,医疗AI的临床落地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01 角色进化
自从2014年以来,AI进入垂直细分领域,医疗+AI就被认为是最容易落地的领域之一。尽管医疗+AI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IBM旗下的Watson就是该行业的先驱。在2017年9月,Watson在中国实现落地,其角色定位是“辅助医生”。
也就是说Watson并不能代替医生下判断,而是用人工智能帮助医生做诊断,就像金箍棒一样,孙悟空拥有了它更是如虎添翼。
Watson的工作原理是当医生输入患者的详尽数据,这款AI会从数据库里搜索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到10秒钟,就能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供医生参考,为医生提供建议方案。
尽管Watson目前的作用是辅助,但是为了做好“助攻者”的角色,Watson在不断自我优化。
以Watson的肿瘤解决方案为例,目前其方案覆盖乳腺癌、肺癌和直肠癌等13个癌种,辅助全球医生进行诊疗,而预计到2019年,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将新增3个癌种的解决方案。
而在国内,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也相继入局AI医疗领域。
2016年4月,腾讯1亿美元投资“碳云智能”,10月百度发布“百度医疗大脑”,2017年3月阿里云发布“ET医疗大脑”,宣布正式进入AI医疗领域。
尽管起步比美国晚两年,技术还不及国外成熟,但是在国内市场依然拥有一定得壁垒。
1.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和外国人有一定差异,注入Watson等国外的AI医疗系统是针对外国人的身体情况制造出来的,可能与国人不匹配。
2.根据法律法规,国内的医疗数据不允许出境。所以服务于中国人的AI医疗系统还需中国人自己完成。
02 螺旋前进
近几年,AI的概念一直被炒得火热。甚至有人说只要在PPT上加“AI”两个字,就肯定能吸引到投资。
那么作为医疗AI,到底是一场“海市蜃楼”,还是真真切切在颠覆医疗行业的革命呢?
1. “就是一坨屎”?
据美国媒体STAT爆料,IBM内部PPT显示,Watson其实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IBM的医疗专家和客户都确认了多起不安全和不正确的治疗建议。
Watson的技术没有达到预期,引起了世界各地医生的抱怨。不少医生表示Watson并不适用于自己国家的患者。
有部分医生认为Watson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处,医院购入Watson是处于营销的目的。甚至有一位医生直言不讳地告诉IBM,“这产品只是一坨屎,大多时间没法用。”
曾经有贵妇嘲讽法拉第他发明的“电磁感应装置”有什么用,法拉第回答“没过多久就能靠它收税了”,此后电力是何等程度改变了世界,相信每个人都明白。
诚然,现阶段的医疗AI算不上十分智能,更不能完全代替医生。但是我们要看到AI的优点,比如人类的大脑是脆弱的,而机器却能无休无止地进行高强度计算。
站在发展的角度去考量AI医疗,这项新生的事物能做的,也许会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
2. 疑似过度宣传?
自从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的新闻以来,AI的话题一直是媒体的宠儿。这个过热的话题也许赋予了大众对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过高的期待。
所以比如当Watson大幅裁员五成到六成的时候,比如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测试发现AI医生在真实临床门诊对白内障的诊断正确率只有87.4%,远低于试验阶段的98.87%的时候,大众会不禁质疑——医疗AI是不是宣告失败了?
其实这只是事物在螺旋上升过程中经常要碰见的状况,其问题在于媒体的过度宣传,让大众对事物无法产生一个客观的认知。大众对技术产生过高的想象,将技术神化、将困难简单化。
医疗AI有自己的螺旋上升周期,大众应该允许失败,媒体对该议题的关注也该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