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2018年写照:“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虐。”
【财联社】(研究员 朱洁琰)“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虐”,大概是医药股2018年最真实的写照。
2018年年初截止到12月28日,医药板块下跌27.08%,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5.57%。医药板块上半年和下半年表现大相径庭,上半年一度摆脱大盘走出独立行情,下半年却一路走低。从申万一级行业的数据来看,医药指数在年初经历小幅下调后,从最低7110点攀升至五月末的9545点,跨过年中“分水岭”便拐头向下,12月28日收报5840.92点,不仅把20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拱手让出,甚至以跑输沪深300指数收官。这一年来,一波三折,行情转换之快令投资者措手不及。
上半年一枝独秀
2018年上半年,整个A股市场笼罩在一片凄风楚雨之下,但医药股却一枝独秀,上演着逆市上涨的剧情。
无论是逐步落实的资管新规,还是中美贸易摩擦,亦或是更加扑朔迷离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都让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不断放大。而相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医药是弱周期、需求刚性行业,非常适合作为困境中的“避风港”。
另外,今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普遍放缓,但由于第一季度特殊流感疫情的影响,医药公司平均利润增长超过30%,增速远超预期。再加之过去两年里,医药板块虽然总体表现尚可,但却明显落后于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板块,医药股自然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除行业特性和业绩的增长,上半年的行业政策也是医药板块持续走强的一个重要保障。4月,港交所公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赴港上市的咨询方案,允许尚未盈利和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股份发行人、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产业股份发行人登陆主板市场,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受到特殊优待。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A股,药明康德作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在2月6日招股书预披露更新后仅50天就顺利过会。券商研报亦指出,A股未来对科技类“独角兽”的上市安排有望提速。
在多个因素的驱动下,资本市场出现了不少医药行业将进入“牛市”的论调。兴业证券医药团队认为,2018年会是医药板块自2014年以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年”,下半年医药的超额收益将会持续,预计2018年全年医药板块业绩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然而,话音刚落,就有一只“黑天鹅”飞过医药行业的上空,引发整个板块急速下跌。
下半年“黑天鹅”频飞
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长生生物子公司长春长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一时之间群情激愤,上市公司股价从次日起就进入跌停模式,前后一共经历了36个跌停,创下A股史上最长的连续跌停纪录。7月27日,证监会推出强制退市的新适用条件——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矛头直指长生生物。12月11日,*ST长生公告称,深交所拟对公司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疫苗事件不断发酵,不仅使长生生物一夜归零,整个医药行业也因此陪绑。事发一个星期,医药板块整体市值蒸发1600亿元,疫苗行业龙头企业经历全线跌停。
长生“黑天鹅”还在上空盘旋,7月29日民营体检龙头美年健康又被曝出“假医门”,一名离职员工爆料称,其工作的体检中心聘用无证医师,甚至利用他人执业证书帮助无证人员上岗。第二天,美年健康开盘跌停。尽管上市公司第一时间否认违规行为,但很快就惨遭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打脸”,8月5日的一份《责令整改通知书》证实,美年健康广州富海门诊部存在冒名医生发出检查报告、检查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违规开展CT放射诊疗活动等三大违规行为。
受到影响,美年健康5天时间股价下跌24.88%,市值蒸发近170亿元,医药板块也集体受到“连累”,板块指数下跌近10%。
8月31日,“黑天鹅”又突降复星医药,企业内部员工举报称,复星医药旗下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制药公司“几乎所有生产工艺都没有根据批准的工艺生产”“领导带领员工大量编造生产记录、检验记录”“骗取药品GMP证书”。当天开盘,复星医药股价大幅下挫,一度触及跌停,市值蒸发超过50亿元。
一个多月后,10月12日复星医药公告称,重庆食药监局作出决定,公司子公司重庆医工院存在未按药品GMP生产阿立哌唑原料药的行为,违反相关规定,决定收回《药品GMP证书》。
短短两个月,“疫苗门”、“假医门”、“举报门”三道门压得医药板块喘不过气来,刚想要缓一口气,“蜂蜜门”就接踵而至。
12月15日,江苏电视台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规生产食品蜂蜜。其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表面宣传是“退给蜂农养蜜蜂”,实际上则是送入了原料库。截至12月28日,同仁堂收报27.5元/股,“蜂蜜门”事件以来公司股价跌去近10%。
医药个股频繁爆雷,更多的是动摇了公众对于整个行业安全问题的信心,而政策的变化,则更多的是打击了资本对于医药概念股的热情。
政策阴云笼罩 带量采购超预期
联讯证券研报认为,我国医药行业因为内需依赖表现出了很高的政策敏感特点,在历史长河中,政策之手不断调整着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与速度。今年以来,医药行业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4+7”带量采购政策。
“4+7”带量采购可以理解为以“国家”为单位进行药品的集中采购,先在11个城市试点,目的是为了“以量换价”。9月11日,国家试点联合采购办公室在上海召开座谈会,会议确定了联合采购要求及操作方法,同时公布第一批带量采购清单。受到影响,A股医药板块在随后的两天连续领跌,多股出现较大波动,甚至港股市场也不能幸免。当时,业内普遍没有预料到政策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坚定。
12月6日,“4+7”带量采购投标日,下午刚开盘医药股就出现集体闪崩。此前,市场预期降价幅度在30%-40%,但从拟中选价格来看,降价幅度小于40%的仅有7个品种,平均降幅就达到52%,部分品种降幅甚至超过九成。 另外,采购量也较预期有所下降,本次集采量占11个试点城市用药需求总量的30%-50%,并非市场之前所传的60%-70%。
由于药品竞价结果远低于市场预期,医药股一度集体杀跌。其中,产品未入选“带量采购”名单的乐普医疗连续三日跌停,市值蒸发逾160亿元;仿制药龙头企业华东医药也在短期内加速下跌,自12月6日以来已经跌去27%。而整个医药板块,在十七个交易日内下跌14.53%,约4000亿元市值蒸发。
看空者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医药企业都不太可能出现实质性的买点,因为“带量采购”会在不同药品不同地区持续推广,影响范围只会更大,而创新药的研发又非一朝一夕。
卖方研究员密集发声,强调估值向创新药切换,市场过度悲观。讽刺的是,乐普医疗、华东医药等领跌医药股盘后龙虎榜显示,几乎绝大多数净卖出排名靠前的为机构席位,“接盘”的则是普通投资者。
“带量采购”持续发酵,1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又联合印发《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举报欺诈骗取医疗保险的行为,参保人员套取现金或购买营养保健品、生活用品等非医疗物品皆在举报范围之内。该政策迅速引发市场对药房股的担忧,12月17日,药房股全线重挫,一心堂跌停,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均跌超5%。
2018年是医药股悲情的一年,上半年投资者吃的糖有多甜,下半年流的泪就有多苦。这一年就要结束,2019年医药股还要继续接受挑战,寒冬过后是否迎来春天,只能等待资本市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