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将深圳推向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南方科技大学已停薪留职的副教授贺建奎操刀的“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消息引发了巨大争议。
此次实验的主办单位是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该项目的经费或物资来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下的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是“莆田系”医院。于是,无良科学家配上“莆田”医院的形象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吐槽。此次的“基因编辑”为何会在国际上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这次科研究竟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还是罔顾伦常的冲动科学事故?霍尔斯将一一解说。
贺建奎研究“基因编辑婴儿”的目的以及实验的意义。
经查询,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每年都会举行“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申请、公示。贺建奎在研究目的一栏写明,“HIV导致的AIDS是当今世界威胁全人类的一大医学难题,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迄今为止,没有有效的药物或临床技术手段可完全治愈AIDS。所幸全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投入大量精力做HIV预防和感染后干预,但是距离WHO关于2020年HIV防治目标任然很远,距离消除HIV任重道远。迄今为止唯一一例全世界被公认完全治愈的HIV感染者是“柏林病人”,当时患者出现白血病,在做骨髓干细胞移植前检查出为HIV阳性感染者,德国医生采用了一个西欧人群中罕见可以抵御HIV-1的基因突变-具有CCR5突变的骨髓配型的创造性的治疗了该患者的白血病,同时到今天为止‘柏林病人’的体内已检测不到HIV病毒,为消灭HIV创造了新的医疗模式。本试验在细胞系、动物实验和人类废弃胚胎的基础上,招募罹患不孕不症的HIV阳性患者,通过充分的知情同意告知志愿者风险及获益,通过一对一面谈,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提交合作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实验设计。通过CCR5基因编辑人类胚胎,通过完善的试验体系,获得避免HIV健康小孩,为未来在人类早期胚胎彻底消除重大遗传疾病提供了新见解。”
我们来细看这个研究目的,里面有几大漏洞:
1. 实验的意义。目的中写道:“德国医生采用了一个西欧人群中罕见可以抵御HIV-1的基因突变......通过CCR5基因编辑人类胚胎。”贺建奎的实验是通过在人体基因中剪掉CCR5基因段使得ADIS无法感染受体。
①在早期,“敲除CCR5基因以抵抗HIV病毒”已在细胞和小鼠等其他试验模型上证实过,但是不可能让人体主动感染HIV然后进行试验。因此,贺建奎的试验根本没有意义。
②该实验使用的是健康胚胎,根本谈不上基因治疗,也不是给感染HIV的患者提供唯一的生育后代的希望。事实证明,HIV感染者不论男女,都有方法使其生育没有不携带HIV的健康后代。
2. 实验的合规性。目的中写道:“为消灭HIV创造了新的医疗模式。本试验在细胞系、动物实验和人类废弃胚胎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提交合作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实验设计。”
①首先,这份伦理申请非常草率,按照提供的日期来看,在伦理申请批准前,实验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其次,伦理审查是按照“科研项目”的标准实施的,而这个实验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科研项目,因此审核的标准也存在问题;最后,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也没有达到批准这类实验的级别,也不具备科学的严谨度。
②贺建奎的这项研究有违伦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六条明确规定: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一)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二)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它动物的生殖系统。
3.实验的严谨性。科学家说基因修改并不是百分百可控,这种CCR5基因缺失,虽然能够抵御HIV病毒入侵,,我们并不能保证在未来,存活的基因改造婴儿会不其他疾病的影响。
①目前已有研究证明CCR5基因的敲除会使得免疫水平下降,导致胎儿本身有可能会对其他的病毒的感染,也可能导致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②如果基因缺失婴儿长大成人并孕育后代,那后代身上携带的基因是否会发生改变或是发生其他的突变,这都是不可控的。并且人为的改变人类基因,这样的行为本就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基因编辑婴儿”实验跨越科学界禁区,难逃伦理追问。
基因编辑用于人类生殖细胞是科学界的禁区,就像克隆技术不能用于人身上一样,在各国都有一条不可随意逾越的伦理红线。
在此之前就有过成功的基因编辑案例,中国科学家成功地修改了地中海型贫血基因。而“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和地中海型贫血基因完全不同。携带地中海型贫血基因会让婴儿得病,将它改成正常基因,避免了患病。而这次修改的是正常基因,携带该基因并不会让人就得艾滋病,得艾滋病是后天行为造成的,不是天生的。将该基因去掉反而让婴儿天生就有某种免疫缺陷,是不人道的。该实验并非针对重大的致死性疾病,完全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试验。
通过基因编辑虽可实现避免缺陷婴儿出生,增进人类健康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生命、人格尊严构成挑战。有专家建议,应依据该技术应用的不同类型明确监管的权威机构,并需完善操作环节的技术规范。
人类进化史本来就是一部在降低生存难度与道德底线的历史。在十几年前的美国其实已经掌握了基因编辑技术,面对伦理,美国并不敢选择在人体身上进行实验。如果贺建奎实验证明可行,且无不良影响,对艾滋病预防这块也算是福音。至于是否后面会有跟风进来癌症基因编辑项目,长寿基因编辑项目……导致人类生态与社会结构,伦理与制度都会发生变化,这个确实是现实需要在政策与体制审查下一一验证与逐步放开的。
对于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中外科学家是一致反对。中国已经有122位科学家联合谴责,认为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这样的实验对中国生物医学声誉的巨大打击。国际生物伦理学者批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威胁未来,损中国声誉。
有学者认为,此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是一场商业营销戏。
根据最新爆料,贺建奎除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的身份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深圳瀚海基因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在基本被外资公司垄断的基因测序行业上游,瀚海基因是少有的中国公司,据称其于2017年成功研发出亚洲第一台第三代单分子基因测序仪样机。2018年4月,瀚海基因完成2.1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受到业界关注。
根据贺建奎公开自述,由于投资人介意贺建奎作为大学教授兼职创业的身份,所以很难拿到投资,公司成立前四年,没有任何销售收入,有两次接近倒闭,受益于风险投资的支持,才能坚持下来。贺建奎公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消息”恰好选择了大会的头一天,这是很明显的商业气息。
所以不管贺建奎的实验是基于造福人类还是为了商业融资,他的行为都是有悖伦理的。
霍尔斯认为基因编辑包含很大的商业利益,通过编辑基因而得到全新的人类感觉上有很强的吸引力,也许会带来新型犯罪。所以国家也要加强相关的监管工作,科学也应该需要管控,规范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