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条件较好的大医院或专业的医疗机构,为了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遥测遥感技术,为边远地区或其他医疗环境较差地区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方式。诊疗方式包括视频会议、在线咨询、远程患者监测无线访问电子病例和处方等。
我国的远程医疗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开始快速普及,为全国无数患者带去了福音。
远程医疗持续改善基层医疗服务
以四川省为例,目前全省已有1800家医疗机构引入了远程医疗系统,重点是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县的远程医疗建设,88家贫困县的远程医疗覆盖率已达100%。如此大力的扶植和建设,直接解决了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患者的看病难问题。
比如,处在边远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包虫病患者在该地区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无法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和合适的医疗方案,而借助远程医疗,则可以让成都市专科医院的专家来为其进行诊断,并和当地医院沟通,最终让患者不用奔波就能完善解决治病问题。
远程医疗为我国医疗事业带来的好处还有很多,除了打破区域限制,弥补基层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外,为远程医疗量身定制的相关政策法规,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城市的医疗和服务水平;远程医疗也改变了医院、医疗机构这些传统医疗服务供应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并推进了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除四川外,宁夏,贵州,云南,内蒙古地区均先后开展远程医疗建设。
远程医疗在技术方面尚需完善
目前我国的远程医疗建设,还面临通讯技术和信息共享两个方面的挑战。
我国的远程医疗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生对患者之间的观察,沟通,这种B-C之间的联系不需要太过精细的通信设备和技术,但是以后的远程医疗将会逐渐发展为B-B端的信息交流模式,对传输和显示的清晰度、传送速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会相应提高,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专门针对医疗的影像传输设备,如何将现在的4K,高清摄像等技术普及到医疗中来,如何保证设备传输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今后远程医疗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远程医疗在技术上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时信息共享,远程医疗更多的要依靠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不同的医院参与到同一个患者的治疗中来,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未来双方对责任的明确界定。目前技术上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起一套临床数据库,追踪每一步会诊意见、具体操作及反馈。能否在动态的情况下记录每一步临床操作,并整合到病人的病历当中,决定了远程医疗能否顺利展开并清晰划分责任和利益。
在信息共享方面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病人的档案还未完善,目前病人的电子病历只存在于医院的内部系统里,在远程医疗的过程中,病历无法和病人一起迁移,因此另外参与治疗的医院或机构很难全面了解病人的病史资料。在进行会诊时容易因信息疏漏而走弯路,尤其是在急症和大型会诊中,缺乏完整的病历档案,会成为远程医疗的主要障碍。
远程医疗并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看诊
虽然远程医疗能突破距离限制,为医生和患者打造一个“0距离”的交流平台,但是医生看病讲究“望、闻、问、切” ,远程会诊只能完成“问”和“视”的部分,医生还是无法获取患者的全部情况。而且远程医疗受制于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的交流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延迟,在急性疾病的诊断和救治方面略显不足。
因此,远程医疗只是一个调动医疗资源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看诊,但在减少看病难度,节省人力物力方面,还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