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药无用?智康博药体内外试药双管齐下,精准用药匹配度超90%

动脉网 中字

目前全球上市的抗癌药物有百余种,每一种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疗效后才被批准上市,然而面对如此多已验证有效的抗癌药物,为什么有些患者的实际疗效并不如临床试验那般效果显著呢?

数据统计,我们现在癌症化疗药物的有效率一般只有30%左右,而且这是初始化疗才会有的效果。如果是反复更换化疗方案,有效率甚至10%都难以达到。次次累计,化疗的毒副作用只能有增无减的,患者因化疗付出的代价,甚至会超过化疗带来的好处。

事实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化疗方案选择时,会综合考量患者个体情况,只要个体情况不复杂,遵照癌症指南操作一般即可。然而每个患者体质不同、症状不同、肿瘤的大小、部位和生长速度都不尽相同,在遵循一般用药指南时,也恰恰存在着风险,我们应该针对患者复杂的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用药,慎重抉择化疗方案,合理评估获益和风险。

如何降低风险,找到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治疗此类肿瘤的药物都进行组合测试,是否就能直观地判断出何种药物组合对这一特定患者的疗效最好呢?北京智康博药肿瘤医学研究有限公司(下称:智康博药)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智康博药直接为患者服务

智康博药是一家专门从事个体化肿瘤治疗研究的精准医疗服务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专门针对癌症患者提供尖端医疗咨询服务的公司。公司力求为每一位肿瘤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

公司创始人陈一友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化专业,毕业后赴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深造,获得实验病理博士学位。他领导并建立的HuPrime?技术平台被全球几乎所有跨国制药公司采用,用以帮助药物公司寻找最具有临床开发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智康博药创始人:陈一友(图片由企业提供)

陈一友博士最初是美国Genecor疫苗研发的科学家,2003年,中国SARS病毒大面积爆发,陈一友博士偶然得到一位投资人的赞助要求研发SARS疫苗,这个契机让陈一友博士从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同年十月,北京斯泰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便成立了,公司于次年便研制好了SARS疫苗,但那时SARS病毒却已神秘消失。在这次创业当中,陈一友博士和校友林艺海成为了创业搭档,在随后的创业经历当中,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斯泰康生物后因资金链断裂,公司业务停滞。在那段最艰辛的时期,二人依旧坚守在医药行业,试着转型做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2006年,在得到新的投资后,新公司中美冠科成立了。这是一家专门做肿瘤新药研发的技术外包服务机构,陈一友博士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为中美冠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PDX药物筛选体系,使中美冠科成为中国最早做PDX模型的商业化公司。直到今天,中美冠科也还是以PDX模型作为公司主要收入。

什么是PDX模型?即自体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简单来说就是将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取一小部分出来,将其植入到小鼠体内形成患者的一个肿瘤克隆体,让小鼠代替患者试药,从而筛选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陈一友和林艺海想到这项技术可以直接服务于患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药物的筛选服务。但当时中美冠科专注于B to B模式,只向医药企业提供服务,不直接面向患者本身。于是二人便决心自己再创建一家直接为患者服务的医药公司。2012年11月,智康博药便成立了。

智康博药现采用B to C的商业模式,直接面向患者。当有患者联系到平台时,公司会根据病人的肿瘤情况,综合分析患者的各方面指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随后培养一个患者肿瘤的小鼠克隆体,用小鼠代替患者进行试药,从而筛选出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案,给患者的主治医生提供指导性参考意见。

小鼠的体内试药模型是筛选药物较稳妥的方法之一,然而小鼠PDX模型顺利完成一个周期需要一个多月甚至更长,患者是惜时如金的,一些癌症晚期患者可能等不到最佳治疗方案的发现就去世了。再加上PDX模型小鼠作为患者的替身,必须格外严格地照顾和监管,智康博药现有的SPF级动物房,IVC独立饲养系统等诸多小鼠生存环境的苛刻条件要求,意味着科研成本不低。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可能无力承担十来万元的检测费用。

寻找快速低成本试药方案

将肿瘤移至小鼠体内进行试药,虽然面临着周期长、费用高的缺点,但智康博药这几年发展下来已经有自己独立完整的PDX体内药物筛选体系,整个周期相对于以往有所缩短,成本也逐渐降低到几万块。智康博药还尝试寻找一种更快捷和低成本的试药方法,让更多患者受益。

这就不得不谈CR技术了。CR即细胞条件性重编程(conditional reprogramming)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用来培养皮肤细胞的,将已分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逆转后恢复到全能性状态或胚胎干细胞系,随后再让其分裂分化成皮肤组织。

CR技术在体外就能培养细胞,如果将这个技术应用到肿瘤治疗领域,将肿瘤在体外就能进行培养,不但节约了小鼠生长发育所用的时间,还降低了培养小鼠所需要的各类成本,这岂不就是智康博药一直在寻找的快速低成本试药方法?

将CR技术应用到肿瘤体外培养上并非想象那般顺利。在运用CR技术对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时,CR体系扩增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扩增正常细胞,导致无法区分药物敏感信号来源于哪个细胞群,从而严重限制其临床应用。2017年,智康博药宣布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可以只培养癌细胞,完全排除正常细胞所产生的信号杂音的i-CRTM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在一周内培养出一百万个新细胞,同时验证几十种药物组合,能为患者快速找到最佳用药方案。

智康博药现目前有400㎡完整的细胞培养实验设施,拥有完善的i-CRTM体外药物筛选体系。公司合伙人林艺海告诉记者,现在做一次i-CRTM一般15天就能完成,基本款肠癌检测收费也仅9000元,可以测试医院最常用的6到8种药物组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i-CRTM用药方案,价位也控制在2万元以下,这个价位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已经是能够接受的了。在艰辛的抗癌之路上,或许多走这么一小步,就能找到抗癌捷径,又何乐而不为呢?

40个肿瘤案例,回顾性用药匹配度超90%

近期,智康博药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做了一个回顾性试验。智康博药在不干扰医生用药的前提下,选取了40名患者,取出其肿瘤进行药敏检测,测试患者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与医生用药后情况是否一致。数据显示,智康博药的测试结果和医生治疗效果的匹配度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智康博药合作伙伴遍布全国各地,除了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行药物筛选的科研合作外,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还进行了i-CRTM等技术的探索研究。同时智康博药也与北京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行i-Chemo“微肿瘤”技术、PDX模型合作研究,与山东省肿瘤医院、烟台山普外医院、泰安中心医院、齐鲁医院等医院、浙大二院等医院进行患者体外个体化药敏筛选研究。

智康博药两种技术互补互助,公司对取出的患者肿瘤组织首选进行快速高效的i-CRTM体外检测,如果效果不理想,还可以进行保守稳妥的PDX模型检测,体内外试药双管齐下,力求为患者快速找到最佳治疗方案。智康博药目前测试了大多数肿瘤类型的移植模型并建立了药物筛选,包括结直肠癌、卵巢癌、肺癌、骨肉瘤、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等等,其中对肠癌的药物筛选已经比较成熟,治疗有效率在8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主研发的i-CRTM技术除了为患者提供药物筛选外,还可以应用肿瘤药物筛选上,一旦发现某种化合物和特定肿瘤存在对应关系后,相当于是发现了肿瘤新药。林艺海告诉记者,世界上单独做CR的有,做药物筛选的也不少,但将这两种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做的就只有智康博药一家。

此外,智康博药还面向一些科研机构提供PrimeGroTM原代肿瘤细胞培养基和肠癌药敏检测试剂盒。公司目前已完成A、B轮融资,预计在2019年筹备下一轮融资,用于完善平台技术,并继续通过高通量荧光扫描仪进行肿瘤药物筛选,从而找到一些治疗肿瘤的新药。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