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你的走路姿态可能“暗藏杀机”。
步姿在古代是界定大家闺秀的标准之一,在当代也被看作是一个人的气质表现。其实,你怎么走路还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以小见大”的思考方法常用于医疗领域,现在人工智能公司创感科技(Sennotech)就想通过脚和步姿,看看你身体的机能情况。
人体运动是神经系统控制1000多块肌肉有节律收缩,驱动200多块骨骼绕100多个关节协同运动的结果。步态分析就是以脚的运动看整个身体的骨骼、肌肉运动。这种方法经常被康复医学、体育学界用来诊断人体运动功能疾病,评估人体康复进程,指导体育训练与选材。
据《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大约达到了270亿元。该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的康复医疗市场会形成千亿市场。步态分析作为康复医疗的一个检测指标的重要方式,也迎来了非常喜人的发展环境。而传统的步态分析设备庞大且成本高昂,如 Vicon 公司为代表的三维动态捕捉技术设备。“三维光学做步态价格可能要上千万,虽然精度很高,但是只有少数大型医院才有。”创感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安森文告诉动点科技。
那么如何让一般的康复中心、体育院校等普通需求方也用的上呢?这个空白市场成为了很多创业公司的机会。这时候如创感科技这样的,将步态分析变得简便、低成本的公司开始出现。创感科技是是一家将人工智能技术专注运用在人体健康、行为分析领域的科技公司,旨在利用步态分析云算法,将大型百万级步态设备穿戴化,致力于穿戴式步态分析及步态数据深度挖掘。其产品步姿专家是一个集硬件和软件为一体的系统,主要功能有基于机器视觉算法的体态分析和基于传感器的步态分析。
如果你看到步姿专家这个产品,你也许会很感兴趣。他有一双鞋垫、一个很小的传感器和一个App组成。需要测试的人穿上鞋垫,芯片就会将这些状态数据采集。走路时人脚的状态就会在手机App上实时展现,如是内翻还是外翻,或者有什么异样。而这套系统中,传感器的成本仅在十元或者百元级别,这与传统的大型设备之间的成本对比显而易见。
“和很多传统企业不一样的是,我们做了两层算法,除了测出来步伐长多少、宽多少等。还可以知道你这个数据到底反映的什么样的临床问题,或者可能引起的不适症状。”据安森文介绍,这些数据上传到云端,系统的人工智能算法会根据数据库处理分析,最后得出可视化报告。假如你走路容易脚内翻,报告上会告诉你这可能意味着你身体的哪部分有问题,或者应该预防什么样的疾病。此外,你也可以上传一张全身照片到App上,系统会利用机器视觉算法将人分为很多节点,勾画出身体结构,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翻译出可视化报告,包括有什么身体症状、有哪些危害、肌肉是什么状况等。值得一提的是,步姿专家与作为业界的金标准设备相比,其步态核心参数均值误差小于1%。
“ 其实医疗最有意义的不是做监测,而是治未病。”安森文表示创感科技做的是医疗级别的事情,但是希望将这个事情带到院外:“很多慢性疼痛或马拉松中受伤等损伤问题,可能不致命,但是非常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受众非常大,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把技术普及到院外去,而不是只是在医院里边。”所以,创感科技的产品用人工智能这种底层技术再加上应用层的专业知识结合到一起,可以保证医疗级的严肃,而且其体积轻便的特点也可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据悉,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包括医院、康复中心,体育院校、健身房、鞋企等。其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售卖是步姿专家的一套硬件产品,二是收取SAAS服务费,如智能鞋垫厂商使用其算法。
也许,我们会很吃惊创感科技的合作伙伴中竟然还有鞋企。安森文解释了公司的定位目标:“其实最终很多创业公司会是数据服务公司,现在做硬件实际上是迫不得已。做硬件很难形成壁垒,数据服务才是核心价值。”他说,“鞋企正在进行转型,他们希望依靠定制化来提高服务能力,减轻仓储压力。如果我先采集他的后台数据或者脚型数据,然后帮助定制鞋子,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就降低库存成本。”他认为鞋企无论从数据积累层面或者是数据应用层面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应用场景。
目前,创感科技的数据积累有数百万例,但安森文依然表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几乎每个公司离真正的大数据还差很远。”不过,从创感科技的合作伙伴名单上来看,触及大数据的步伐在加快。其目前已经和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大学、纽约大学、UCLA 等院校;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北京同仁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青岛市立医院、北京301骨科研究所等医院,还有别的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创感科技早期曾获得东方富海、联想加速器的天使轮投资,去年又获得了由琢石投资领投,天创、创业邦跟投的千万级Pre-A轮融资。受到资本的青睐,不仅只是因为其切入的市场领域是一片蓝海。就创感科技本身来说,其在团队、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积累或者优势:
“我们有三个比较大的特点:一是一般公司做不了步态识别,因为这需要运动生物力学、电子工程、医学三个知识的交叉人才,我们在这方面是完善的;二是对行业的理解,是否触及到真正的需求,因为我们最开始做过移动医疗,一路过来,对需求理解深刻;三是我们目前在品牌跟数据的积累已经有一定程度,这个是一个无法快速被超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