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首个体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多莉”羊出生以来,利用细胞克隆技术诞生了马、牛、羊、猪、骆驼等多种大型家畜,还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猫、狗等实验动物。但与人类最相似的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难题一直悬而未决。
据央视新闻报道,经5年研究攻关,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研究团队取得最新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
据介绍,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
1月25日,这一世界级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上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
《细胞》期刊主编Emilie Marcus评价称:“该成果是一项令人兴奋的重要工作,这是全世界科学家花了二十年时间才达到的技术里程碑,它有潜力引发动物研究的革命并帮助研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方法。”
很多网友好奇,既然克隆猴成功了,是否意味着克隆人也不远了呢?
对此,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表示,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突破,应该说克隆人的技术障碍已经去除,但是做克隆猴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建立动物模式来帮助理解人的大脑,治疗人的各种疾病。
蒲慕明,不仅没有必要进行克隆人的研究,而社会的伦理道德也不允许克隆人。
蒲慕明透露,现在研究人类疾病经常用鼠的模型,但是通过鼠模型筛选出来的药物,在人体实验的时候大多没有效果,或是有副作用,这是因为鼠跟人毕竟相差太远。
而灵长类动物跟人类最为接近,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批遗传基因完全一样的猴群构建动物模型,可以在神经科学、生殖健康、恶性肿瘤等很多疾病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并有望获得比其他动物模型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