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正式发布了《工业上楼建筑设计通则》(简称《通则》)。作为全国首部涵盖策划、规划、建筑、专项全设计流程的工业上楼技术标准,《通则》以深圳市“20+8”产业空间需求为主线,涵盖设计前期、规划设计、生产用房设计、研发及配套用房设计、专项设计等内容,填补了全国工业上楼建筑设计规范的空白。
高端智能制造业抢先一步工业上楼
“工业上楼”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和日本。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工业厂房转移到城市中心区域,将生产线安置在高层建筑物内,这种模式被称为“立体城市化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开始对“工业上楼”进行初步探索,并形成“香港工业大厦”和“新加坡堆叠式厂房”两种典型模式。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盘活存量空间,集约节约用地,解决工业用地紧张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上楼”应运而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上楼。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生产工序,对于楼层的承重与层高的要求不尽相同。受产业规模及特性的限制,工业上楼的企业主要是一些生产设备较为轻便、污染较小、生产过程中产生震动小的高端智能制造业,主要是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企业。此外,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纺织服装行业的部分领域也同样适合上楼。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作为“工业上楼”项目之一,深圳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项目的厂房最大高度近85米,首层层高近7米,最大跨度达9米,荷载1.2吨/平方米。据悉,每栋厂房均配备一个独立的物流电梯厅满足立体化垂直运输需求,配置2台3吨的货梯,每个楼层幕墙还预留了水平吊装口,满足生物医药企业大型设备的水平运输安装需求。
深圳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项目效果图
计划于今年年底竣工的燕罗智能汽车产业园项目是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试点项目之一,其大量应用智慧工地技术及装备,在“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建造设备装备”等六大方面打造智能建造标杆。在塔吊智能化方面,则通过AI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智能预警螺母监控系统、塔吊钢丝绳监测等智能手段,联动中建智慧安监平台和塔吊安全监控系统,为塔吊安全保驾护航。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效果图
23年5月,安徽省发改委公示了首批“工业上楼”试点名单,合肥高新区等三家开发区成为全省“试验田”。如今,合肥中恒微在明珠产业园内拥有4000平米的万级车规级半导体无尘生产车间、2000平米试验研发办公区域。如果只是从建筑外单纯看过去,很难想像这栋5层高的建筑2楼里,有着产能达4亿元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封装产线。
逐新不唯新,武汉市经信局于4月初印发《武汉市工业上楼产业引导指南(试行)》。该《指南》明确了适宜上楼的产业类型及重点领域。从具体产品来看,“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系统”细分领域的激光雷达、“新型显示”细分领域的柔性有机薄膜电晶体、“高端医疗设备及高价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的3D打印骨接合物、“卫星平台控制系统及功能应用设备”细分领域的卫星导航信息接收机等产品,都属于重点鼓励、有条件上楼的细分产业核心产品。
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建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业上楼”可以让生产流程、产业上下游衔接起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无论是产品运输、还是线路,都会大大缩短。此外,“工业上楼”也能让一些配套空间实现共用。
先行者遇到新问题
工业上楼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还存在例如前后政策衔接问题、上楼产业一定程度受限、企业对于工业上楼认知不足、建造成本和租金收益偏差明显、传统房企重大战略转型等相关问题。
从全国范围看,工业上楼在珠三角范围内实践的较为普遍,在其他区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上海为例,受工业上楼尚不普遍、市场渗透率不高的影响,不少企业对于工业上楼认知不多、信心不足,担心入驻后难以实现研发生产,不愿意承担试错成本。
部分企业表示,宁愿搬迁至相对弱一些的区域,或者低端一些的产业园区,也不愿意去到高层进行研发生产。
写在最后
工业上楼决不能“一上了之”。整体来说,工业上楼在我国内地还属于崭新业态,既有优势,也有挑战。希望这个业态能够更健康地发展,政策多一些宽松少一些限制,园区多一些特色少一些混杂,商户多一些审慎少一些跟风,各地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同质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