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久久为功、专注打磨!
作者:南辞
编辑:毕柳
风品:丰华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鸿茅初开、热议与争议齐飞,依然挡不住元宇宙的高热。
10月28日,扎克伯格宣布将Facebook更名为“Meta”,来源于“元宇宙”;
11月3日,微软公开表示将探索元宇宙技术;
11月5日,罗永浩发布微博称,“下一个创业项目是一家所谓的元宇宙公司”。
11月15日,电魂网络公告:注册了“电魂元宇宙”、“梦三国元宇宙”等相关商标
......
截至11月22日,我国共申请“元宇宙”商标4368件,涉及公司689家。其中仅2021年就申请了4366件,涉及公司688家。显然,2021被誉元宇宙元年不为过。
当然,好饭不怕晚,还有源源新入者。
01
利润下降 股价不振为哪般?
SHOU CAI
11月8日,蓝思科技在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已布局元宇宙概念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客户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蓝思科技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中高端视窗防护玻璃面板、外观防护新材料、电子功能组件、整机组装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笔记本与一体式电脑、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领域,为苹果供应链企业。
早在5年前,其就开启 VR、AR 产品领域技术、产品等研发拓展,有深度应用场景。
从此看,发力“元宇宙”,蓝思科技有先发优势。
但也与多数“元”概念股类似,其也背负审视质疑目光,是否蹭热度、最终能分几杯羹?
看看蓝思当下困态,并不算苛问。
一提到消费电子龙头,必然少不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三者均为果链核心ODM供应商,知名度极高,被并称A股苹果产业链“三巨头”。
玩味的是,同是代工厂,资本命运却悄然分化。
以今年为例,蓝思科技股价整体不振,从1月初40.86元/股高点至11月23日收盘价22.7元/股,市盈率23.71倍,市值1129亿,蒸发超四成。
同日,歌尔股份股价54.45元/股,市盈率44.67倍,市值1860亿元;立讯精密为42.02元/股,市盈率40.93倍,市值2962亿元。
都是吃一碗饭的,为何蓝思科技落后呢?
来看业绩,2021年前三季,营收339.26亿元,同比提升3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32.97亿元,同比微降3.94%;第三季营收125.35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9.89亿元,同比下降34.97%。
对于利润大幅下降,蓝思科技解释称,主要由于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芯片供需情况进一步失衡等原因影响。
财信证券分析认为,大幅下降主要受成本、费用影响。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芯片供需失衡,玻璃、主材和抛光材料等原材料成本上涨。
报告期内,蓝思科技的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为27.53亿和15.57亿元,同比增加67.43%和51.73%。
还有更多维考量。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这类代工厂,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支撑,需要通过拿下新市场份额支撑业绩与股价信心。
梳理已公布三季报的果链公司,蓝思下滑之痛有代表性,东软载波、信维通信、中石科技、锦富技术、胜利精密等均出现净利下滑。李晨认为,主要原因是苹果消费延后、缺芯潮影响等外部因素影响所致。
这更凸显了寻找新增点、抵御不确定性的急迫性。
歌尔股份聚焦近期大火的VR,立讯精密则拿下iphone整机代工,逐步覆盖“果链”所有产品品类。蓝思科技发力元宇宙自然也不突兀。
拉长维度,蓝思科技也有未雨绸缪。早在2015年,其便面向汽车厂商提供车载中控屏等配件,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营产品为仪表盘、中控屏、B柱、后排显示屏、车载装饰件、车身结构件等。
2020年,蓝思科技计划投入45.31亿元用于长沙(二)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项目,达产后新增产量3719万件/年。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期末,该项目投资进度14.88%,累计投入6.29亿元。
蓝思科技透露,公司2018年就开始向特斯拉的中国上海、美国等工厂实现车载电子设备完整组件、外观结构件完整组件稳定、长期、大批量供货。
换言之,除了苹果,还有特斯拉这棵大树。紧抱两个高热大厂,蓝思科技无疑是有前瞻战略、核心供应实力的。
那么,汽车电子能否接替消费电子,成为蓝思科技“跃龙门”的第二助力呢?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7059亿元,同比增长6.86%,到2025年将接近9000亿元。随着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聚焦蓝思科技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收入的确也在提升:2019至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37.94亿元、56.34亿元、30.1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比上涨39.32%、48.51%、29.35%。
只是,同期占营收比重为12.54%、15.25%、14.08%,占比仍有待提升。且毛利率也未与营收高增速同频,2019年至2020年分别为22.14%、22.15%、18.27%。
若按此趋势,即使汽车电子业务发展到与消费电子同等体量,利润空间也没后者可观,这显然不是资本加分项。
02
巨头林立 过剩风险
新能源光伏可是好生意?
SHOU CAI
看预期下菜碟,是投资者常态。显然,蓝思需要更多元的可能性。
11月4日,蓝思科技公告,公司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蓝思新能源”),蓝思新能源主要进军新能源光伏领域,主营业务为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注册资本10亿元。
蓝思科技表示,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广泛、深入、较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且与多个光伏及光伏玻璃行业专家团队合作,组建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布局光伏领域。已提前对光伏玻璃等产品进行技术研发、产线和产品验证,能够发挥公司在消费电子产品高精密特种玻璃的先进加工技术、效率和良率优势,使光伏玻璃具有高透过率、更轻薄、更高强度。
简言之,准备充分,且有先发优势。
毋庸置疑,“碳中和”大背景下,光伏是个风口。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555.6万千瓦,其中包含915万千瓦集中电站、1640.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光伏玻璃主要用在光伏电池组件上,位于电池组件最外层,是盖板的唯一材料,去年下半年光伏玻璃价格上涨70%。
太平洋证券称,蓝思科技今年所开启的光伏玻璃与汽车车窗玻璃的布局,将成为其成长的第二第三驱动极。
然大市场也有强竞争。目前,光伏玻璃业已有两大龙头,分别是信义光能(芜湖)有限公司(下称“信义光能”)和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莱特”)。
2020年,两家公司国内市占率超60%。其中信义光能市占率高达38%,且仍在扩大市场份额:信义光能2020年底电话会议中表示,“2021年公司市占率要往40%、45%去做。”福莱特新增加的产能日熔量达到1200吨,而行业平均日熔量只有600吨。
头部规模效应下,行业分化之态也很明显。福莱特、信义光毛利水平在30%左右,而第二梯队的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毛利率只在15%左右。
除了竞品,起伏不定的市场环境也是考量。
11月10日,PVInfoLink发布光伏供应链周价格汇总,光伏玻璃价格持续回落,较11月3日均价看,3.2mm规格光伏玻璃均价下降2元/㎡,2.0mm规格光伏玻璃均价下降1.5元/㎡。
中国产业研究院预测,光伏玻璃供需格局趋于宽松,2022年光伏玻璃产能或面临过剩压力。
换言之,蓝思科技此时进入,除了激烈竞争,或还面临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跨界很美,也很有挑战性。无论方兴未艾、鸿茅阶段的“元宇宙”,还是巨头林立、竞争白刃的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入局分羹并不容易。
或许,这就是蓝思科技动作频频、卡位热门赛道,仍让市场观望的原因所在。是否概念蹭热、能否站稳脚跟、核心壁垒几何,需要蓝思自证作答的还有很多。
03
核心特色VS多元出击
贵在行稳致远
SHOU CAI
当然,多元跨界孵化,亦是一种发展活力体现。蓝思科技意在培育更多新增曲线,以多元化经营抵御单一果链风险、提升确定性,做大做强之心值得肯定。
10月27日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在被问及除了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是否还有发展其他战略业务时,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表示,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会守住我们的主业,持续、长期、高效发展,然后用我们的核心材料、核心技术、核心设备、核心理念,不断革新,吸纳更多优秀的团队去延伸做不同的行业。”
随后仅数日,蓝思新能源便宣告成立,可谓掷地有声。
叠加进军元宇宙,不得不说蓝思、周群飞具有高度的赛道敏感性、战略卡位力,这对其股价提振、企业成长确是好事一件。
但能否把好事真正做好、把价值故事、产品故事、抗风险力故事讲好讲实讲优,仍需日拱一卒、核心内力说话。
即使具有先发基因、产品延伸基础,但毕竟是新赛道,出离原有经验、路径,跨界亦或转型往往如履薄冰,甚至跨界不利反受困受累者也不乏其例、没有丝毫轻松感。
尤其是上述赛道,高迭代强竞争、极具考验专业性、产品生态沉淀,不乏传统巨头与新入局后浪。高门槛发力并非一蹴而就,与价值投资类似,站稳高热赛道、成功掘金需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专注打磨才是最优解。
多元进击中,能否行稳致远、塑造出核心特色、竞争壁垒?
等待蓝思科技、周群飞答卷。
本文为首财原创